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的作文

  1. 如何看待鲁迅先生的小说《狂人日记》?
  2. 评判文学作品的深度和思想力是以什么为标准的,而有资格给这些定论性评价的又应是些什么人?
  3. 为什么学术界有“鲁迅作品的文学性”不强这种说法?

如何看待鲁迅先生小说《狂人日记》?

102年过去了,鲁迅先生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考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依然是无法撼动的,《狂人日记》当之无愧是中国现代白话***的开山之作。

《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4月,首发于当年5月的《新青年》月刊上,也是鲁迅先生,第一次以鲁迅这个笔名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后收入鲁迅小说集《呐喊》。《狂人日记》的发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重大的***。

《狂人日记》通过对被迫害者“狂人”这一形象的生动描写,塑造了被迫害者的典型人物,通过他内心的自述式的刻画,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鲁迅的这篇《狂人日记》还是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的白话***,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

文学理论的作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直以来,鲁迅在读者中的名望非常高,我们在上中小学时候都是读过,背过鲁迅的文章。如今,鲁迅的文章稍有变动,便会引起轩然***,学界关于学生还要不要读《狂人日记》,尽管有争议,但也是因为它过于深刻,导致学生理解难度加大,或被替换成鲁迅其他***而已!纵观当今人教版初高中教材课本,鲁迅作品总共有十六篇之多,足见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会重来,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尽管如今的孩子们读起来会显得有些难以理解,但这些不会影响它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会更加凸显。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也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这篇***发表的时机比较特殊,正值“五四”运动的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我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一触即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表现了彻底的反抗,成就了《狂人日记》——这篇我国文学史不可取代的里程碑!

文学理论的作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必很多学生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受,初读鲁迅的《狂人日记》会非常困惑,不知道作者表达什么,哪怕老师讲的义愤填膺、慷慨激昂,也无法激起心中的共鸣,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狂人日记》满篇的“吃人”二字了。但是,当我们经历了社会,再回头去看这篇文章,却会有不一样的认识,感慨也多了起来。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选自《狂人日记》)

鲁迅的文字一向犀利,看起来冰凉,毫无温度可言。他借狂人之口,义无反顾地把这个“吃人”的世界撕开,撕碎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去接受个人尽皆知却都不肯承认的现实。这个狂人,实则是站在时代前沿喊出反抗的呼号的那个人。

文学理论的作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真正“吃人”的不是别的,正是封建主义所谓的“礼教”。这满纸的“狂言”是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质疑和拷问。这种封建礼教正是社会苦难的根源。

《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这没什么疑问。但最可贵的却是鲁迅对国民性的思索。他敏锐地认识到中国的贫弱是源于文化意识史书皇皇,无论怎样庄严都掩盖不了“吃”与"被吃"的本质。

而觉醒者却被冠以“狂”名且后来就"痊愈"了,这是何等的悲剧?

自此,鲁迅开始了他的"医心"之旅。

评判文学作品深度和思想力是以什么为标准的,而有资格给这些定论性评价的又应是些什么人?

谢邀。

希望重温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切问题都有答案。经历过娛乐乱象的普通草芥之民,没资格回答这个大问题。[害羞][害羞][祈祷][祈祷][玫瑰][玫瑰]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中,提出的“内容形式的统一,最革命的政治内容与最完美形式的统一。”,******为我们指出了评论文学作品的两重标准。归结到思想深度上,“最革命的政治内容”就是标准。“革命”、“政治”,即革命性、政治性就是判定文学作品思想的标准。

文学的价值,如果仅仅以它褒扬什么,和批评什么来给贴标签分类,那就简单的多了。

文学的自身存在意义,在于它在现实世界之上,建构一个与现实平行的载体。作为现实世界的一个印记和回声。

任何作者对于现实世界,都是有自己的倾向性的,且不说作者的倾向性是准确的或主管的或偏颇的。

这种倾向性有的比较直白,有的比较间接。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时代的文学森林中,可能会留下一批大树,也有的仅仅有几棵花花草草。还有的就是满目疮痍,没有什么精彩的给后人留下,那也有可能是,承载那些作品的社会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回声了。后来的读者,找不到打开这些作品的密码钥匙——它们的基本话语体系。

有的文学,却像镌刻在石头或金属上的神的启示录,每个时代,阅读,总不过它去,这样的书籍,我们把它称之为经典

一部作品的地位,由谁来定性评论?读者群体?官方话语评论者?

都不能起决定[_a***_],起决定作用的,是作品自身的内在结构和与现实世界——作品的产生年代所对应的契合度。

在在人类生活精神史上所起到的路标性价值,讨论一个时代时,使你不能绕过它。

从本质而言,评判文学作品的深度和思想力的维度,有两个,一个是从整体上对于一个族群、社会、区域景观的整体把握和构建,一个是基于族群社会前提下的对特定的个人人性深度的剖析和展示。

主题,思想,境界,文体,深度,广度,普遍性意义,皆涵盖在其中。

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要反映现实社会就会联系到作者的立场、观点看法,要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要歌颂还是丑化?这都由作者自由选择。但作品一经发表,其作品就带有社会性,对社会和人民必然带来影响,这影响是好是坏,是促进社会发展还是阻碍社会进步,是社会主流还是支流,是***还是***恶丑。绝不由作者说了算,不管作者愿不愿意其作品都得接受社会实践检验,都得接受人民大众评判。

又由于我们的社会与旧社会不同,与西方社会不同,其作品评判的标准也不同,用旧社会的标准,用西方人的思维来判定都是不对的。我们的标准是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缺一不可,而思想性是第一位的,因为作品给社会给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非常重要。思想深刻,艺术精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满足人民大众对文化艺术品的精神需求,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在网络化的今天,很难看到大部头的专著了,即便有,也只在特定的文人圈子里,放在书店的架子上求遇知音呢。

文学评论也有各种形式,“短平快”的评论无非好与坏而已。你所说的文学作品的深度、思想力等等,就比较复杂了,标准应该不是统一的(应该是多样化的),资格***皆有(凭什么你能我不能)。

文学评论的标准,讲白啦,由评论者的眼光视角、立场(泛指政治)、审美观、主观性和客观性等等决定的。好作品坏作品,评论的尺度不对,好变坏坏变好……。

累了,上课太累。

说错了,怕老师骂。

为什么学术界有“鲁迅作品的文学性”不强这种说法?

