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宋代歌妓文学流派特点是什么

  1. 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为何爱和歌妓们混在一起?
  2. 《钦定词谱》中,经常看到袁去华的作品,这是什么时代的词人?
  3. 青楼和妓院有什么区别吗?如果有的话,有什么区别呢?

唐宋时期诗人词人为何爱和歌妓们混在一起?

不奇怪。古人是男权时代,但一帮大男人总在一堆,唱唱和和,没意思。有女人,特别是通韵律的女人,风情万钟的女人,诗人的荷尔蒙激素升高,思维活跃。所谓逸兴端飞,诗情***,自然有传诵千古的诗篇。如柳永的“雨霖霖”。

觉得有三点:

1.男人在有吸引力的异性面前往往会产生情感,这是写诗写词必备的环境,不可能闭门造车。

宋代歌妓文学流派特点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封建时期都是父系社会,男性地位高。那时候讲究风流才子俏佳人,是一种社会风气。诗人词人们往往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情况下却不能在让异性因为才学而为之倾倒。而歌妓往往在诗词歌赋上下过功夫,并且姿色较好的情况下,文学功底越好就越能抓住仕子们的心,让他们有地方可以向异性展现自己的才华,并得到欣赏

3.再一个就是古代的***并不多,因而呈现出这种风气。


说到底,诗歌总是与荷尔蒙和多巴胺联系在一起的,就像有哲学家说的,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生殖冲动。与西方的文学不一样,西方的那就***裸的身体写作我们中国的诗歌,则是意味深长的暧昧,这种暧昧蕴含在诗意之中,让人觉得那是真美。

宋代歌妓文学流派特点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很反对把青楼中的女孩子叫***,也反对把进出青楼的诗人们叫嫖客,一点诗意都没有!我觉得那青楼中的女孩子叫风情万种的歌女,把进出青楼的诗人叫诗意爆棚的文艺青年比较好。因为,在古代的青楼中的歌女们,不是***都卖身的,人家是文艺高雅的一个群体,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去青楼的诗人们也不都是去***的,人家是去寻找诗意的精神家园的。当然,这些都是玩笑话。

青楼文学在唐朝开始兴盛起来,这源于官方的一个制度设计。在当时刚刚兴起的科举制度中,一旦考上了进士,那是要骑大马挂红花游街的。彼时,万人空巷都来看新晋的状元和进士们,因为他们就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是未来官僚体系的预备队。孟郊复读多年考上进士以后,那叫一个嘚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所以说,有一种幸福叫游街。到了晚上,除了喝酒还能到哪里去?很显然,去青楼啊。那时候青楼不叫青楼,更不叫什么***,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平康。在那里,集中了全长安的有才有色的美女

“平康坊,入此门,东回三曲,即诸妓所居之聚也。妓中有铮铮者,多在南曲、中曲。其南曲、中曲门前通十字街,初登馆阁者,多于此窃游焉,二曲中居者,皆堂宇宽静,保有三数厅事,前后植花卉,或有怪石盆池,左右对设,小堂垂帘,茵榻帷幌之类称是。”

宋代歌妓文学流派特点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中诸妓,多能谈吐,颇有知书言语,自公卿以下,皆以表字呼之。其分别品流,衡尺人物,应对非次,良不可及。”

这段话,给了我们相当重要的信息,刚刚考上进士的人,一定会去平康,找姑娘谈谈理想和人生。这是对他们十年寒窗的补偿,也是对他们未来官场生活的提前体验。考上之后,你不去和姑娘们谈谈人生,那是有问题。当年晏殊年纪小,考上进士后,别人都去谈人生了,晏殊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看书,为此皇帝还专门问他,你怎么不去玩玩。晏殊老老实实回答,其实我也想去,但是我没钱啊!看来,去青楼和有才的姑娘切磋技艺谈人生,是唐宋时代的一个惯例,你要是不去,不免让人怀疑你就是个伪君子,或者说取向可疑。

这是其一。

第二,古代的文人一般实兴游学,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人在年轻时代就会离开家乡,出去游学,寻找自己学问上的老师和朋友,为以后考进士打下基础。李白杜甫白居易,高适岑参王昌龄,这些人都是年轻的时候出去游学,说的不好听的就是出去浪。这些人基本上家境优渥,除了喝酒就是写诗,喝完酒干什么?那就写诗啊,写完诗呢?那就睡觉,睡不着呢?反正隔壁有文艺的歌女,找歌女谈人生啊。所以,你看唐宋的这些诗人词人,个个都喜欢和歌女聊天谈人生。还有的直接都是把歌女带出去,一起出去玩,苏东坡欧阳修就特别喜欢这个。我几乎可以肯定,在唐宋的诗人词人中,可能除了王安石没有和歌女谈过人生,第二个可能就是司马光了。王安石本人就代表人生的高度,他忙着变法没时间,司马光忙着和王安石打架,还得写资治通鉴,也没有时间,其他的人通通都喜欢和姑娘谈人生。这一方面是荷尔蒙的本能,另一方面是社会风俗,当时的人觉得这么没有什么不好,相反,这叫做格调。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格调就是一种高雅的传染病,你不玩这个,你就是真的有病,就是没格调!要知道,在诗人词人这些文艺圈的人中,格调很重要。

