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文学作品的词性分类

  1. 为什么古体诗里不包括词?

什么古体诗里不包括词?

这个问题就有点问题。对于诗词分类我写的有一些文章可以看看。

首先说诗。你说的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诗也就是近体诗来说的。主要指隋唐以前格律诗没有成熟的诗歌。比如《诗经》、《楚辞》某些部分。汉乐府等。而后来的格律诗并不是古体诗,比如李白很多诗就是古体诗而不是格律诗。《静夜思》、《塞下曲》、《长干行。》杜甫的三吏三别、《饮中八仙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箜篌引》。李绅的《悯农》。还有最近很火的《春江花月夜》。全部都是古体诗,它们是不能称为近体诗的。即便古体诗合格律,只要在隋唐以前,那就一定是古体诗。隋唐以后的古体诗或许有合格律的,但是基本不多,诗人都会刻意避免合格律,即便合格律,题目什么的都会容易看出来是古体诗。要么就是用韵不合格律诗。如果都合格律诗,而且又是唐朝以后作品,那么就是格律诗,而不能称为古体诗。古体诗与格律诗的最大区别就是古体诗没有格律,所以词曲可以归为格律诗,但是不能叫古体诗。

古体诗、近体诗、词,三种不同体裁,没有包含关系

文学作品的词性分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古体诗

南北朝齐梁陈时期的“永明体”诗出现之前,诗人作诗不讲究平仄、黏对,字数和格律自由,会讲究一点押韵,但是押韵也比较自由。粗略一点地讲,南北朝(或初唐)之前的诗,基本都是古体诗。

如《诗经》、三曹、建安七子、太康诗人、陶渊明的诗都属于古体诗。

文学作品的词性分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近体诗

萌芽可追溯到南朝时出现的“永明体”诗,以沈约为代表的诗人将“四声律”自觉应用到诗的创作当中,并且开始讲究诗句的对仗工整。到初唐时,宋之问和沈佺期完成“五律”的定型,并进而根据五律推导出七律。

永明体、初唐五律、七律,较古体诗大不同,称为“近体诗”,近体诗讲究平仄律、诗句之间的黏对、对韵和韵的位置有严格的限制。

文学作品的词性分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朝之后的诗基本属于近体诗,但也有作古体诗的诗人,不过很容易分辨。

三、词

词的出现和乐紧密相连,最初出现是作为配合歌唱的音乐文学,词和诗的差别太明显,我就不细说。

问题:为什么古体诗里不包括词?

其实词也是诗的一种,完全可以看作必须符合格律的古体诗。事实上有不少词,本身也是齐言诗。

1、五绝

啰唝曲 单调二十字,四句两平韵刘***春

熟悉格律的诗友一看就明白,这个《啰唝曲》还是一首近体诗,仄起仄收的五言律绝句。

2、七绝

又一体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刘***春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