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关于诗歌,文学理论关于诗歌的论文

  1. 什么是诗歌?诗歌具有哪些审美特点?
  2. 王夫之的诗歌理论思想有哪些?
  3. 魏晋南北朝士族文学与寒族文学的区别?

什么诗歌?诗歌具有哪些审美特点

个人认为:诗歌就是用简洁优美的文字、朗朗上口的旋律,表达一种情感事物思想或哲理。诗歌的审美特点有:一是文字简练,用最少的文字去表情达意。二是抽象性,诗歌用比喻、夸张、比兴等手法,营造一种抽象朦胧的美。三是优美的节奏和旋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四是思想感情凝练,诗歌虽短,却能表达完整凝练的思想感情。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的一大类别。在我国古代,把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

它是由现实生活所激发的沸腾的感情波澜的产物。在内容方面,要求高度集中、概括,并具有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在形式方面,语言必须精炼、准确、富于表现力,同时要有鲜明、和谐的节奏,遵循一定的韵律规则,使语言表现出强烈的音乐性。

文学理论关于诗歌,文学理论关于诗歌的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诗歌是各民族文学中最初的和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在长时期历史发展形成很多种类。就内容、性质而言,它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按形式分,它又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新体诗、旧体诗,有韵律诗、无韵诗等。

权威就是诗歌,比如《诗刊》,他们说你写的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汪国真就是例子。

――――

文学理论关于诗歌,文学理论关于诗歌的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微小说# 潘金莲写诗

话说金莲与武大离婚以后,本想嫁于西门,无奈西门老婆凶悍棒打野鸳鸯,金莲无法加之名声扫地,一人寡居,生活拮据。

一日听闻某女写睡诗成名,获利颇丰,想想自己也是名人,遂与一网络推手合盈,申建自媒体,然不善言辞,便胡乱写些分行文字,不想一夜爆红,成为焦点人物

文学理论关于诗歌,文学理论关于诗歌的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面对滚滚财源,金莲感慨:名人真好!


个人简单认为:诗是一种浓缩充满想象语言精练含蓄的文学形式,***用了如拟人夸张比喻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作者情感的文字艺术

古今中外有多种说法,如:《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吟咏情性也。″;白居易《与元九书》"诗者,根情,苗言,实义。";袁枚《随园诗话》″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亚里斯多德《诗学》为"诗是叙述或然之事及表现普遍的。";雪莱在《诗辩》中为"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等等,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诗作了各自阐述。

具体专业定义以下较全面:诗,是一种能够集中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和抒发复杂的人类情感的文学样式。它是诗人用浸透感情的、有内在节律的、形象而富于质感的语言,通过比喻、化物、象征、拟人、夸张、通感等一系列手段,把某种独特的感受抒发出来的表达方式。它是深刻的思想和饱满的感情在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交融在一起而显现出来的一种精炼且富有感染力的艺术。

诗的特征是:语言高度凝练情感表达形象丰富反映生活、语言美有一定节奏和韵律,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之美、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谢邀!

所谓诗歌,其实是先有歌,后有诗。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人类随着语言的産生,歌也就産生了。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如"兮"等,再加上语言,就成了劳动歌声了。歌离开了劳动而进入口头创作,并向叙事发展,就産生了人类最初的诗。诗的意义记忆,记录和抒发怀抱。后来诗和歌的概念逐渐混同起来,就笼统地称为诗歌了。《诗经》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古典诗歌总集。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好诗歌,这些诗歌是灿烂的明星;这些诗歌是艳丽的鲜花,我们一定要从中吸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为新时代文化艺术添光加彩。诗歌的主要审美特点(思想和意境是主要的,在此不多述),就是韵辙问题,也就是平仄问题。我们常说:曲艺要"合辙",诗歌要"押韵",什么是合辙押韵呢?就是诗歌每一句的句尾字都合辙,如:满心暖,照心间。破私念,公在先。句尾字暖,间,念,先,这四个字的声母虽然不同,但韵母相同或相近,都有一个共同的收音"an"。所以念起来合辙顺口流畅。再如:咱们的干部,是咱主心骨。事业的带头人,咱信得住!其中的一,二,四句押韵,部,骨,住,也是声母不同,但韵母相同,都有共同的收音"u"。所谓的合辙押韵,也就是平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创作诗歌也就可以入门了。其它的问题也会随之迎刃而解了。

