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厕所文学理论笔记

  1. 你所看到的厕所“文化”有哪些印象深刻的?
  2. 你知道的最有意思最有情趣的打油诗是什么?

你所看到的厕所文化”有哪些印象深刻的?

我听到过有一家厕所贴对联很有意思。如:有一家住在村头。进村的人

或者出村的人往子都在她家的围栏旁边,小便。日子常了,把围栏的木头浇烂了。于是主人在围栏的旁边用一块布围了个厕所。并贴出了一个告示,写着: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后来有很多人就不再往围栏上浇尿了,有一天,主人发现有一人 还往木头上浇尿,对他说,我围着厕所,你不用,你为什么偏往围栏上浇?此人说你那不明明写着不让用吗?主人说,我怎么写着不让用的?此人对着告示念到: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另外,现在有机关单位,或个人家厕所上贴对联的也有。如:

厕所文学理论笔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联: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

下联: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带

上联:再忙也要来这里

厕所文学理论笔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下联:减负还要来此地

横联:忙里偷闲

有的不标厕所两字标出:

厕所文学理论笔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使管,

“厕所”文化的建设,首先,是生活环境美的最起码的標志。生活垃圾处理存在于多个方面,实属民生自身工程,靠大家共同关爱生活环境。当我们舒适的蹲在座便时,感到清洁卫生美的享受,而想到一些“人”的“心”还没厕所干净时,表现在各个方面的污染行为多么可悪!所以,厕所文化更是自身文化的道德修养

厕所文化还真是文化的一种,自己对此印象深刻。

记得大四时候找工作,有时候面试笔试什么的时间很长,免不了要借用一下面试公司的厕所。自己从校园里走出来,对厕所的印象也就停留在学校的状态。大多数公司厕所跟学校的差不多,直到有一次面试,去了一家外企,第一次看到人家的厕所简直可以用震撼来形容,统一的名牌坐便器,里面打扫的一尘不染,卫生纸,擦手纸,冷热水一应俱全,可以说比自己家里的卫生间还要干净整洁。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过如此高大上的卫生间,当时就对这家公司的好感大增。后来回去跟同学交流,有同学也提到了厕所,他说他去上海一家公司面试,人家的厕所高级到他都不会使用,那个层次又比当地那家外企又高出一个级别来。在这之前,我们都觉得厕所就是方便的地方,用不着多么高大上,也不用太干净,但是工作以后才发现,一个干净的厕所是多么让人惬意。


有人说冲水马桶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就拿咱们来说吧,相信很多农村长大的小伙伴都会对农村的粪坑印象颇深,就是在院子里挖一个巨大的坑,平时上厕所对着那坑一顿造,讲究一些的人家会用砖做一个小屋,弄一个蹲坑的坑位,这样既防止雨天挨淋,又防止人不小心掉下去。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学老师讲的一个故事,说以前啊,村里有那种坏小子,坏到什么程度呢。原来村里那种粪坑边上会有插一根长木棍,就是方便老人上厕所时可以拉着站立起来的,有的小孩就很坏,他可以把那根木棍底部削尖但是维持直立,老人起身时借力拉木棍,一下子就断了,人直接摔粪坑里……对不少人来说,上厕所还是个危险事情呢。比如历史上有个国君晋景公,他就是在上厕所时候摔入粪坑淹死的。

那在没有冲水马桶以前,城市里是如何上厕所的呢,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专门盛粪便的溺器,然后倒到专门的旱厕里,只有少部分大户人家才有专门的庭院和自家厕所。但是城市不比农村,人多地少,空间有限,那些大粪积攒多了可不是个事,就因为这,专门衍生了粪霸这个行当。他们掌控者一个城市的粪***,一方面,城市居民需要他们组织人手清理粪便,另一方面粪便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卖给农民做肥料,他们两边收钱,赚的不亦乐乎。老北京的粪霸当年可以说是各种恶霸里面最可恶的一种。那个时候的人们,恐怕无法想象漂亮干净的厕所是什么样子了吧。

到了今天,城市里面厕所已经改善了太多太多,而且看一个地方一个商场一个酒店的档次如何,基本上厕所就可以看出来。不少高档的写字楼里,厕所都装修的十分豪华,有些地方的厕所直接都有最智能的马桶盖,在那里上个厕所可能比在家还舒服。实际上,厕所的改善也从一个方面反应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才会对以往觉得最龌龊的事情都如此上心。

当然,要说对厕所最上心的当属日本人,记得上中学时候,就看到一个文章,讲的是一个日本女大臣年轻时候的事情,她早年刷厕所,要刷的十分干净。干净到什么地步呢,直接冲水就可以舀起来喝掉,当时看了是震惊的。今天,日本厕所仍然可能是他们最干净的地方,人们可以在里面刷牙甚至吃饭,听起来似乎很变态。但是他们厕所实际上就是如此干净,甚至厨房餐厅都不见得有厕所干净。个人认为,厕所干净是不错,但像日本人那样的确是有些过了。

