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明代文学的流派之争

  1. 明朝后期的内部朋党之争,为何会愈演愈烈?

明朝后期的内部朋党之争,为何会愈演愈烈?

明朝初年,由于胡惟庸案的发生使得朱元璋意识到宰相之权对于皇权的巨大威胁,为了避免自己的后代中可能会出现的君权与相权之间角逐,斗争,甚至相权压制君权的现象,最终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设立三司监管全国,直接对皇帝负责,极大程度上加强了皇权。

除了分化削弱官员团体的实力,打散官员集团的凝聚力,让官员无“头”可以依靠,只能一门心思靠着皇帝之外,还设立锦衣卫等制度对官员施行严格的监督,和残酷的刑罚,致使在明初的时候,官员既没有条件来私结营党,也没有胆量来私结营党。

朱元璋像

明代文学的流派之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然作为一国帝王总不能事事亲力亲为,总的有人来为自己干活,处理日常的一些琐事杂事,为自己治国提供意见咨询,减少皇帝的工作量吧,所以内阁制度就随后应时应运而生了。

而这种内阁制度,原本只是负责提供一种咨询,主要的行***,拍板的还是皇帝自己,这样,六部没有领头人,内阁有没有什么具体实权,只是一种参谋,问询的作用,最终所有的实权都被皇帝牢牢的掌控,想法的确是很美好的,只不过明初的帝王们,万万没有想到,最后这种制度会失衡,玩崩了。

朱元璋剧照

明代文学的流派之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后期朋党之争从本质上来讲,是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作用下发生的,是中央集权能力下降的体现,也是国力以及国家向心力减退的一个表现

朋党指的是因权力、利益互相排斥而结成的集团或者组织,这个情况在中国历史的封建社会非常常见。比如东汉的党锢之祸、唐代的牛李党争、宋代的元祐党案、明代东林党等等,这种门户之争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相互攻伐,意气用事,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而这种党争,也很容易滋生***,导致政局动荡,社会出现***。

明朝后期的朋党之争,主要是东林党与宣党、昆党、齐党、楚党、浙党之间的互相倾轧,导致明***政局动荡,引发了阉党专权的局面,加速了亡国。之所以出现这么严重的朋党之争,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

明代文学的流派之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点,跟明朝初期创立,到中期完善的内阁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众所周知,制度决定一切。宋因为重文轻武,导致积弱,最后亡国。朱元璋作为***子孙,打下天下后,很害怕重蹈宋朝的覆辙。于是他创立了“拱卫司”,后面逐渐发展成锦衣卫,用以搜集情报,监督官员跟百姓。锦衣卫曾被短暂废除过,但最终还是恢复了,并且发展起来成为一个重要的机构。

皇帝有了一个监视官员的非常有效的手段,便敢放心放权给文官集团帮助他管理国家。朱元璋杀了绝大多数开国元勋,明初基本就把有隐患的兵权大户消除,这又让他更加放心了,于是内阁制产生了。

内阁制是在废除宰相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初期内阁权力有限,但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内阁大学士地位日益受尊崇,导致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差不多等同于宰相,甚至可压制六部。

这些主要是文人集团担任,而且朱元璋本身出身就没多少文化,所以特别尊重文人,尤其是敢说的谏官。他的子孙很多也继承了他的秉性,后世出了很多敢说的文官,甚至厉害到敢骂皇帝的。这些主要是跟内阁制的逐步确立有关。

内阁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壮大,很容易导致受重视与不受重视的文人集团之间出现利益纠葛,久而久之,朋党现象出现,到明末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在明朝中后期,由于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基本的国家运转全靠大臣们操控,经过大臣几十年的的经营,到明朝后期,皇帝掌握的权利非常小,经常是政策很难被执行。

像著名的东林党,阉党,楚党,齐党,浙党等等,就是在这个时期崛起的,在当时的朝堂之上,无人不入党,如果你不入党就会被各个党派攻击,无法在朝堂上站住脚。

东林党先是和浙党楚党等东林腹地的党派斗争,最后在朝堂上,(能上朝的官员,不包括地方官员)东林党获胜。

其他党派的人要不下野,要不投靠东林党,要不投靠阉党,明朝最后的两大党派阉党和东林党斗争,阉党的魏忠贤上台得宠后大杀特杀东林党人,阉党盛极一时,东林党人阴死天启皇帝,东林党人扶持崇祯上台,崇祯上台后为了报答东林党,开始打压阉党,并且杀了魏忠贤,到崇祯时期,东林党基本称霸明朝政坛,直至明朝彻底灭亡。

明朝之亡,实亡于党争。而明后期的朋党之争指的主要是东林党与齐、楚、浙三党之争和后期与阉党之争,至于明朝为何会出现党争的问题,这就得从政治架构等方面来讲了。

朱元璋废相后政治架构的变化。

废除丞相制是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而做的这件事,从此六部直接面向皇帝,上承天子、下达百官,然后朱元璋仿照宋朝设立了四殿二阁(中极殿(又称华盖殿)、建极殿(又称谨身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共六位大学士岗位以做朝政顾问,而这一设置是明内阁制度的雏形。到朱棣靖难后,朱棣常年在外征战,对朝政国事逐渐力不从心,所以派解缙、胡广、杨荣等人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而称为内阁,解缙成为第一任内阁首辅。内阁制度至此建立。

此时明朝政治的结构就是皇帝、内阁代表的文官集团、开国功臣与靖难功臣等功勋集团,此外还有御史台、宦官机构等特殊存在

而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后,开国和靖难时留下的勋贵大多战死于土木堡,从此皇帝并有意扶植起宦官这一特殊力量在需要的时候来制衡文官势力。

但不管这些人如何你来我往,他们最后服务的对象同样都是皇帝。

万历以后的变化,党争的开始。

万历之前,朝堂之上也有纷争倾轧,但是不管怎么闹,最后还是有本事的留下来,对于国家而言这是好事(如张居正与高拱之争,徐阶与严嵩之争)。而他们最后服务的依然是皇帝。

但万历时,因为太子人选的人问题,与朝臣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国本之争”。最后,支持朱常洛的内阁大臣们胜出,神宗从此便懈怠朝政,开始了三十年不上朝的生涯。从此朝堂之上党派林立,党争迭起。如明末三大案很有可能只是因党争而弄出来的一个阴谋,而明光宗朱常洛也很有可能是党派斗争的牺牲品。

正如此,明光宗时,党争愈演愈烈,移宫案后,东林党取得熹宗朱由校的信任后达到巅峰,然后全力打压其余三党。而这三党在走投无路之下投靠了魏忠贤,组成了阉党。

历史已经证明,东林党这群所谓的君子斗不过魏忠贤这个真小人,被魏忠贤以三案为契机,罗织各种罪名,最后以一本东林点将录将东林党几乎杀的一干二净。

我们总结以上。

  1. 党争愈演愈烈与朱元璋改变制度是无关的,如果有一位强而有力的皇帝(如朱元璋、朱棣)或者一位强而有力的首辅(如张居正、杨廷和),党争都是万万不会发生的。
  2. 党争愈演愈烈与万历本身不理朝事有大关系
  3. 党派之间的争斗将一切抛在脑后,没有国家也没有江山社稷,为了打压它党是无所不用极其,只要非我党徒,即使你能力再强,再怎么忠义,也要给你打压下去,明政治生态的破坏就源于此。

明之衰败,正源于此。明,实亡于党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