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文学作品祖先是谁

  1. 前三国魏蜀吴归于晋朝,后三国齐周陈归于隋朝。为什么后者多不为人熟知?

三国魏蜀吴归于晋朝,后三国齐周陈归于隋朝。为什么后者多不为人熟知?

感谢邀请。

一提起“三国”,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三国演义》为我们展现的波澜壮阔史诗关羽、赵云、曹操、诸葛亮一个个英雄人物的的形象也浮现在脑海中。桃园三结义、火烧赤壁等***故事更是张口既来。

不可否认,东汉末年的“三国”非常精彩,但对于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中国历史来说,像这个时期一样这么精彩的历史举不胜举。同为“三国”的也有,而与我们熟悉的三国比较相近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后三国”。

文学作品祖先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了解的南北朝,事实上也是“三足鼎立”。在北朝的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之后,这两国与南朝的梁国就成了三国。后来,这三个国家***出现多次更替,后来成了“北齐、北周和陈”这三国。

这三国中,北周先灭掉了北齐,但***被杨坚夺取,杨坚建立隋朝后灭掉了南朝陈国,统一了中国。这一过程和魏国灭掉蜀国,司马家篡位后灭掉东吴的过程简直一模一样。

这段历史原本就十分精彩,史料记载颇多。特别是正史《三国志》,原本只是一本普通史书,但从古至今,一直被古人推崇,在二十四史前四史中排名靠前,说明古人对这段历史也十分着迷。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的由来。经过他的加工,原本就十分精彩的史实变得更加有血有肉,人物特点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三国演义》能够成为四大名著的原因。

文学作品祖先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对于现代人来说,《三国演义》***和电视剧功不可没。

其实,齐周陈后三国几十年的冲突也十分精彩,正史也没有空白,但当时的北方两国都是鲜卑族在统治,虽然后来最终汉化,但在历史上还是属于外族。并且最终一统天下,也是鲜卑族领导的军事集团。古人们本着华夏正统的情结,是非常***这段历史的,甚至对这段历史进行了不少歪曲丑化(当然,本身这段历史也够乱的)。

原本这三国不少英雄人物就是因为他们是鲜卑族,在历史上都没有留下响亮的名号。

文学作品祖先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三国期间,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这一时期也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残暴、***的君主,也有“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这样的诗句描述当时***的场景。他们的残暴比起千年之前的商纣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前三国与后三国的背景差异比较明显。后者较前者过于复杂。前三国之前是大一统的汉朝,汉朝是中华民族璀璨历史长河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汉朝前前后后历经了四百余年,可以王朝文化根深蒂固。东汉末年,朝纲败坏,民不聊生,地方上割据***林立。后,西凉董卓进京把持朝政,轻言废立,祸国殃民。其它地方割据***看不惯董卓专横跋扈联合进军勤王,前三国的故事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的。

虽说前三国是一个乱世,但还总归有几条线路可循,先是黄巾之乱、董卓进京、群雄割据,然后就是曹操横刀立马一统北方、赤壁一战三足鼎立,最后就是三国纷争一同于晋。相比之下,后三国的背景就较为复杂了,后三国可以说是乱世之后的乱世。晋朝建立之后中华大地历经了短暂的统一,由于天灾人祸以及士族的压迫,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寻求独立谋生,造成了永嘉之乱。永嘉之乱后,晋朝衣冠南渡,北方为异族统治,并先后建立十六个主要国家,我国历史也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南朝依次是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北朝后期南朝陈的陈文帝 完全统一南朝,北朝分裂成东魏及西魏,并分别由北齐及北周取代。至此,历史进入了后三国时期。写到这里,就能看出来后三国的历史背景太过于繁琐复杂了吧。而我们想要对前后三国的历史有所了解就不得不涉及到他们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形成的,相比之下我相信还是进入前三国的学习较为轻松。

前三国为人们所熟知,除了时代本身的特点外(众多的精彩历史***、众多的百年难遇的人杰齐聚一堂……),我们还要感谢历史的记录者陈寿和裴松之,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记录下这段时期的历史才能让后人享受到这些文化盛宴。我们更应该感谢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发扬者罗贯中,没有罗贯中的创作,这些干枯的历史又怎能进入到寻常百姓的口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呢?最后我们来一起罗列一下前三国时期一些著名的故事,欢迎大家参与进来,我先写几个作为开头,欢迎大家评论留言补充。 桃园结义 千里走单骑 三英战吕布 草船借箭 赔了夫人又折兵 ……

1、没有《三国演义》这种史诗级文学著作,知名度不高。

2、从晋怀帝被俘开始,300余年的乱世,对于大多数人(或者直接说汉族人)是一场灾难,石勒 石虎 刘勃勃 姚苌这些人,在现在看来完全是野兽,有民宗委这个五指山,现在也只敢拍陆令萱 高长恭,要是把山阴公主 刘子业那些事拍出来,妥妥的上黑名单。也难怪有人说,观遍二十四史,惟《晋书》是最不像正史的史书,而像玄幻***。  

