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夏朝文学流派有哪些,夏朝文学流派有哪些

  1. 李斯是儒家弟子吗?为啥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李斯儒家***吗?为啥是法家代表人物

首先,什么叫法家?各路词典大约都是倡导以法治国的人。大概因为他们叫变法,就把变法中的法和法律联系起来了。那么戊戌变法是法制改革吗?大约同期相似的日本明治维新怎么说?

中国的变法和日本的维新是一个意思,指制度改革和创新。改革的制度中,法律只占小部分。

比如商鞅变法,目的是为了征战天下。一切制度都为这个服务。于是创立军功爵制,为了给征战立功者在***部门的位置腾地方,取消了世卿世禄制度,由此得罪了原有既得利益的贵族,以至于被弄死。

夏朝文学流派有哪些,夏朝文学流派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白这个就知道所谓法家不像道家、儒家那样一整套理论学派,法家是应时而生的制度改革者。所以,这些法家可以是出自道家、儒家等等,迫于形势,提出改革。

历史没有所谓儒法斗争。现在定性为法家代表者最早的郑国子产,早儒家创始者孔子100年左右,百年后孔子对子产正面评价,对管子在治理方面孔子也是正面评价,哪来的斗争?

斗争确实有,但都是改革者与反对改革者以及改革将会损害既得利益者的斗争。不是儒法斗争。

夏朝文学流派有哪些,夏朝文学流派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斯是秦国的政治家,书法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斯是儒家***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李斯的老师是谁?李斯的老师是荀子,而荀子是儒家代表,所以李斯可以算是儒家的***。那么这就很奇怪,一个儒家的老师,怎么会教出法家的代表人物。这就与荀子的思想有关了。

荀子之所以被认为是儒家的代表,主要是他自称他是孔子的学生,而且打着孔子的旗号到处讲学。可是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因此后天的教育环境对人就很重要,并强调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对孔子的儒学进行了发挥和改造,他这样的观念很适合新兴地主的需要,很接近法家的主张研究治理国家的学问。

而此时的秦始皇要统一天下,要称霸天下。所以李斯认为去秦国,对他会很有利,因为他在荀子那里学到了一些法家的思想,这也符合秦始皇的思想。于是李斯到了秦国后,嬴政对他的观念非常赞同,并重用李斯。秦国统一六国后,李斯主张用法律治理国家,提出了废分封,建郡县,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为秦朝的治理做出了贡献。

夏朝文学流派有哪些,夏朝文学流派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我们看到,荀子虽然自称儒家,但是他有很多法家的思想,教出法家的学生,也很正常。李斯为了能够改善他自己生活,学了秦始皇崇尚的法家思想,比加以运用,于是就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所以李斯成为法家代表人物,也是时代造就的,也并非是他的本意。

传说李斯也是鬼谷子的***!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而李斯出生于公元前284年,两人相差着二三百年七八代人呢!
李斯剧照

李斯师从荀子,荀子是著名的儒学大家,可是儒道是偏于思想道理理论建设,是教书育人用的,而荀子偏重于实际应用,“半部论语打天下”就是这个道理,把儒家思想拆开用就成为治理国家打仗赢人的法家思想了。
孔子剧照

从李斯的作为来看,***秦王逐个击破统一六国,收罗各国战将人才,作宰相后统一文字、废除分封制、坑儒、实现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害死韩非子,后来与赵高勾结,都不是儒家的作为,而是法家做派,更有阴谋家的味道,所以称他为法家代表。
韩非子被李斯所害

李斯由荀子推荐给吕不韦,然后建议秦王瓦解联盟逐个击破,受到秦王的赏识,当然法家人物也会有很深远思想的文章,比如诸葛亮的治理国家的理论体系,李斯也建立了一套礼仪制度,但是这些都掩盖不了他帮助秦王吞并六国的法家好战行为。
与赵高勾结谋权

谢邀!其实古代的所谓诸子百家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有所偏重,而根本上来说百家都是从王官之学来的,所谓的王官之学,也就是道家的前身!

