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苏轼文学理论批评观

  1. 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为什么将王安石批判得一无是处?
  2. 李清照是如何批评欧阳修、苏轼、柳永等诗词大家的?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为什么王安石批判得一无是处?

无论是不是林大师批评,王安石在政绩上,确实不可恭维,甚至应该批判

首先,在变法上,由于当时得到了皇帝对他的政论的赏识,极力认可了他的变法主张,并且在符合了年轻皇帝的一股雄心壮志下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于是不仅在变法上急功冒进,甚至矫枉过正,而且目中无人,特别恶劣的是,接着变法,极排挤异党之能事!

我曾经看过一本现代的游记,大部分讲的是江南一些城市的游记,当谈到南京的玄武湖时,特别提到了“现在的玄武湖比宋初时小太多了”,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在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被外放,担任南京地区的长官,他为了做政绩,竟然强行命令把玄武湖的大部分地区开为耕地,而玄武湖本来就是低洼地势,一场连天的暴雨,好不容易种上的庄稼全部淹没在汪洋泽国之中。。。。。。(该书的作者也引经据典来说明这个故事的哦)

苏轼文学理论批评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上,不喜勿喷

既然是苏轼的传记,当然一般是站在苏轼的立场上的。对他的文学高度赞扬,对他的政治不如意而不平。

同样都是唐宋八大家,苏轼和王安石在政治上是死对头。

苏轼文学理论批评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不可否认的是,王安石的变法还是有很积极意义的。

也正是因为这,苏轼才一路被贬。但这也成就了他豁达的人生。他的政治能力不如文学造诣。

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文学理论批评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羽化而登仙。…

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也有褒有贬,看法不一。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救亡图存的需要,仁人志士们又重新审视王安石变法,认为其大有可取之处,这种思想一直留传到今。林语堂作为一位近现代的作家,因其作品个人风格很强,此人又极富商业头脑,其文章率性,活泼,丰富,有趣,又多了几分别样幽默和另类,因此,他在文坛上的地位饱受争议。从此书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东坡居士可以说是崇拜之极,是因其本人对于东坡境界的极其向往,再本人与东坡又有几分神似,故写作时多站在东坡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其鸣不平,再加上故事的主角又是东坡,我们在看时自然也站在东坡的立场,故对王的看法自然有失公允,而中学教科书是国家编写具有一定政治背景,和教育的想法,故因此编写。而对于王安石变法,我们无论怎样评价,磨灭不了的一点——他那种真心为国,为理想奋不顾身的精神是更重要的。至于牺牲了一些人,站在国家的角度上(不管是好是坏),都是微不足道的(或许王也曾意识到书中所提问题,但他可能认为利大于弊吧)。孔子当年不是为了在鲁国推行政策,也杀了和自己政见不合的对头吗?相比,王安石算好一点点啦!我们领略一下即可啦!

李清照是如何批评欧阳修、苏轼、柳永诗词大家的?

李清照,宋代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对欧阳修、苏轼、柳永等人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词论》中。《词论》是李清照所著的一篇关于词的专论文章,创作年代推断为南渡之前所作。李清照在《词论》一文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强调了词与诗的分野,强调词配合词牌所对应的曲调演唱的重要性,并在《词论》一文中通过对先前各家的评价中,系统的阐述了优秀词作的标准

那么,《词论》中,李清照是如何点评各个诗词大家的呢?我直接摘取《词论》中的原文进行翻译如下。

句子虽然很奇特、很优美,但是要灭亡的国家所唱出来的歌声也带着很深的哀伤,就不能算曲子词中的上品了。

柳永的词虽然非常适合于音律,但词句却俗不可耐。

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象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如此,细细琢磨他们的词,句子都嫌雕琢得不够。而且他们的词又往往不协音律,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诗和文章只分平仄,但词却要分五音(宫商角徽羽),又分五声(阴平、阳平、上、去、入),又分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还要分发音的清、浊、轻、重。

他们的文章有西汉时风格,但如果他们作词,只怕会让人笑倒,因为这样的词读不下去。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词别是一家,但知道的人却不多。后来晏叔原(晏几道)、贺方回(贺铸)、秦少游(秦观)、黄鲁直(黄庭坚)一出,才得词中三味。

晏几道的词短于铺叙,贺铸的词短于用典。

秦观的词却致力于婉约、情深一片,词中却少了实际的东西,就象一个贫穷人家的美女,虽然长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时尚,但骨子里却始终缺乏那种与生俱来的富贵气态。

黄庭坚的词内容倒是充实,却有些小毛病,就象一块美玉,却有些斑点,所以价值自然要打些折扣了。

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下《词论》,里面说的很清楚!当然了,这也仅是李清照一家之言,还需要大家自己分辨才好!

李清照作为千古第一才女,诗大气纵横,词婉约精奇。

而她的人生和诗词风格以赵宋王朝南逃作为分界点,前半生语言清新自然,欢快美满,偶有闲愁点缀;靖康之变后伴随着生活的颠沛流离,主要书写苍凉人生,抒发对故乡故国的怀念。

而《词论》作于南渡前,这一时期,李清照自身文学风格虽没有大的感情波动,但是已经日趋成熟,对词作有了比较完整的、成熟的看法。除了和她同期的宋词三巨头之一的周邦彦之外,她将她前面的词人评了个遍。谈宋词却不谈周邦彦,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这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当世不论”,另一个是李清照夫家与周邦彦政治上的不合,导致《词论》没有讨论周邦彦的作品,实际上把掌管“大晟府”的“词中老杜”周***排除在外,整个《词论》的格局是差了一点的。

李清照确实是对欧阳修、苏轼、柳永做出了批评。不单只这几位名家,基本上没有词人躲开了她的批评。由于李清照本身的词风走的晏欧派,缺乏眼光向外的视野,对苏轼等人在词史上的作用不像我们后来人的上帝视角看得清楚,所以也有一些局限性。所以有人说她:“多有妄评诸公……”

以上按下不表,我们只[_a***_],看她是如何批评欧阳修、苏轼、柳永的。

她的《词论》是按时间先后对诸位词人发表评论的,那么北宋初第一位重要词人自然是“奉旨填词柳三变”了。

这里指出了柳永于宋词的最大成就,“变旧声作新声”,实际上就是指柳永对原来的小令格式的词牌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充,为后来周邦彦长调的确立做出了开创性的奠基。同时指出柳永的词大行于世,而柳永作为一个会作词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是非常合音律的,但是由于他作品的花街柳巷的属性,“词语尘下”——作品格调不高。

其实格调不高并不单是柳永的词,词作为“诗余”,初期本身的功用就区别于诗的高大上,在市井中盛行,是无法写得太高雅,否则如何能做到“凡有井水处,便能歌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