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始人曹丕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先驱,他的《典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著。
提到三曹,就不得不提到建安文学,很多人知道建安七子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实际上在建安七子之上,处于建安文学顶端的人物正是三曹。
三曹主要是指的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曹操是魏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样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心有济世安民的情怀,所以诗歌也具有豪迈雄壮的特点。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他们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领袖,均以各自的特殊身份,吸引了一代文人,开创了一代文风。
1、曹丕《典论-论文》提出了批评两汉以来轻视文学的观点,指出了文学的独立地位,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
2、“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是三国时期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学观点。他认为,文章创作首先要考虑全局,即“大体有宜,称其形势”,然后在细节处精雕细琢,即“纤综万理,毫发生死”。
3、提出“文以气为主”的命题,说“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里的“气”,实际上指的是作家的气质和个性。曹丕的这一观点,表明他对创作个性的重要性已有比较充分的认识。
4、提出诗赋欲丽观点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是,曹丕《典论论文》。曹丕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所著的《典论论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批评专著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5、曹丕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独特地位则来自于他的《典论·论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篇宏观地研究文学理论问题的文学批评专著,提出了“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观点。
6、《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这就是文论史上著名的“文气”说。以“气”论文和作家,是曹丕《论文》最突出的理论贡献。
魏晋南北朝最著名的四部文学理论批评论著是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萧统《昭明文选》。
曹丕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独特地位则来自于他的《典论·论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篇宏观地研究文学理论问题的文学批评专著,提出了“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观点。
魏晋南北朝时文学批评的篇章和著作是曹丕《典论·论文》 、 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 钟嵘《诗品》、萧统《昭明文选》。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