我们在读诸子百家的时候,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诸子百家都是以“道”为最高层次的理论基础的。比如法家讲究“道、德、刑、名、法”,医家讲究“道、虚、精、神、气”,兵家讲究“道、天、地、将、法”,儒家讲究“道、德、仁、义、礼”,可以说“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信仰!

儒家思想也是从道家思想里边演变而来的,孔子明言里有太多关于“道”的话题了,比如“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不同不相为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君子忧道不忧贫”,“道不行乘桴于海上”~。可以说,孔子实兼道家。而荀子的老师宋子也是道家人物。

所以说荀子的徒弟是法家人物不奇怪,司马迁曾说过,“韩非子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黄老他是诸子百家之集大成者,中国文化之汇总。

中国文化从西周时代王官之学分裂为百家,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发展演进又汇总于黄老,这个过程中其实是无法彻底把诸子百家分开的,而中国文化的根是道家文化,道家哲学,这是不能含糊的,必须要知道的。同时中国的政治学的主干是名法两家,这是我们立国的根基!我们今天要复兴文化,要复兴国学,必须要明白的就是这两点基本概念。否则就还会走上歧途,伟大的中华文明还会再次衰落。

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家、法家、儒家等名称,在孔子时期并不存在,诸子百家的名号确定于西汉时期的司马谈和刘歆、刘向父子,他们按照政治主张和学术见解的异同,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们分成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农家、杂家等。

李斯是名正言顺的法家人物,这得从他和另一位著名法家人物韩非的老师荀子说起。

荀子,我们都知道,是当时大儒。但由于传统儒学在当时吃不开,荀子担负了弘扬儒学的重任,对儒学进行了深刻而广泛地改造,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儒学思想的改造,改造的主要项目是在传统儒学“礼”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主要内容“法”。他的这个思想与他的游历和讲学经历有关。

这就需要说一下齐国的“稷下学宫。

我们都知道百家争鸣,但却很少有人关注过稷下学宫。它是什么机构?可以通俗理解为天下第一所由***出自创办的公立大学。在此之前的夏商周三代,文化教育传统是“学在官府”,即只有王宫才有权办学,为王室培养接班人的。后来周王室衰微,“官师合一”的老师们四散而去,导致官学下移,在此情况下,齐国第一个创办“国立大学”。

稷下学宫是开门办学的,出于“田氏代齐”政治需要。田氏齐国要为自己找一个法理依据,于是找到了其先祖是皇帝,姜子牙是炎帝的“法理”,又因为齐国传统上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子牙开始,一直施行无为之学,属于老子主张,而老子是田氏的老乡,于是历史上的“黄老之学”产生了。

说“稷下学宫”是为荀子的出场做铺垫的。学宫是开门办学,以黄老之学为主导,但鼓励个学术流派在此讲学、著述、听讲,绝不限制学术自由。荀子因学术成就斐然,被聘为该学宫的“祭酒”,也就是校长。想想看,在这个以黄老道学为主导的学宫里,身为校长的荀子能不受黄老思想的影响吗?更何况,荀子“三任祭酒”?

需要说明的还是,黄老道不是纯粹的老子思想,区别在于,黄老道思想尊道、重法,礼法并用。而且在稷下学宫存续的150多年间,主流学者以黄老道家人物为主。当然各家都有名流在此讲学著述,比如大儒孟子等。

李斯游学与学宫,跟校长荀子学习自然会受到荀子“儒家思想”改造者,以及整个学术氛围的影响,且在那个风起云涌,重视利功的战乱时代,能施展所学,为君主效力,是当时学者们的共同追求,从齐国的礼、法并重的天下第一霸的成功实践,到各诸侯国都把争雄割据、巩固统治地位作为最现实的追求来看,礼法并重、以法为主便成为雄心勃勃的李斯和他的同学韩非的主攻方向。因此成就了李斯一代法家的历史地位。

事实上,李斯和韩非都对黄老道有精深的研究,韩非还写了关于老子思想的《解老》《喻老》两部书。但是不管李斯和韩非如何注解老子思想,都是“以道为体,以法为用”的,老子的“道生万物”也成为他们阐释法学思想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