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徐志摩为中国诗词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诗,就是以这首《再别康桥》为代表的。
这首诗记录的是诗人和康桥之间的离别,情感起伏造就了这首诗的依依惜别。这首诗的语言轻盈柔和,而且形式精巧圆熟,宛若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处处美妙的意境。有古诗词的韵味,是现代诗词的追求,这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作为新月派的重要成员,徐志摩用心践行新月诗派的“三美”理论,即绘画美(诗中有画)、建筑美(格式整齐)、音乐美(押韵)。而在徐志摩看来,音乐美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首《再别康桥》当中,诗人把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反复吟唱,还加强了节奏感。同时,这首诗每节还会进行单独的换韵,体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
在中国古诗词当中,有不少这种柔情似水的诗篇。显然,作为革新者,诗人徐志摩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塑造了独特的柔美幽怨的意境,使得诗篇本身带来了清新飘逸的风格。
古诗词的柔美,在这首诗篇当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而这首现代诗,显然也带有了古诗词的意境之美。这是徐志摩最美的诗篇,也是为数不多的一首不输于古诗词的现代诗。
应该不是最有名、但很美的一首诗。
雪花的快乐
***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您好!徐志摩最有名的诗是《再别康桥》。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什么是新格律诗的“三美”?
三美是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音乐美就是强调韵律美,诗歌语言要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2.绘画美是说诗歌塑造的形象要有画面感,辞藻要秾丽、鲜明,要有色彩的质感。
3.建筑美就是诗歌在格式上要充满美感,强调“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在赏析本诗的“三美”特征之前,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篇优美的诗作吧!(标点、排列、断章均***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呈现方式)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再别康桥》
这是诗人徐志摩的代表诗篇,是一首脍炙人口诗歌,康桥即英国剑桥大学徐志摩于1928年秋再游英国,11月6日写于轮船上。
《再别康桥》表现了诗人对时光的留恋,对生活的热爱向往,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移动的画面,勾画出一处美丽的意境,把对康桥的留恋和国家的现状命运联系一起,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眼前现状无奈的复杂心情。当时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相比康桥的生活另他担忧。巜再别康桥》语言优美动听,诗景意境并存,读诗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读诗眼前就是一幅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