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文学史家分流派,文学史家分流派有哪些

  1. 伟大的文学是容易在末世、乱世产生,还是容易在太平盛世产生?有何实例?
  2. 大家对民间编纂村志和族谱有什么看法?

伟大文学是容易在末世、乱世产生,还是容易在太平盛世产生?有何实例?

其实所谓的盛世文学也好,末世文章也罢。文学的本质不外乎两点,一个叫技艺,一个叫思想。大凡有适合的土壤,不管是技艺还是思想,都会有长足的发展,直至辉煌。

技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细检历代文学之消长,我们不难看出,但凡盛世王朝转向落寞的节点,便是文学技艺最臻至顶峰的时代。彼时统治阶层安于享乐、声色犬马,附羽之文人自然雕琢词***,以典赡华靡,工整绵丽之文章粉饰太平。

文学史家分流派,文学史家分流派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诸如六朝之骈文、五代之花间词、晚唐之香奁体皆是如此。这些文章诗词,虽然在思想上几无一可取之处,但其对纯文学形式主义的追求却也达到了一个极点。

六朝骈文

六朝骈文格式以四六局为主(因此又叫四六文),其文章艳词***、声律铿锵、属对精典,对诸如裁对、隶事、敷藻和调声等数个方面都有非常严苛的技艺要求,形式之美文体能出其右,但时代风气所限,大家都沉迷歌舞升平,怎么可能谈的上眼界、思想?

文学史家分流派,文学史家分流派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代花间

五代之花间词也是如此,词之所应便是音乐,而隋唐时期的音乐体系颇为俗下,是由胡曲兼以琵琶调形成的“燕乐杂声”,即是“杂”,自然是不入正流,彼时歌词都是给伶人歌姬于勾栏、宴席上的助兴之用,内容自然无非美女容姿,富贵平生罢了。

其实,要说伟大作品的话,还是乱世出的多,因为乱世是新旧思想交汇之际,对于天才来说,他既能看到腐朽的一面,又能看到生机萌芽的一面,可以借此写出在情节上承上启下,在思想上开天辟地的伟大作品。。至于很多人说唐诗宋词汉赋皆出于盛世,我只能说,古代的生产力低下,人的平均年龄很低,识字的人很少,如果碰上乱世的话,连吃饭活命都是巨大的问题,哪里还有精力去写文学作品,只有碰到盛世了,人们才会闲下来写写东西,所以古代的文学作品多半产自盛世。

文学史家分流派,文学史家分流派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不过就我对文学的了解而言,相对来说,太平盛世时最容易产生文学。从以下几种文学形式,谈谈个人看法。

汉赋是一种文学体裁,大致相当于现在散文,其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汉刘邦建立汉朝,到汉武帝时期,汉赋相当流行。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国内没有战争,人民吃得饱穿得暖,这样的盛世,皇帝为了宣扬自己的功绩,就会有人迎合皇帝,创造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汉赋。因汉赋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大家都看过唐诗,自从中央台的那个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人们对唐诗的了解更深一步。唐诗是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不可否认,唐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常人***盛世,也就是说,整个唐朝都是一个盛世。大家有衣穿,有饭吃,吃完饭到秦楼楚馆溜达一圈,撩个妹,作首诗,寄托个感情。况且,当时写作不像现在似的,有稿费,有青云***给你补贴,有平台广告分成。那个时候写作,纯属是个人才华和爱好,寄托感情,而只有和平年代才有这样的生活,如果是兵荒马乱的年月,饭都吃不饱,衣服穿不暖,颠沛流离,谁还有心思吟诗作赋,谁还有闲暇撩妹作诗。

再说一说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又一朵奇葩。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是高度发达,从北宋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纸币开始,就说明当时的生意非常兴隆,做生意带钱麻烦事儿,所以大家都改带交子了。故而,那些文人雅士,在闲情逸致下,填个词,作个曲,找个小姐唱一唱,找个大姐抱一抱,找个姑娘睡一睡,宋词就这么流传下来了。倘若是末世或者是乱世,战争残酷,跑路都来不及,谁还愿意填词作曲找小姐,逃命都还来不及,哪还有时间找姑娘。

