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一个吧。形声字。最近在做小学教师资格证的模拟卷遇到的文章,刚好提到了中国文字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也不是完全的象形文字,而是一半表象形意思,一半标出读音。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便于地缘广大,民族众多的文化传承。中国国土面积很大,方言众多,如果用拼音文字,在方言的影响下,很多词汇就不能通用了。但是形声字,有一半是表形的,这样,即使读音不同,对同一个词汇的语义也可以完整地表达出来。就是说两个人说话可能语言不通,但是写成文字是完全没有歧义的。
由此可见,中华文字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华夏文明的谦虚和包容使其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延续至今。
我们的文化源自“一”。当一根木棍折断后,西方人看到的是一分为二;中国人看到的是一生二,同时还想到了合二为一。“一”才是根本,中我们的灵魂。
“一”是最小的自然数,我们为人处事的特点是“一”,即示小、示弱,现在叫谦虚。当大家都相互谦虚、谦让,最终结果必然是合,必然是和。
合起来就是整体,整体即为“一”。众多的民族能合到一起,说明我们的文化有亲和力,有包容性。
当西方一直在为宗教而争战时,华夏大地却在不断地吸收世界文明成果,让世界所有的优秀元素变成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我们谦、我们包容,因此我们的文化圈必定越来越大。古老的东方文明永远屹立于世界之巅。
欢迎点评!
~所谓“价值观”就基于人的世界观(认知)而形成的判断,包括:什么是好或坏?且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自然、人、人和自然的关系。
~华夏的世界观(认识):1.自然,就是科学(道),具体为阴阳思想;2.人文,就是人伦(德),具体为“五常”、“大同”;3.人和自然关系,人为万物之灵。
~华夏的价值观(判断):
~自然层面,就是“道法自然”(肯定客观性)。
~个人层面:人性本善,教化
~社会层面:1.讲“人皆为尧舜”(儒讲皆可成圣、佛讲人皆有佛性、道讲仙为人修成);2.又讲“位份”,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人和自然关系,讲“人法地”。3.人本主义。4.华夷之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