有人认为“鲁迅作品的文学性不强”,我看到有很多答题的朋友从遣词造句、文学手法等方面去分析这个问题,我认为有失偏颇。

我将从以下三个原因分析:为什么会有“鲁迅作品的文学性不强”这个说法。

第一:文人相轻的弊端心理

不管承认不承认,文人相轻的事实确实存在,甚至比起其他行业“同行是冤家”的现象还要普遍和严重。自古以来就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一篇文章怎么算写的好?一篇流传较广、影响力较大的文章是不是就是好文章?其实没有固定的评判标准。

文人普遍文化程度较高,肚子里墨水较多。所以文人相斗,无论是网上骂战,还是脚下使绊,那都是花招跌出,不着痕迹。如果由其他文化人去评判另一个文化人的水平,其答案仅供参考即可。

有学者认为鲁迅作品的“文学性”不强,不代表就认为他的作品不好。

要想真正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出现,就要先明白什么是“文学性”。

这是一个文学理论当中的专有名词。

“文学性”这一概念其实主要指的是俄国形式主义和后来的解构主义中的一种特定认知,并不是“艺术性”和“文学”。

也就是说,这一概念其实有特定的内涵,认同其观点的学者会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他们所见到的文学作品,对不同的作品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那么认为鲁迅的作品“文学性”不强就理所当然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学性”呢?

在俄国***学者的眼中,“文学性”是通过特定的语言修辞、结构等等有关文学作品构造的方式,使得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感知和实际语言习惯、表达等等方式出现疏离,传达出“陌生化”的效果。

即,让人们很清醒地感知到文学作品和现实世界的不同。

因为文学所构建的世界本身就不是真实的世界。

中国第一大文豪的文学作品没有艺术性?

如果真如学术界某些人所说,除非是他们奶牙还没长全呢!

诗词,论短篇***,论中篇***,论散文,论散文诗,论杂文,凡先生所涉猎之处,无一不名篇名句迭出,雄视天下,何人能敌,就连伟大的领袖***都盛赞先生是伟大的旗手!

可笑,可笑,可笑啊,一帮子只会耍嘴皮子的可怜之人,只会睁眼说瞎话,以掩盖自己卑贱的无知!

鲁郭茅巴老曹,这是建国后,官方封的六大文豪。

文学有没有阶级性呢?如果没有,单论文学性,鲁迅的文学,肯定不是第一。谁都知道,他的文章是被作为投枪和匕首使用的,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有时代的局限性。

鲁迅的作品,杂文的造诣最深,也是当时那个时代最需要的东西。他起到的是振聋发聩的唤醒作用,他相当于现在的网络意见领袖,所以决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作为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鲁迅的作品就是极好的武器,可是作为文学欣赏的角度,鲁迅的作品文学性,虽然也不错,但是绝对不是名列前茅的作品,鲁迅自有他的伟大之处,但是绝对不是各方面都要成为标杆。

我国自古评论人,就有一种弊病,高大全的标签,所谓的能者无所不能,这就造成一些人,容易盲目崇拜。世界历史上因为盲目崇拜造成的悲剧还少吗?我们的那些年的悲剧也是如此造成的。

要是文学性不行,我们读书的时候写这么多鲁迅文章的阅读理解不是白写了?这种质疑无非是博关注。

在古今中国范围内,鲁迅的文学水平是一直被排在第一位的,也鲜少有人质疑鲁迅的文学水平。

虽说鲁迅的文学贡献主要偏重于翻译作品,能够获得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认可的也主要在于翻译方面,是因为鲁迅笔下所描写的东西,非中国人所难以有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鲁迅翻译了很多中国作品和外国作品,任何一部都被誉为“不可再易一字”的翻译,但是其本人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的评价主要来自于苏联作家高尔基对鲁迅的评价是:你不能用但丁去评价鲁迅。主要是因为当时只有苏联作家对中国文学研究比较多,而目前来说,也很少有人能将鲁迅的作品用同等水平翻译成英文

鲁迅的文字需要极深的中文功底去解读,故也鲜少有人能把鲁迅的文字摸透彻。

鲁迅被人诟病得比较多的地方在于两点:

第一鲁迅对新鸳鸯蝴蝶派的嘲讽,鲁迅认为文字应该是唤醒民众和人民心灵,激起人民抗争的工具,而爱情,男女私情之类的,付诸文字是很俗气的行为。

第二鲁迅只有政治口号而无政治主张,他号召人们站起来,但是却从不谈站起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在政治方面,鲁迅更偏重于学术派,认为和平、平等的谈判和民主主义是社会斗争的最佳形态,当然这种想法的确太过于理想化了,枪杆子底下出zq这是经过历史验证的。

鲁迅作品的文学性那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有人要质疑,请拿出自己的文学作品,否则未免太过于自大了。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自己 ——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