3、五胡六国期间,北方最短的冉魏仅两年,南方也不太平,屡次有大臣作乱(王敦 桓温等)。期间北方的苻坚曾短暂统一,桓温收复四川时也曾有过短暂的统一。到刘裕废帝自立,北方已被代国(北魏)统一,至此南北对立的大局面已成,进入持久战时期。

4、南方,刘宋、南齐的两废帝,梁武帝舍身佛寺、陈后主不肯上井这些人、事的荒唐程度实在是太罕见;北方的高齐,名气比前面那几个更大,就不说了。这个时期是名教(儒家)的衰落期,佛教 道教在此时大规模传播(三武一宗灭佛***,就有两个发生在此时(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作为社会主流的儒家,自然刻意淡化这个时期,连王勃都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前三国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在政治方面,有曹操、刘备、孙权和诸葛亮等名震天下,曹操的任人唯贤、刘备的仁义厚道、孙权的宽容大度和诸葛亮鞠躬尽瘁等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实际上也是如此,许多后来卓有成绩的人都从他们那里吸收了可观的精神营养,成就了一番事业。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就曾以诸葛亮为偶像,帮助朱元璋在元末逐鹿中原的战争中取得了政治和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有个俗语“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就说明刘伯温和诸葛亮是一脉相存的。军事方面,东吴有周瑜、陆逊,蜀国有诸葛亮,魏国有曹操等。文化方面的曹操父子三杰等,其作品文***飞扬,喻意深刻,在整个文学史上都有深远的影响

2.前三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大***。

比如,赤壁之战中,周瑜火烧赤壁,以少胜多大破曹操八十万雄兵;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奇袭袁绍的乌巢,断其粮道,从而使袁绍丢盔弃甲,一败涂地,彻底走下了历史的舞台;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隆中一对透彻地分析天下大事,指点江山如翻课本,后来的三分天下也证明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诸葛亮因此成了后人敬仰的智者楷模。

首先,前三国魏蜀吴都是汉族***,留下来的都是汉文化,同时也是记载比较详细的。后三国齐周陈,北齐北周***都是少数民族***,虽然也经过北魏的汉化政策影响,但是汉化并不彻底。记录不够详细。第二,记录历史的汉族史官不愿意把自己与少数民族***同汉族***平等对待。对于少数民族***仍然称为夷族。第三,隋朝灭亡,短时间归入唐朝,唐朝存在时间也比较长,同时唐朝尽量贬低隋朝。特别是隋炀帝杨广,修通大运河,影响后世千秋大业,仍然对其尽量侮辱其名声。

综上所述,前三国还有文人至少对其一国加以褒扬,而后三国,没有一个文人对其称道的,确实应该是史学一大悲哀。

这和两个三国时期各自出现的人物、***和后人的宣传力度有密切的关系,这里分别予以说明。

1.前三国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在政治方面,有曹操、刘备、孙权和诸葛亮等名震天下,曹操的任人唯贤、刘备的仁义厚道、孙权的宽容大度和诸葛亮鞠躬尽瘁等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实际上也是如此,许多后来卓有成绩的人都从他们那里吸收了可观的精神营养,成就了一番事业。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就曾以诸葛亮为偶像,帮助朱元璋在元末逐鹿中原的战争中取得了政治和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有个俗语“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就说明刘伯温和诸葛亮是一脉相存的。军事方面,东吴有周瑜、陆逊,蜀国有诸葛亮,魏国有曹操等。文化方面的曹操父子三杰等,其作品文***飞扬,喻意深刻,在整个文学史上都有深远的影响。

2.前三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大***。

比如,赤壁之战中,周瑜火烧赤壁,以少胜多大破曹操八十万雄兵;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奇袭袁绍的乌巢,断其粮道,从而使袁绍丢盔弃甲,一败涂地,彻底走下了历史的舞台;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隆中一对透彻地分析天下大事,指点江山如翻课本,后来的三分天下也证明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诸葛亮因此成了后人敬仰的智者楷模。

3.后人的宣传。前三国魏蜀吴的鼎鼎大名也和后人的宣传分不开的,这尤其要归功于我们的文坛明星。比如,杜甫的七律《蜀相》赞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千古风流,永远激励着后人顽强崛起、尽忠报国;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洋洋洒洒极尽赞美之能事,把前三国魏蜀吴的名声推向了顶峰。可以说,得到文人的青睐是前三国闻名遐迩的最重要的原因,后三国齐周陈就享受不到这个待遇了。至于为什么后三国那么寒碜,都是咎由自取,谁叫他们没有闪亮的明星人物和***呢?就是杜牧咏史名篇《七绝*过秦淮》也不过是讽刺陈后主的亡国之音《***花》。

4.前三国都是汉族***,这也是后人愿意多加宣传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汉族人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汉语,而汉语特别适合创作精彩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用汉语所写的格律诗,更是其它语言[_a***_]无法企及的,格律诗繁荣了一千多岁,至今仍有无穷的魅力,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的文学作品当然更乐意宣传***祖先,这是后三国默默无闻的重要原因。后三国齐周都是少数民族***,陈朝虽然是汉族***,但因其人物和***不怎么受后世文人待见,所以选材于那的文学作品相对很少,而且大多像小杜那样搞讽刺。至于齐周,文人连讽刺的闲心都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