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关于依然的文学作品,关于依然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1. 阿城写的《棋王》、《树王》和《孩子王》你更喜欢哪一篇?

阿城写的《棋王》、《树王》和《孩子王》你更喜欢哪一篇?

谢谢邀请,我一度怀疑头条是不是知道我在读什么书了。最近读了阿城《三王》系列,每一篇都在反复玩味,反复阅读。《棋王》和《树王》读完之后,写了两篇书评,但相比于阿城先生在《简体版序》《日文版序》《台湾版序》中的自我评叙,个人写的书评更注重于“意”而非“象”。

一千个人读完莎士比亚著作《汉姆雷特》,就有一千种汉姆雷特的印象。个人觉得,对于所有的文学著作都是如此,不同的阅历、经验、爱好和思想深度决定了每个人对书中人物自然有不同的印象和感知。

关于依然的文学作品,关于依然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阿城先生在《日文版序》中写到,他受“《史记》的印象很深,深到不自觉”。因为他始终觉得,"中国的‘士’致世用的是‘史’,影响之下,小说的‘劝喻’意识很强”,所以阿城先生的《三王》系列总是不自觉地带着‘士’的劝喻意味,他不同于小波先生文字里对那个时代的戏谑,反而是在一种荒谬时代里找到了一种‘士’对时代背景的悲泣和感念,在困苦生活中找到乐观豁达的精神寄托。

认识阿城的文字,源于王朔、莫言、窦文涛等对阿城的推崇,这个绘声绘色讲故事、把故事讲的真实、质朴而传神的人,用天才般自然、真诚、质朴的文字打动了我,他的文章里,没有小波先生变幻莫测的叙事语言,也没有莫言先生神奇鬼魅的情节描述,有的反而仅仅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普通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娓娓道来、质朴真诚,但字里行间却又充满了诱人深思的神奇魔力。

《三王》系列,我还会继续翻阅研究如果非要我选择一篇,我会选择在时间顺序上,阿城先生“三王”中最后写成的《孩子王》,因为这个故事更真实、更真诚、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于依然的文学作品,关于依然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按照阿城先生在日文版中的序,《三王》的写作顺序是《树王》《棋王》《孩子王》。说实话,初看《树王》时,对其中的天、道、人并不是很清晰,搜了不少网友的评价,将《树王》定位在了人与自认和谐相处上,当时还有点黯黯然,为自己文学神经愚钝而伤悲。

《三王》字幅都不多嘛,于是看了书评后又翻看了一遍,还是觉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可能是作者浅层次的分析,《树王》的每个人物都带着人性善良与自私的两面性,这是知青文学中少有的。再后来,读了阿城先生关于《三王》的中文简体版自序,豁然开朗。原来,“《棋王》发表后,约稿紧促,就把《树王》递出了”,而这递出的《树王》,是在《棋王》之前就写好的。《树王》写在70年代初期,写法带有70年代“遍地风流”系列的显著特征,“满嘴的宇宙世界,口气还是虚娇”,以至于作者阿城谦虚的认为“它是我创作经验上的一块心病,后来又是我发表经验上的一个心病”

我更喜欢《棋王》。

关于依然的文学作品,关于依然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阿城(1949—— )男,原名钟阿城,生于北京,原籍四川江津。1984 年发表处女作《棋王》,获得 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奖。是 20 世纪 80 年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中篇***《棋王》、《孩子王》,系列***《遍地风流》等。

《棋王》写的是“棋呆子”王一生的故事,王一生是下乡知识青年,在那个政治***、物资匮乏的时代,他对物质追求的第一要求就是“吃”。王一生饥不择食,只要是能充饥的食物,不论干湿,都能享用。而且吃相极恶。“惨无人道”的吃相揭示了主人公贫寒、饥饿的生存困境。王一生的精神追求就是下棋。***肯定和表现了王一生执着钻研棋艺的精神和他正直的人品、高尚的棋品、特别的处世之道和淡薄无争的性情。同时,***肯定

