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有趣在哪

  1. 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人眼中,背后的内涵不同吗?

一部文学作品不同人眼中,背后的内涵不同吗?

是的,一步文学作品在不同人眼里,背后的内涵是不同的。

不同的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小方面来说,自己生活环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再有从大一点方面来说,时代背景也会导致看者对文学产生不同的理解,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也是导致不同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一样。

再有就是文学作品的表达本来也是多样的,它的多样性导致了它理解起来也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不仅于此读者的误读也是不同理解的另一个方面,当然好的误读可以说是一次创新

文学理论有趣在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的意图是否能被读者去理解,可以说语言表达的并不能完全表达作者完整的意图,语言是苍白的也就是所谓的“言不尽意”。这就意味着作者的意图必然不能被完美理解,所以解读必然是不同程度的误解,读者又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加上自己的主观色彩去理解文学作品。

总儿言之,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默雷特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人的文化构成、认知水平等不同,对同一部文学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另外,“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立场、出发点不同,也会存在不同的认识。

文学理论有趣在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最终只要有理有据,都不会相差得太远,也即大体上是差不多的,不会差异太离谱。

具体分析如下:

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学理论有趣在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写出一部作品,最终这个作品的接收者是读者。在这个创作与接收之间,由于读者千千万,读者阅读的输出不是机械地反映,而是有目的、有预期的。读者的文化程度、知识构成、文化传统、文化偏好、所处环境不同,另外读者的阅读期望,也即想要在阅读中过得什么样的信息也有所不同,所以都会导致同一部作品在不同人眼中,其内涵有所不同。另外,作品的魅力,并不是完完全全反映现实,有时也会通过想象,有一定的突破,这也容易造成不同的理解。所以不同作品,在不同人的眼里可能内涵不同,也就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举例子:

1、对于《红缕梦》,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留言家看到宫闱密事。

2、盲人摸象,摸到腿的说是柱子,摸到身躯的说是墙壁,摸到尾巴的说是一条蛇……

3、比如吃同一道菜,有人说好吃,有人说难吃,有人说一般。

二、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

不同的人看文学作品,作品内涵都不同。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为什么还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呢?这就涉及到文学常识叙事作品的几个概念了。

叙事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从而构成完整的文学艺术作品。叙事作品包括叙事的语言、内容和动作。叙事动作是指讲故事的这种行为。作为语言的交流活动,叙事动作其实包含了6个参与者: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接受者、隐含读者、真实读者。

这里着重说一下叙述者和隐含读者。叙述者是讲述出作品中语言的人,叙述者只是隐含作者所安排的一个操纵文本的代言人;接受者是指由叙述者所设定的,隐含在叙述动作中的倾听故事的人。很多作品中能看到接受者在叙述中被明显的提出来,比如:各位看官,今天我要给大家说一说《水浒传》中的李逵。这里的“看官”就是接受者。

有的作品中的接受者不是那么明显被指示出来,但是会经常有“对了,顺便说一下”这种句子的插入,这就是表明叙述者是在对什么人“说”着什么事情。在叙述者的心中,接受者的存在是在叙述动作的进行中被明确地意识到的一种交流状态。

虽然不同的叙述者对接受者有不同的要求,但接受者都是由叙述者所设定的,他们是隐含在叙述动作中的故事倾听者。在叙述的行为中,叙述者希望并期待自己的语言能被理解,而真正的完全理解,只存在于叙述者自己设定的理想接受者中。真实的读者(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阅读作品的人) 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理想接受者的状态。特别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群中,由于语境和文化的差异,真实读者与理想接受者存在很大的距离,甚至会出现各种误读和理解的偏差。

所以,作为真实读者的我们,只有尽可能地向理想的接受者去努力靠拢,这样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作品真正的含义。然而实际上,不同的读者是达不到真正作者所要求的理想接受者的水平,所以每个人因为自身的各种原因,对文学作品就出现各种不同的解读和看法,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