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教程 误解有哪些

  1. 文学作品中有哪些经典的误会?

文学作品中有哪些经典的误会?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于1884年的短篇小说

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没有华贵的衣服,也没有闪闪发光的首饰,但是却热衷于参加上流晚会,热切渴望体会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为此不惜大力投资。结果却意外的遗失项链,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还债生涯。玫瑰色的手指甲被磨坏了,她也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敢作敢当的妇人,又坚强,又粗暴,以至于她和福雷斯蒂埃太太打招呼却没有被认出来。

最具讽刺意味的情节在于小说的最后一句话“哎哟!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的呀。顶多也就值上五百法郎!”玛蒂尔德辛苦还债十年,却被告知她当年借的是串***项链,想必自己很难接受那样的事实,但却真实的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莫泊桑借此讽刺那些爱慕虚荣的妇人,同时赐予她们爱慕虚荣所导致的恶果。

文学理论教程 误解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误会是条真项链,到头来被告知是***的,求马蒂尔德的心理阴影面积?

提到文学作品中对误会,小编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红楼梦。红楼梦中总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误会,比如林黛玉以为宝玉不够爱她,贾宝玉以为林黛玉只是因为害怕自己不够爱她才不理他,然而问题的根由居然在于“你放心”三个字。确实有点绕,然而,读完这三十几回,您会发现这是个很感人的误会。然而有些误会就不怎么感人了,甚至关系一个纯洁女子的名誉问题,比如关于薛宝钗爱不爱宝玉的问题。

小编把红楼梦当课文来读的时候,总是被老师这样误导,宝钗是很爱宝玉的,然而宝玉并不爱宝钗,他爱黛玉。所以就出现了狗血的三角恋关系,宝钗要抢黛玉的蓝朋友。然而现在想想,这些想法其实很搞笑,因为宝钗爱宝玉,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凭什么说宝钗爱宝玉呀?证据在哪里呢?

文学理论教程 误解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您可能会说薛姨妈在贾府肆意传播金玉良缘,宝钗也故意拿金锁给宝玉看,仿佛是天意让俩人配成一对,然而通灵宝玉出自天然,而宝钗那金锁是后打的好吧,这不是明摆着硬要往上凑吗?也就是说宝钗单相思咯。还有便是薛蟠,他说妈说的,宝钗的金锁一定要戴玉的来配,所以宝钗行动护着宝玉。再有便是宝钗拿着娘娘赏赐的红麝串在宝玉面前招摇过市,或者在宝玉床边绣鸳鸯等事。

这些似乎直指宝钗喜欢宝玉,而且也故意用一些行为让宝玉认可与自己是天作之合。而小编却在这些行为中看出来宝姑娘的无奈。她对宝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是爱吗?显然不是,不仅不是,而且宝钗并不欣赏自己的表弟,她嫌表弟没文化,宝钗数次指出希望宝玉能看些正经书,还讽刺挖苦宝玉是无事忙,可见她是很不欣赏宝玉的不争气的。如果说爱就是全盘接受的话,宝钗做得显然不够。

再有就是宝钗听见自己的母亲和哥哥提起金玉说时的反应。薛蟠说:妈说的,这金得玉来配。宝钗当时就委屈得哭了,如果宝钗愿意的话,那应该是脸红啊,可她却是哭了,可见宝钗自己很反感这个说法。而且这金玉良缘哪是和尚说的,明明是“妈说的”,也就是说这其实是薛姨妈编出的弥天大谎,是薛姨妈单方面的意志,宝钗也是被动接受。

文学理论教程 误解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来娘娘通过端午节礼让金玉良缘公开化,宝钗得知后一点不高兴,而且觉得很没意思。请注意,不是不好意思,而是觉得没意思,可见宝钗并不愿意这门亲事。那么问题来了,她干嘛要跟随母亲进府,为什么要同意金玉良缘之说的散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