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奇怪的发疯文学作品

  1.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什么样?他都“狂”在哪里?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什么样?他都“狂”在哪里?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是鲁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作品的主人公虽然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狂人”,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写下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

没有挑战,只有觉醒。狂人是一个反传统、反道德、反压迫的形象,他认识到原来几千年的封建道德封建文化只不过都是人吃人的文化道德,但他无力挑战强大的传统道德的压迫,只能仍旧被吃,被迫害。当所有的人都还没有觉醒而他觉醒的时候,其他人都被他当成了疯子,狂人。

奇怪的发疯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鲁迅先生通过《狂人日记》第一次用文字形式把笔锋指向了国民劣根性的源头――封建思想文化体系。这使得《狂人日记》成为了一篇彻底的反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这是一篇符合时代节奏,应时而发的,充满绝裂勇气的宣言书。鲁迅先生以其独特敏锐的眼光,洞悉社会人生真相,他不再按照文艺方法,以“纯真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而是站在批判者的立场,充当精神解剖医生的角色,以笔为刀,层层剥开国民灵魂,“直面惨淡的人生”、“直面淋漓的鲜血”,他是一个“真的猛士”,独辟蹊径的洞察着铁屋子中国的历史和命运。

《狂人日记》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奇怪的发疯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据鲁迅说,写作这篇***的目的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礼教吃人!

“狂人”长什么样呢?

奇怪的发疯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我想看,应该和我们差不太多,这应该是一个愤青的模式。

这是一个和传统时代错位的有新思想的年轻人,偏偏又活在一个旧时代。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群居动物,在现实生活中被看不见的文化约束着。大家都在按这个文化模式去活在自己的空间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如果突然有一个人说,这个世界是错的,人和人的关系不应该是这样的。就会被看成怪物,这个怪物不是别人,就是“狂人”,就是鲁迅自己。

我们习惯尊称一些人为先知,比方说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很大程度上也算是先知了。因为他看到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

这种人其实是不招人喜欢的,就像在高速上大家都朝一个方向走,你偏要逆向行驶,那么如果你不被怼死,就会被当做疯子抓起来。

红楼梦》中贾宝玉喜欢混在女人堆里,喜欢吃女孩嘴上的胭脂,现在也许能叫做尊重女性在哪个仕途经济为主流的社会里被视为异类。所以最后也是不见容于主流社会,只能出家了事。

就像鲁迅笔下的狂人,最后被关进***院。

鲁迅也是个看透世情的人,但是他不像狂人一样什么都说破,和整个社会为敌,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说话,而且他是个很享受生活的的人,对于自己的劳动所得的稿费锱铢必较,毕竟他也要吃饭也要生活。鲁迅的生活是很丰富多彩的他喜欢看电影,喜欢各种新奇的东西。经常洗脚,生活的惬意。

他也战斗也生活,但是狂人只是一个劲的往前冲,不顾一切,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每个人的第一部***多少都有自己身影的投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我觉得像鲁迅性格的另一面,激烈的和当时的旧世界去碰撞,头破血流誓不低头。

有的人在现实中去当个头破血流的狂人,比方说谭嗣同,而鲁迅很聪明的。只是在***中去预演而已。

《狂人日记》丝毫不可低估的文体意义,在于它的用现代方式表现现代意识的现代性。鲁迅相当娴熟地把对延续千年的封建机制、封建礼教、封建***道德观念的揭露与批判融入先觉者与周围环境的紧张对立直至突然崩裂的描述之中,并自然转化为希望得到拯救的呼喊。几乎没有做任何肖像描写的狂人形象,却刀刻斧凿般深刻地留在读者的心目中。

狂人的形象并不固定,各属于每一个读者。因为这形象是用声音塑造而成的,或者说声音甚于形象。

狂人的声音响彻整部***。这声音不是细小细腻的,不是抚慰心灵的,而是激烈尖厉的,刺人肺腑的,是那种在生存的紧张的对立之中,突然用大力撕裂黑暗的帷幕的声音。而且这撕裂的声音不仅是向外的,也是向内的: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鲁迅在《狂人日记》这篇***中,以浓重的象征主义艺术思维和略带神秘色彩的艺术笔调,让一个古老民族发出了觉醒的声音、自悔自省的声音、急切地渴求自我更新的声音,急切地希望走进新的时代的声音。这激烈而悲怆的声音,既是古老民族即将走向新生的预言,又是中国文学、中国***进入新纪元的宣言。早在20世纪20年代,张定璜就写出了阅读《狂人日记》之前的中国***与阅读《狂人日记》时的截然不同的体验:譬如从薄暗的古庙的灯明底下骤然间走到夏日的炎光里来,我们由中世纪跨进了现代。

文字来源《鲁迅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