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一定!
科学重逻辑思考,而文学艺术则更加重视直觉和想象。
科学和艺术文学的差别是很明显的。作用不同,分工也很明确。两者无法直接放在一起作比较。
我们知道,科学发展至今,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整个世界都是因为科学技术而联系在一起的,现如今,无论哪一行,缺少了科学指导,都是“不科学”的。可以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科学理论指导,才能更好的发展获益。而我们从小都是在科学的理论熏陶下长大的,在学校里,分文理科,无论是语数外,还是理化生,甚至是体育课,都需要科学的教育***。每一门学科都是科学的,整个学校都充满着现代科学的氛围。
在我们离开学校,走到社会上,进入公司或者是工厂里,都会学到科学的运营和生产产品模式。无论是人力***部,还是市场调研部,还是品质部抑或是财务部,都需要科学的规划和指导。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科学,小到吃饭喝水,大到生命安全,都有科学保障。所以说,我们身边的一切都离不开科学,若是没有科学,我们将寸步难行。
上面说了科学的重要性。但是相对于科学,艺术文学就显得有点小众了,意思就是说搞文学艺术的人并不是太多,或者可以说,文学艺术没有科学技术实际和实用,它不能广泛推广,更不能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从纯粹实用角度考虑来说,文学艺术的确比科学要逊色的多,也没有科学重要。但是文学艺术作为一门很特别的学科,当然也会受到一部分人的热捧和欢迎,科学是讲究实际的,而文学艺术却恰恰相反,从古至今,诗词歌赋数不胜数,人们在那个物质极其不发达的年代,尚且需要文学艺术,而在现代这个物质丰盛的时代,文学艺术更是不可缺少,文学艺术在人们精神领域起到的作用是科学远远达不到的。一首小诗,可能就能引起无数人的感情共鸣,一首歌曲,也可能给人带来欢乐与悲伤。而这只是文学艺术的一小部分,可以说,文学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类的情感需求,而不是物质需求,所以,文学艺术才会在历经千百年仍然长盛不衰。
说句实在话,在现代科学的巨***展下,人类更需要文学艺术的熏陶,这不仅仅是每一个人的精神需求,也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科学是物质化的,但是人却不能物质化。人是有智慧的,这是科学永远都给予不了的,而文学艺术却能给予。
有时候我们确实太喜欢绝对思考问题,太喜欢去比较未必可以比较的事情,而有些人的观点往往总是***决定脑袋,搞科学的会认为科学是至高无上的,而搞文学艺术的确总是相信文学艺术才是人类的桂冠。如果心平气和的想问题,其实并不难得出客观一点的观点。
科学和文学艺术,对于人类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科学,或者没有科学的进步,就不会有现在的人类和社会。同样,没有文学艺术,没有文学艺术的进步,现在的人类社会也是不可想象的。现在的社会,固然处处离不开科学,但是,难道离得开文学艺术吗?却不说所谓现代社会,特别是西方现代社会(现代科学被认为是西方现代社会的产物),难道不是从那个著名的文艺复兴开始?至少公认的观点是,没有文艺复兴,就没有现代社会,也没有现代科学与技术。
既是大如爱因斯坦(他是公认的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小到诺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温伯格(他认为物理学家判断理论是否可以接受,或者值得接受的根本出发点,首先是美学判断),在他们的大量著作中,都处处显示他们极高的文学艺术修养。纵观科学历史,很容易发现,那些杰出的科学家,都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哲学和人文修养,相反那些文学艺术修养非常平庸的科学家,本身就是一个平庸的科学家。所以,如果你是尊重历史,尊重人类的发展史,尊重人类的科学史,你就不会偏颇科学和文学艺术的任何一方。这样的观点,不是故意不尊重事实,也不是心灵鸡汤,而恰恰是历史和现实的事实。真是据于这样的认识,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里面,文学艺术人文哲学类课程,不仅是理科生们最喜欢的课程,有些甚至还是理科学生的必修课。
按照我的理解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科学是肉,文学艺术是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所以,不能说谁不重要谁重要。与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同样重要。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的绪论中提到:
我们可以发现,罗素似乎忘记了文学与艺术的存在,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画个范围:人的思维分为理性和感性,理性的思维层层递进便是科学—>哲学—>神学,而感性的思维便产生了文学艺术。
然而,这并不是说科学和文学艺术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版块而不相互联系。
举个栗子:达芬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8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