在今天,很多人工作时间十分紧张,办公室里气氛沉闷压抑,有时候厕所那几分钟反而是最放松的时间,所以一个公司有个好厕所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公司的厕所脏兮兮的,起码说明这个公司规模不大而且不注重员工的生活品质,赚钱多少暂且不说,起码在里面是不怎么舒服的。

人生一世,最重要的几件事就是吃喝拉撒睡,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尽量让厕所好一点,活得才能自在一点。

还好,这个文化是打了双引号的,可见它的所谓之处。厕所"文化"至所以能成为文化,大概是墙上题诗,也属文苑之流。武松"血溅鸳鸯楼"壁上题字"***者,打虎武松也"这一者一也的两个虚字面,衬托出武二郎的文采,当然这是文学作品的加工所致,武松写没有,是不是这样题字的,不必考证了。也许这就是壁上题字(也有诗与词)的渊源之处之一了,中华大地,或名山大川,或楼台亭榭,不知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知名人士的墨宝,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我却没有从那本书籍中看到有厕所里题字的记载。看来这是现代人的"创新"。相信大多数人看到了这些"大作"(内容五花八门)。会心生厌恶的。无论从社会大环境还是到个人修为,公众认为这都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应从静化环境,消除污浊,甚至是稳护社会治安为出发点,发现就清除。抓住应教育,唯如此,这个令人不堪的"厕所文化"才会在人们眼前消失,灭绝!那又何来印像深刻一说呢?!

现在的公共厕所,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形象标签,一般大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公共厕所都比较干净卫生,中小城市的厕所多还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特别是小城市的一些厕所卫生条件之差,可以无限的想象,没有下限。普遍的特征就是贴满小广告,主要治疗***的、***的、卖***的、卖******的、招嫖等等违法乱纪的信息为主;再早些时期,还可以看到重金求子的,寻找有缘人的,传播邪教的,帮忙讨债的等等。男厕所最常见的不良行为就是抽烟,哪怕是明令禁止抽烟的厕所也是一样。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厕所确实味儿太冲,烟味可以以毒攻毒。二是个人生活习惯,很多抽烟的人习惯蹲坑抽烟。三是附近没有抽烟的地方,烟瘾犯了只能躲在厕所里解解烟瘾。女厕所没去过,不知道是不是和男厕所一样。

公共厕所里还有很多不文明的行为,这里不一一例举了。但是,很早以前我看见过另类比较奥奇葩的行为:用打火机烧瓷砖,描绘图形。以前的公共厕所大多就是瓷砖隔断,有无聊至极的人,利用白瓷砖遇火留黑的原理,竟然能够用打火机作画,不禁令人无语;图案之精巧还令人不得不服。

我是阿云,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留言必回,感谢支持。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你知道的最有意思最有情趣的打油诗是什么?

要说奇葩有趣的打油诗,首先就想到民国时期的军阀张宗昌。他肚里没有多少墨水,但也爱吟“诗”,由于其中还有些趣味,也就留下了一些,摘取几首供赏玩~

《咏雪》张宗昌

什么东西天上飞?

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帝盖金殿,

筛石灰呀筛石灰。

《咏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镰,

疑是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小巧俚俗诗体,这里的俚俗是指世俗、民间的意思。这类诗用语不拘于平仄韵律,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具有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知识性、故事性和通俗性,读完令人莞尔与回味。

就我知道的,最有意思最有情趣的打油诗是这一首

邻家小妹满***

美貌容颜赛过花

儿时一起过家家

我是爹来你是妈

最有意思:这首打油诗前两句“邻家小妹满***/美貌容颜赛过花”描述中,一位年满16岁,美貌如花,娇艳盛开,充满活力的青春美少女——邻家小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的眼前,很接地气。描写内容散发着故乡的烟火气息,极大的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那缕缕割舍不断的浓浓乡愁

最有情趣:后两句“儿时一起过家家/我是爹来你是妈”中,“过家家”想必是很多曾经年少的你我他(她)都玩过的童年[_a***_]。几个男女小玩伴组成一个家,用泥巴、瓦片、小草、树枝、树叶、石子、沙子、作业本纸等制作成锅碗瓢盆炊具,以及各种各样的家具、食物,模拟结婚、劳动、煮饭、吃饭、休息等种种有趣的游戏活动,感同身受这一充满童趣的特殊经历,令人记忆深刻,难以忘却。特别是那位扮演小伙伴的妈妈,模拟自己“新娘”的俊俏邻家小妹眼泪汪汪的模样。

总之,少小离开故土,这首打油诗自幼就一直陪伴着我。远走他乡,每当读起它,总令我追忆起曾经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以及那些曾经年少,童心飞扬的儿时玩伴们,特别是那位一起“过家家”的美丽“新娘”——邻家小妹。迄今,在我心目中,她也成了一首最有意思最有情趣的打油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