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萧红等东北文学流派,萧红笔下的东北文化

  1. 萧红和张爱玲在小说领域中的文学语言功底哪一位更强?

萧红张爱玲小说领域中的文学语言功底哪一位更强?

萧红是中国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极具个性的卓越女作家,她的主要代表作有《呼兰河传》、《生死场》、《旷野的呼喊》、《小城三月》等。她的***语言质朴、细腻、清新,不拘格套。在用词上,多用叠词,善用色彩词,同时创造性地将词语新用,使语言更加生动新鲜。在句子的使用上,多主语重复,喜用散句,善用“不很……”、“……了”等结构。此外,她的超常规结构更是浑然天成,拨动读者的心。在辞格的运用用上,萧红虽显得稚拙,却朴素贴切,陌生奇异,除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大众修辞外,讽刺、拈连、移就等手法运用的也独具特色。相比于张爱玲的华美绮丽的语言,萧红的语言于自然天成中闪现光彩,可以说,两位伟大女性作家分别以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带给读者美轮美奂的语言艺术盛宴。

萧红和张爱玲,同在"民国四大才女"之列。如今有人提问:在***领域中哪位才女的语言功底更强,这个问题很难给出准确的定论。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况且文学评论者谈起作品时,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说争论不休才是结局。下面仅就她们在***中的语言风格,进行一下粗略的比较

萧红的***有超常规的文体和语言。诗化,直率而且自然。早期的创作曾得鲁迅先生的指导,其才气可见一斑。她不按照常人常理去写作,而是以一种极自然的,陌生的语言去描写所熟悉的一切。其语言新鲜,生疏,直率,自然,给当时社会文坛刮来一股清新之风。

萧红等东北文学流派,萧红笔下的东北文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张爱玲,她的作品语言华美,描写的事物既丰富多彩,又缤纷艳丽,而且总能语出惊人,不落窠臼。作品中所塑造的意境,往往华美而悲哀。这一艺术风格在她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演绎和诠释。在描写上,尤其擅长细腻的心理指写。语言细致深刻,易于拉近读者距离,使读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结合二人的性格特点,萧红不落世俗,狂傲不羁,不受约束,张爱玲多愁善感,思想方面不安现状,经常不分什么是理想什么是现实。因此就造就了二位才女的悲惨命运。

二人虽在语言表达上各具风格,但张爱玲早期受过西方文学的熏陶,所以意识流动上表达的更加细致入微,所以,即便到了现代,她的作品依然受到广大知识女性追捧。所以,从受众的角度来衡量,张爱玲的语言魅力稍胜半筹。

萧红等东北文学流派,萧红笔下的东北文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并非厚此薄彼,萧红的作品语言直率大气,作品的意境富有积极向上的意味,她的作品《呼兰河传》已荣登中国现代文学的殿堂,这也是对她的作品的有力肯定。

萧红等东北文学流派,萧红笔下的东北文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