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看歌德浮士德似戏剧对白,像写诗,如中国的屈原宋玉的骚,但丁的神曲像汉代的赋如枯树赋等像写散文诗又像神话故事,但丁代表古代西方哲学思想,比较原始,歌德更接近现代哲学,个人觉因有了但丁才有了后来的歌德,他们的思想是一脉相连的,就像中国的老子庄子与孔子的相承关系,本人才疏,尚未领悟更深!
歌德(1749年一1832年)是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等,世界著名人物。他主要***取现实主义,古典主义方法进行创作,歌德文学作品论述的语言风格主要是叙事方式与故事表达方式,著名作品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
但丁(1265年一1321年)是意大利著名诗人和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著名作品有《神曲》等,但丁文学作品论述的语言风格***取诗歌意境的精炼语言表达方式。
歌德和但丁同为世界著名的文学路巨匠,但作品风格却是不尽相同。
想要明白歌德的语言风格就必须先了解他的作品,相信在做的大多数应该也都或多或少的看过,我在这里再给大家科普科普。
歌德最著名的应该是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悲剧《浮士德》(1774~1831)和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1775~1828)。《少年维持之烦恼》。
这几本书算得上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追求的艺术概括。不但结构宏伟,色彩斑斓,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手法为一体,整个思想言行都形成善与恶、行与情、成与败的辩证发展关系。
再说说歌德的文学特点,其实歌德早年曾领导过狂韧突进运动,倾向于浪漫主义。但以后意识到当时浪漫主义的“病态”,转向古典主义。
歌德所倡导的古典主义,实质上便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便是歌德后期的语言特点。在西方现实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歌德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称得上是一座里程碑,曾给予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以直接而有力的推动。
歌德通过广泛的学术阅读、文本翻译来了解世界上各种文化的观点,并宽容地对待这些观点,平静地接受或忽略它们。
至于但丁,那又是另一种思维的碰撞。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9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