的确,古代很多名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柳永等等,都爱往青楼楚馆跑。关于这个问题,既有时代背景,也有内在发展规律。


1.***是古代的国家制度。由于古代妇女地位很低,和物品一样,属于财产类。春秋以前,有些达官贵人家里就已经养有家妓,私底下可以买卖。到了齐国管仲时,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设立了“女闾”,也就是国营的青楼妓院。歌伎来源主要有奴隶、战利品、罪犯家眷等。在当时,流连于青楼是合法的。


2. 青楼对朱门,才子对佳人。《晋书》:南开朱门,北望青楼。青楼经常设在古代举子们经常出入的地方,比如考场、宿舍等附近。这样,由于条件便利,逛青楼就成了文人墨客轻而易举的事。


3. 青楼女子文才高。唐人好色,的确是一个因素。但逛青楼不只是因为好色。在古代,女子不仅地位低,而且受教育的程度也是相当低,很多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不是书香门第,女人读书的很少。但是,青楼女子要留住客人,就必须有才艺,懂音律,善歌舞,能作对。这样,从整体上讲,青楼女子文化素质相对来说就要高一些。古代很多女诗人如薛涛等,都是歌伎出身。如果跟家里妻妾说话像对牛弹琴,跟青楼女子说话如遇知音,当然就会往青楼跑。


4.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青楼出现以后,诗词达人以逛青楼为荣。“唐宋皆以官妓佐酒”,请客吃饭,没有歌伎作陪,就太没面子了。而要出人头地,必须广泛结交各类狐朋狗友,这就少不了吃饭喝酒,只要吃饭喝酒,就得有歌女相伴。你不这样,怎么能交到朋友?

5. 青楼文化有助扬名。因为青楼女子善歌舞,谁的诗歌写得好,能够被歌女们广泛传唱,谁的名气就大。唐朝就有王之涣、王昌龄、高适旗亭画壁的故事。三人吃饭,听歌伎唱歌,比谁的诗词传唱的多。因此,青楼也成了一个彰显才能的名利场。

总之,唐宋诗人流连青楼歌馆,既有个人需求因素,也有时代背景,但仍然属于封建糟粕,低级趣味。

唐宋是我国文化成就最高的朝代,唐诗宋词争奇斗艳,引领时代,视为国宝。

唐宋虽表面实行一夫一妻(或一妻多妾),但老妻持家,妾多辅之。由于她们文化都不高,除家里琐事,文人们难在精神文化上与之产生共鸣

歌妓青楼文化应运而生。唐朝是个自由开放的时代,[_a***_]重文轻武的国策使文人们的自由度更宽松。

这些歌妓,经从小***,琴棋书画,歌舞弹唱,典章词赋样样精通。色艺情韵使她们比大家闺秀更加丰满开放,增加了文人们的情趣,激发出创作灵感。这种场所不仅是消费,更是文化艺术之乡。故而,文人们常沉湎于秦楼楚馆的醉人风月之中。

唐诗宋词是先有词,后由歌馆谱曲(不象现在先谱曲后填词),由歌女们边歌边舞,使诗人的新作传扬四方,对提高诗人日后科考时的知名度大有益处。

诗人和这些歌妓后来多成为孰人朋友。例,王昌龄、王之涣、高适三人一晚来到长安一家歌馆,王之涣讲,我三人一直不分高低,今天我们听,谁的诗被入词演唱多,谁算赢。随着;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马上说这是我的。第二曲是高适的。王之涣很着急,直到最后,音乐响起,黄河远上白云边……正是王之涣的新作《凉州词》。三人随亮明其诗作者身份,与歌女、乐工把酒言欢,结为朋友。


诗人、词人与歌妓们的交往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肉体交易,更多是精神文化高层面的相互欣赏。以达词曲创作的完美结合。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此诗原意不在此,拿来借用一下,应还贴切)。

《钦定词谱》中,经常看到袁去华的作品,这是什么时代的词人?

袁去华,字宣卿,豫章奉新(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曾任善化(今湖南长沙)知县等职。有《宣卿词》、《适斋类稿》。

挺喜欢他的那阕《剑器近》: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

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

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他是一位有创新精神的词人。您看,这词是三叠双拽头,伤春怀人,启承转合自如,细针密线的,可谓照应得当……

青楼和妓院有什么区别吗?如果有的话,有什么区别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青楼就是妓院,但妓院不等于青楼。

大家看过周星驰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吧。

电影一开始那个怡红院,就是青楼。

所谓青楼,其实就是高级妓院,类似于鹿鼎记里面韦小宝长大的《丽春院》。

青楼并不是客人进去就脱裤子上床的那种地方,而是一个高档的***休闲场所,只是带有***的成分罢了。

《武状元苏乞儿》里面的怡红院,客人不但可以欣赏广东大戏,还有非常高档的宴席可以享用。

客人们在这里主要是聊天,休闲,有的是谈生意,有的则是想赵无极一样招待王爷。

自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可以陪夜。

但来青楼的客人未必就会嫖妓,比如僧格林沁就没准备留下过夜,将包美女无双过夜的机会留给赵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