了衣食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又强调了作为人还学要更高的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王一生的精神追求就是下棋,他一旦遇到下棋,便不论场合,车厢里、路灯下、垃圾堆旁,他都乐于与他人对弈。他借助下棋来淡忘生活的苦难,实现生命自由和自我的超脱。王一生有着很高的人品和棋品,特别是对棋艺的追求,不含任何狭隘的世俗名利观念。他与深谙棋道的捡破烂的老头儿称为忘年交,在棋谱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他主动放弃参赛的资格,却在赛后同时与九人展开车***战。王一生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在“连环大战”的壮观场面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示。

我最喜欢棋王。

棋王讲得是棋呆子王一生故事,此人对下棋非常着迷,能为了找一对手走上半个月,忍饥挨饿,只为能下棋。

看完此书,有很多感慨,最大的感悟是人活着,还是要有一点精神支柱,要有自己的爱好,能为之着迷的那种。“何以解忧,唯有象棋”这是主人公的心态。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持,那么活着变多了意义。

棋王不拘小节,但对下棋和吃饭都是精细无比的,在这些细节描写上,也不得不佩服阿城的文笔细腻,特别是刻画棋王吃饭的细节,仿佛那个人就站在我们面对,很有画面感。

还有一点,棋王一生对母亲的铭记,母亲送他的棋子,他一直贴身藏好,在获得比赛胜利后,王一生抱着母亲留给他的棋子痛哭流涕,让人动容。没有父母,便没有我们,亲情永远不可忘。

总之,我喜欢棋王的执着,欣赏他对下棋的虔诚热爱,这种热爱里没有功利之心,只有纯洁的赤子之心。

如果一个人没有癖好,那自然是无趣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包含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

对于知青经历的回忆,有种说法是“[_a***_]文学”,但是此类文学作品中仍然以乐观向上为主基调呈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阿城写的《棋王》、《树王》、《孩子王》作品属于这个时期的所谓“伤痕文学”范畴,时间是八十年代。

能首先看到这类作品的读者,包括我,年龄至少也是70年代或更早期的人,有作品中的农村生活经历,容易产生共鸣。到现在,岁数都上来了。我是90年代初才看到的《棋王》,那时条件还不太好,这篇***很有吸引力,虽然,港台影视歌曲已经开始在大陆流行,社会开始走向多元,但是,人们的***消费仍然简单,阅读***仍然是很多人的爱好和习惯。

文学作品的好坏在于其能否引起大多数读者的共鸣,在这方面,在那个时期,《棋王》是一部好作品。

到现在,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巨大改变,农村逐渐陌生,人们生活在舒适的环境里,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了以前的经历,读者基础发生了变化,《棋王》这类作品读的人自然而然就会减少。

文学作品的功用就是为社会服务,新生代作品在不断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年轻人兴趣广泛,不能强求人们还去读。

我对《树王》、《孩子王》的印象已不太深刻,个人感觉还是《棋王》较好。就我这个岁数的人,已不主动去读了。

我更喜欢《棋王》。

初读《棋王》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但它带给我的震憾仍记忆犹新。此前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多是***左右一脉,真受不了那种空洞的流水线一样的语言。在下以为,文学作品好坏情节固然重要,可有再好的故事,语言文字如路人甲乙,成色就会大打折扣。如果语言文字独具特色,故事稍弱,一样不能阻碍它成为经典。比如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故事绝无《笑傲江湖》精彩,可何曾见到在艺术层面巜边城》低过《笑傲江湖》?

《棋王》的语言实在是太好了,潇洒俊朗,如魏晋名士,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妙句式汇入当代俗世笔端,让人耳目新醒。"棋呆子"王一生在那样回归传统化的语境中自然代表了作者对现实人生的俯视和对世界的观照。道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对于生活乃至命运好象更悠然自得-一-一运动只是一时,终会烟消云散。

故事许多人编得比阿城先生要好,可文学成就许多人都在阿城先生之下,何也?多在语言文字上面。《棋王》乃"寻根文学"的大旗,凡读过巜棋王》的人们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