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说,建安年间和魏晋时期的那些末世或乱世诗人的文学作品不也是很出名吗?没错,那些人的作品的确很出名,比如三曹,竹林七贤,建安七子等等,但他们的出名是建立在军阀势力相对很稳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没有稳定的***,根本无法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别的不说,如果曹操天天打仗,不是被人打就是***家,天天被人追着跑或追着人家跑,他哪有时间写诗填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也得是因为曹操的军事实力过硬才能观的。

所以我就觉得,太平盛世的时期是最容易产生伟大的文学的。

文学的创作和繁荣,离不开社会的安定,所以,伟大文学作品,大多产生于和平稳定时期。

比如,中国的诗,在盛唐最繁荣,艺术高度达到顶峰。这个期间,虽然中间出现过安史之乱,但时间比较短暂。再比如,中国的词,最高成就在北宋时期。北宋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稳定,优秀的诗词作品最多,使得词这一文学形式,在这时期也达到了顶峰。

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的四大文学巨著。《[_a***_]》,诞生于雍正乾隆年间,《三国演义》《水浒传》写成于明初,《西游记》写成于明朝中期,这些时期社会安定,经济比较繁荣。

社会的和平安定,能够产生伟大优秀作品,不等于说这些时期完美,也不等于这些时期没有痛苦和不幸。而优秀伟大的作品,往往诞生于那些痛苦和不幸。和平安定,只是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安全环境。因为战争和兵荒马乱,不能使人静下心来搞创作,更不可能对艺术精雕细琢。

优秀文学作品诞生于和平年代,而新的思想学说,则往往出现于***和不稳定时期,比如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原因是,***的社会,会引发社会有识之士思考,他们会对未来的社会体系和道德规范,重新构想。更重要的,是***年代,没有对思想的束缚和压制。

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都可以产生伟大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这个时代够强盛,或者够乱,可以提供大量的素材。

最重要的是,作家诗人要有大量的阅历和体验。

时代语境非常重要,所谓时代不幸诗家幸是一种,盛世兴文运也是一种。比如***盛世出了李白,晚唐乱世出了杜甫古希腊强盛时期出了很多,文艺复兴时期也出了很多。西方工业革命时期出了很多,二战前后也出了很多。

大家对民间编纂村志和族谱什么看法?

民间编纂村志和族谱修善祠堂等,自古有之。 其实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这也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古有历史,什么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县。都有着对其当时背景(包括国情、***、人文、风土、乡俗、等等)文案的记载。并被保存和传承下来。
在过去,具体到远古的什么时
侯没有去考证。族谱其实就是一本简洁的村志。它不光谱写着由整个家族的先祖作为源头的家族成员,而且记载着整个家族的丰绩,和对家族乃至于外族较为有影响力的***。(如家族中谁是朝中要员;官拜几品;历任几载;在任和卸任都做了什么具有影响力的***等)。当然这当中一般都以记载功绩(德)居多,也有载其过的一面,只是在众多族谱中略占少数而已。
族谱的撰写和祠堂的修善也是较为耗财耗力的***。在过去一般都是名门望族,或家族势力尤是财力丰裕的族氏才可能为的。且有专人(家族中德高望重者;或被整个家族举荐者;要么就是族长直任者)担任。族谱的撰写有其传统的格式,和严谨且严格的要求。非本族成员不得担任撰写者。

说到当下的现在,民间编纂村志和族谱又与传统意义上的村志和族谱有所不同。 现在的村(单位)是村民自治组织。受中国***领导。包含着各种姓氏,而非封建时期甚至更远时期的家族化村落。现在民间编纂村志并非家族化流水记载。而是以时下的社会背景及前后发生的***或变化如实记载的一种民间落体。
族谱相比于过去。在现在族谱中除了传承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格式外,更具优化的是注重家族中女性,尤其是外嫁过来的女性功绩的记志。在现在族谱中大多数族人认为,外嫁本族的女性更应得到族人的认可。在其做出成绩(社会贡献、家族贡献、名人效应、取得荣誉等)都应与所有本族姓氏的男性一样,详实的载入族谱的附页 ,以宣族耀。
回过头来说, 民间编纂村志和族谱是我华夏文明的传承。只要严谨、严格、严肃、不偏离事实,还是会得到村民和族人欢迎的。它不仅记志了村庄、家族文化、和它们的发展史,它更让子孙万代了解村庄、家族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及后续的传承中让我们的后辈以史为镜、以村为贵、以族为荣、来不断壮大我之家族;我们的村庄;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