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分析围城,文学理论分析围城思维导图

  1. 如何评价钱钟书的《围城》?

如何评价钱钟书的《围城》?

一部真正有美学价值的好书,很多时候往往是百年一遇的,就是说有时候一个世纪才得出世一二部!比如二十世纪,能称得起杰出伟大长篇小说名著,我认为就只有二部,一部是陈老才子陈忠实的《白鹿原》,一部就是现在我们正在评论的旷世奇才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一部《围城》,我二十多年来就读过近十次(第一次从读高中开始读的),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领会和感受,因此对于钱先生之高慕之情亦弥深,因其文而想其为人亦愈真愈切。评论《围城》这部名著,不能不说它的著作者钱钟书。钱钟书曾对他的夫人杨绛(亦是作家)说过“我平生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尽管如此,他的爵位还是做到了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院院长,文学研究所所长的职位。一个人的职业能与他的毕生兴趣爱好一致,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啊!

钱钟书的著作很多,主要是学术上和散文文论小说二方面。学术方面的有:《管锥篇》、《谈艺录》;散文、文论、***方面的有《七缀集》、《宋诗选注》、《围城》、《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槐聚诗存》十种。以上是对于《围城》的作者和他的传世著作的简单论述,下面笔者就将对《围城》这部文学名著进行我个人的粗浅评论。

文学理论分析围城,文学理论分析围城思维导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于一九四四年动笔,一九四六年全书完成,前后历经三年,并于一九四七年在上海第一次出版。后世很多人都认为钱钟书写《围城》,里面的角色是针对针对他所熟悉的某些人或某类人而写的。我却从来都不这样认为,接下来我先拍一张《围城》这部书的作者原序来给大家阅读阅读,目的是想让大家知道,《围城》,它纯粹是一部忧生忧世之作,并没有那么多估计猜测,请注意,书页中划线的部分是重点所在。


接下来我来谈谈《围城》这部***的人物故事。这部***以从外国归来的方鸿渐等为中心人物,描写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一群知识分子在情场、名利场上的争斗、角逐,揭露了他们远离时代斗争洪流,精神上的贫乏、空虚与卑琐,***描绘的是一幅旧中国旧社会的病态知识分的的画卷。***的主人公是方鸿渐,这个人物既正直又热情,既有抱负但又平庸,既有上进心但又四处碰壁。一部《围城》是以方鸿渐和孙柔嘉的恋爱故事和组成家庭作为主要线索的。***的题目“围城”,既是题目亦是整部***的主题所在,它暗示着、象征着人生就如同一座座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不明就里地想冲进去,城内的人却苦受煎熬地想逃脱出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校园内流行看***《围城》,校园外万人空巷看电视剧《渴望》,一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也买了《围城》来看,一下就被幽默语言文字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也许是因为从小到大都身处校园,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命运了解更多,另一方面又即将毕业走向社会,对进出围城有着莫名的期待与徬徨,总之对这部***爱不释手。后来陈道明主演的同名电视剧播出,深深感叹对原著的诠释十分到位,尤其是陈道明对方鸿渐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或者说陈道明本身就是现实版的方鸿渐,百看不厌!

文学理论分析围城,文学理论分析围城思维导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围城》这本书为中国现当代长篇***中的经典之作,描述了抗战初期一群知识分子的爱恨情仇,幽默的语言透漏出的是对生活深刻的观察

钱钟书先生真是极可爱的人,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他的博学和幽默。这本书有趣,也只有钱钟书能写出这样一群人物:国破家亡的年月里,尚能保持优雅的书生。骨子里流淌的风度,简直就是奢侈品。

掉书袋也好,引经据典也好,一个读书人骨子里的干净和纯粹,那种浑然天成的优雅气质和无所谓的态度,却不是心怀杂念的人能够比得了的。

文学理论分析围城,文学理论分析围城思维导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读书这么有趣的事,扯上功利就没意思了。你能从中读出人生或者婚姻,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要真把它当成至理,钱老爷子反而要笑话你了。

不管是第一次,还是以前看过,《围城》都适合在清闲时候,半躺在沙发上,悠然品读。读不读得懂,与有没有文化无关。别急,也许你还需要更多的人生阅历。

会心一笑时,别忘了抿一口淡茶。

最后,借用冯骥才先生的一段话:“您自管酽酽沏一壶茉莉花茶,就着紫心萝卜芝麻糖,边吃边喝,翻一篇看一篇,当玩意儿。要是忽一拍脑门子,自以为悟到嘛,别胡乱说,说不定您脑袋走火,想岔了。”

您只当我乱说便好,但愿钱老爷子宽慰,别气得打挺儿。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也就有每个人的评价。刚读完第二遍,直接贴读书笔记吧:

看完《围城》电视剧之后,搁了几年的重读《围城》的想法终于成为做法。

第一次读它,喜欢的是钱钟书爆炸式的文才,最爱读他的那些文***斐然的“譬如”、力透纸背的讽刺、入木三分的分析。时隔几年,见识了电视剧,又回味一遍***,惊叹他的文才之外,又有一种新的感想,使我对钱老的景仰之情又添一分。

重读之后,可能是自身近几年经历和阅历的成长,让我对那些精彩的句子多多少少消减了一些喜好,反而偏爱起这故事,这情节,这感情来。

你我谁不是方鸿渐呢?阅读越觉得钱老不是在写方鸿渐,是在写他自己,写他的读者,写普天下的男男女女。

面对苏文纨,你我何曾严词拒绝?谁心里又没有一个珍藏着不愿旁人吐露自己更不愿提及的唐晓芙?而最终真正与你走到一起的何尝不是孙柔嘉这样的,可能屈服于年纪,异或再不愿让心灵承受痛苦,而接受一个不太爱的人,来对付现实,挑战生活。

头一回读《围城》是初二,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那时候我喜欢的是金庸
第二回读《围城》是高一,看着看着睡着了,因为觉得节奏太慢,不过就这么迷迷糊糊的还倒也读下来了。
这是第三回读。好像还真发现他的高处了:恕我直言,自《围城》以后的中国大陆的***没有能超过他的。

方鸿渐就是唐晓芙那棵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就是孙柔嘉那棵普普通通的树。不过其实在方鸿渐眼中孙柔嘉也是那棵树,但唐晓芙绝对是大麦穗。当然,也许唐晓芙并没有觉得前面有棵好的麦穗,但总之是没有摘成。最荒缪的是苏文纨,她并不是真的爱方鸿渐,方鸿渐本也不爱她。可方鸿渐因为她而失去了唐晓芙,因为他认识了赵辛楣,因为赵而去的三闾大学,因为去三闾大学认识的孙柔嘉,——方鸿渐的婚姻还是拜她所赐呢。

在方鸿渐身边的女人中,苏文纨[_a***_]了女性的虚荣——她的所有活动为了这两个字。苏文纨是因为虚荣所以亲近、引逗、诋毁、嘲笑方鸿渐。她所作的一切都是基于“在人群中我理所当然是焦点”这种大小姐思想。她之所以选择方鸿渐也是认为他软弱,自己能控制住他。所以方鸿渐说“苏小姐是理想的女朋友”——一个官府大小姐做自己的女朋友当然有面子,可也没有谁会心甘情愿接受这个大小姐脾气的。唐晓芙正是方鸿渐的心上人,方鸿渐对她的感情最纯洁,两个人本来是最理想的爱侣。可是,方鸿渐不幸被她表姐选中了——“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于是这一对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