王夫之的诗歌理论思想有哪些?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王夫之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界称之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认为作文作诗,必须要带有感情,不能无病***。

王夫之对于诗歌的基本要求是情感。他认为诗歌创作经由唐诗的巅峰状态发展至宋明以来,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多有偏颇之处。在他看来,诗歌是艺术形式的展示,要以情感为其主要特征,不能以条条框框来约束情感的表达,更不能以其他题材和体裁来代替诗歌。王夫之对于模糊诗歌与[_a***_]的“诗史”类作品极不推崇。

王夫之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学理论中诗言情的优良传统,提出要由“心之原声发言而为诗“。诗以道情,道之为言路也。悄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情感与诗歌密不可分,然非一切情感皆可人诗。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作为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非常重视文学在社会现实中的作用,诗人应当以饱满的感情注入作品,具有“动人兴观群怨”的作用,应该是紧密相联、互相补充的整体。

促成诗歌起到“兴观群怨”作用的情感在注入文字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两重关系:一为情与景,二为情与声。对于诗歌情景关系,王夫之认为“莫非情者,更不可作景语”。情与景之间不能“彼疆此界“般生硬相连,只有坚守“即景含情”。“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意志而言随”,这样才能达到妙合无垠、浑然一体的上境。

对于情与声,王夫之强调音乐带给诗歌的美感和作用,希望通过感情与声律形成呼应相生,诗歌声律可以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律动有机协调。对于那些脱离诗情而株守声律、徒有声腔空架的作品,王夫之则甚为排斥,“诗固不可以律度拘”,认为“声律拘忌,摆脱殆尽,才是诗人举止”。

以下引用一首王夫之的诗歌:

魏晋南北朝士族文学与寒族文学的区别?

士族文学偏向于词藻的华丽,声律的优美;寒族文学更偏向于真实情感的写照,譬如鲍照的《拟行路难》,语言十分朴实,纯粹是抒发愤懑不平的情感。

但是事实上士族文学的出发点也是抒***感,只不过社会地位的不同,让士族们越来越多的把精力放到了辞藻和声律上。

值得一提的是,二者都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比如律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他的律诗不仅抒发了真实的情感,而且还严格符合声律,可以说是继承了魏晋以来诗歌发展的所有大的优点。

这个把我问懵了!文学还分尊卑贵贱?文学只有好与不好吧!

至于写出怎样的文学作品,看的是一个人的文学素养与学识修为!

魏晋南北朝,是士族权贵的天下,导致社会动荡,很混乱的一个时期!很多文人墨客,就这样无意或有意的卷入政治的纷争里。因为他们难以对这战乱不休的局面有所改变,结合自身的遭遇,所写的文学就带有悲观厌世之感。而有些不如意的人,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理想,发泄对这社会的不满。所以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文学大部分表现为悲观或是放达!

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喜欢用士族出身的人为臣,而贫民百姓想要出将入相,比登天还难!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这就自然地使得许多才高的寒士心中产生了不平之气,他们的文学创作中把这种不平发泄出来,也就成为了这一时期文学的一个特征。

士族学子写的作品,大多用词华丽,喜欢卖弄***,比如曹植,就是以词藻华丽闻名于世,毕竟他们不用为生活而奔波,生下来就是游戏人间的!寒门学子,大多一生贫穷潦倒,作品多以悲观或抒情为主,比如陶渊明,还得南山下种豆才维持得了归隐的生活!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