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苦难造就文学

  1. 为什么说苦难出诗人?

什么苦难诗人

因为只有历经苦难,饱受风霜,对人生的感悟才更深刻,写出来的作品更具真情实感,也就益加感人。所以古人云:赋到沧桑句便工,就这个意思

比如诗圣杜甫的诗感时伤世,写来沉郁顿挫,极其感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现在读来,依然感慨万端。

还有清代大诗人黄景仁,少贫而孤,年长后为了奉养老母四处奔波,一生穷困潦倒,毎每发之于诗感人至深。例如《别老母》:

文学理论苦难造就文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搴帷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在大风雪之夜,本应一家人围着火炉,唠唠家常,多么幸福。可是为了生计依然要出去谋生,再看看白发皤然的老娘,茕影相吊无人照顾,又听说儿子要远行,更是老泪纵横,此时此刻怎能不柔肠寸断?又怎能不感人!

文学理论苦难造就文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只有经历过这种苦难,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名句来。但是这种苦难是没人愿意受的。

由于生活贫困就想着要努力奋发,诗人画家作家包括科学家都是在艰苦的生活中锻炼出来的。第一张照片在新疆进过近20天的旅途才到达。第二照片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农场上观查,有十多年的努力做铺垫才有了重大的发现。第三张照片海拔近4000米高度祁连山上做实验拿科学数据。有人走着进入,横着走人去见马克思。


问题:为什么说苦难出诗人?

文学理论苦难造就文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前言

诗歌最大作用就是抒发情感,写悲情容易,写乐事会难一些。写悲情的诗歌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也更容易触动读者的心灵。

清朝诗人赵翼曾经有诗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赵翼这首《题遗山诗》写的是元朝遗民诗人元好问: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赵翼还在《瓯北诗话》卷八评价元好问:

元遗山才不甚大,书卷亦不甚多,较之苏、陆,自有大小之别。然正惟才不大、书不多,而专以精思锐笔,清炼而出,故其廉悍沉挚处,较胜於苏、陆。盖生长雲、朔,其天禀本多豪健英杰之气;

又值金源亡国,以宗社丘墟之感,发为慷慨悲歌,有不求而自工者,此固地为之也,时为之也。

没有经历苦难,诗人那有发自内心的大彻大悟感言和真情实意表达?那有灵魂深处的语音颤动和波涛汹涌?那有感天动地的悲怆词和恸哭流涕的心酸言。如果非要作无病***状,那也只能算虚情***意词,夸张手法高,对吧。这样大字就加不到诗人头上。

《汉书·艺文志》曰:“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也就是诗是人的内心深处的悲哀,欢乐有感而发的歌咏之声,吟颂就是诗,咏唱就是歌。孔子曰:"诗可以怨……",也就是诗可以抒发哀怨,悲愤!《诗经》305篇***之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等地。古代十五国的国风(诗歌)。其中许多都是民间对于统治者横征暴敛的愤怒和哀怨,如《魏风》的《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沧桑句便工。"《题元遗山集》清-赵翼。 也表达了苦难不幸出血泪凝成的诗作,出诗人的因果关系

屈原楚国的命运担忧,而被楚王流放,被世人耻笑。屈原在悲愤哀怨中写下了吟咏千古的《离骚》。"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司马迁

诗圣杜甫穷愁潦倒一生。唐安史之乱后,盛唐走向了衰落,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杜甫的儿子被活活饿死。茅草屋也被秋风所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正是杜甫的命运与***的衰落,自己的不幸遭遇交织在一起,才写出了许多悲天悯人的现实主义伟大作品。

诗仙李白怀才不遇,赐金放还后,写下了许多看破红尘,蔑视权贵,豪饮放旷的浪漫主义的伟大诗篇,如《将近酒》。同时,也写了许多内心深处的孤独痛苦之作,如《独坐敬亭山》,《月下独酌》等。

李商隐一生都生活在不幸和牛李党争的夹缝中,其内心的痛苦哀怨只有借助诗来抒发排解。又不便直白,因此,苦涩,隐晦,难懂。

"久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哭李商隐》唐–崔珏。

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古代,近代,因为家国命运的苦难不幸,而造就的伟大诗人。也可以列举出无数耳熟能详的诗篇。诗人的内心是痛苦孤独的,如果没有痛苦孤独就没有那些深刻的诗句,更没有诗句里闪耀的深刻的思想

1931年7月2日,在上海龙华,国党军警秘密***了: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和李伟森,五位年轻进步的作家。鲁迅悲愤的写下了《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