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常识大全

  1. 你会经常阅读吗?喜欢哪种文学形式?

你会经常阅读吗?喜欢哪种文学形式

《我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偏爱》

诚谢邀请。

我喜欢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特别是演义类文学作品。例如:《杨家将演义》、《说岳通俗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呼家将》等。我认为,只有多读古典文学名著,才能够真正的见多识广,借鉴学习提高自己写作水平。因为既然是文学名著,就有其作为名著流传存在价值。所以,我年轻的时候坚持半月读一本书,有时候,遇到所读名著比较薄的,内容少的,就一周读一本现在年过五十,积习难改,仍然养成读名著的习惯。纸质书字太小,改读电子书,电子书又太伤眼睛,没办法,现在,有时候一月也读不了一本书。我读书的方式是粗读与细读相结合。读书时,遇到朗朗上口的优美语句,遇到激动人心的故事,遇到精彩的人物与场境描写,总是反复咀嚼,念念不忘,以至熟读成涌。书读多了,自然产生了写作的欲望。

文学理论常识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读书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为主,兼顾其它。诸如路遥作品刘绍棠的作品,余秋雨的作品,李敖的作品等,因为我欣赏他们文笔,自然而然产生了阅读的偏爱,于是想方设法把某个作者的作品尽量读完。当然,也读过其它方面的书,那只是读文学名著间隙中的调味品而已。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了。

就是我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偏爱。


还是喜欢小说,***有情节,让人有兴趣读下去,不费心力,不知不觉中。散文最怕无病***,如央广的《千里兴良宵》。诗歌得揣摩细细品味,费神,不过,得到的愉悦也是别种文学体裁所难以比拟的。

文学理论常识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会经常阅读,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读书可以增加很多见识,有很多的作用,不是表面上看得到的,而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你,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般,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阅读欣赏类话题】

谢邀。我的阅读,是分阶段,幼年至今开展的;少时喜欢连环画(即俗称小人书),青年喜欢读传记,四十岁左右对杂文随笔来劲,五十岁后最看中日记信札。读***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托尔斯泰的《复活》、罗曼·罗兰的《母与子》、拜伦的《唐璜》总是来回读。

文学理论常识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说看连环画吧,上世纪60年代北京西直门南小街一带,靠福绥境小学,有一看小人书的店,书架的隔层很窄,一排排的小人书;底下是长条凳,花一二分钱看。新街口新华书店的连环画专柜,是我每星期光顾之处,外婆每天给我一二分硬币,一星期买一本没问题

再说喜欢读传记,大约在1***5年前后,在毛泽东视察黑龙江驻地,省委老干部活动中心,有人帮我借阅《美国历史上的七位总统》《东条英机传》《田中角荣传》。还有苏联解冻文学《多雪的冬天》给我深刻印象,我是当作***真事传记阅读的,很提升一个人鉴赏力。

还有读杂文随笔,多与写作相关。我写《市民荣辱论》等杂文在《中国青年报》获奖,还被收入《中国青年杂文选》。建议:写杂文的人有一本《古代汉语词典》;写随笔的人可以看一下《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关于人道主义人性论的言论选辑》。

要看日记信札呢,真版原件可重要。1969年10月起李又然给长子李兰颂的百余封信和一部自传,父子天各一方单凭书写捱到重逢语境,多为公共或民间珍藏:以李又然反战抗战著译真版原件考和李又然当时当地名家日记信札考支撑,旨在揭示文学史和教科书无尽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