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治桑(Jeorge Sand)的《他与她》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乔治桑(Jeorge Sand)的《他与她》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据说拜倒在乔治桑裙下的大师包括小仲马、李斯特、肖邦、福楼拜、雨果……
在那个年代人们称他为风流***,时至今日也没能摆脱这个标签,而因为她在文学史上的显著地位,她亦被冠以伟大女性的称号。
1859年,乔治·桑发表了《他与她》,追忆早年和缪塞的恋情。
能关注到此问题的,想必书的内容大家都看过了,我就简单说说他与她得恋情。
“你想什么时候和我睡觉。”“今夜。”——乔治桑和缪塞
乔治桑与缪塞相遇于1833年巴黎黎塞留街104号出版人索瓦‧布洛兹组织了一场晚宴中。那时缪塞23岁,仪容英俊,乔治桑也不过29岁。一个多月后,缪塞就搬进了乔治桑位于马拉给的住所。
当时乔治桑还未离婚。
据说缪塞敏感多情,原本就是浪漫主义诗人当中,年轻一代里最为妙趣横生的一位,同乔治桑可谓是相得益彰。当时的乔治桑饮烈酒、抽雪茄、爱骑马、穿男装,几乎是做完了那个时代女性被禁止的所有事情。二人初见便相互吸引。
对爱人肖邦的回忆,836年冬天肖邦结识了比他大6岁的法国作家乔治·桑,肖邦,这个纤弱、儒雅而又温柔的男子,对反传统的多产作家乔治·桑,第一印象并不太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乔治桑越来越引起肖邦的注意,肖邦发现和她在一起时,他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后来,肖邦和乔治·桑生活在了一起,他们保持了长达9年的关系,乔治桑给予肖邦的细心照料,有助于焕发肖邦的才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后来几年,肖邦的作曲生涯达到了他个人生命的最高点,是肖邦鸣唱“天鹅之歌”的岁月。
德拉克罗瓦所画乔治·桑像1846年,肖邦和乔治·桑在诺罕庄园里一起度过了最后一个残秋,11月,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分开了。肖邦来到巴黎心情十分忧郁,肺病加重,身体越来越坏,但
为了生活,他还要带病
教学生弹琴。第二年
春天他的身体稍微好
一些,想起和乔治·桑在一起的这些年,他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
一首《升C小调圆舞曲》。乍一听,你会感到它的旋律很美,实际上它隐藏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悲哀。肖邦似乎在说:悲哀吗?怎么?我可是不在乎的,不在乎的,该怎样就怎样吧!……可是,他究竟
不是完全不在乎的,真相隐藏在圆舞曲激动的悲哀里,他的心潮在起伏翻滚。接着出现了一段
抒情的慢板,好似是以往和乔治·桑在一起的幸福日子的回忆——肖邦似乎力图忘掉悲惨的
现实生活,而沉浸在他
自己所
创造的虚无缥缈的甜蜜梦幻
世界,
但是旋律中仍然不由自主地渗透着深刻的忧郁情绪。1848年,肖邦虽然病情严重,仍然访问了
英国和苏格兰,在伦敦,肖邦曾为维多利亚女王演奏,但英国的社交生活使他筋疲力尽,他的
学生把他带到一座乡村别墅中休养,并送给他当时迫切
需要的一万五千法郎。肖邦临终前的一段日子
非常孤寂,他
痛苦地自称为“一个远离
母亲的孤儿”。1849年10月,肖邦在巴黎逝世,在他的遗嘱中,他让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他的遗体埋葬在巴黎的彼尔……拉什兹墓地,紧靠着他最敬爱的作曲家贝里尼的墓旁。在他的葬礼上,奏响了他的《葬礼进行曲》和莫扎特的《安魂曲》,那杯从华沙带来的祖国的泥土,被撒在他的灵柩上,他的心脏装在匣子里运回了他一心向往的祖国波兰,安置在华沙圣十字大教堂里。肖邦短暂一生中的作品虽然几乎全部是钢琴曲,但由于他所创造的各种
体裁是如此完美,他的
感情幅度是如此广阔,他所
发展的钢琴技法是如此丰富,人们丝毫
没有局限感和逼仄感,而象是走进了一个广阔的
艺术天地。因此,肖邦写下的跨时代的钢琴作品为几乎所有钢琴***所喜爱,尤其在20
世纪初,弹奏肖邦作品几乎成为一种时尚。肖邦是波兰的肖邦,也是世界的肖邦,是浪漫时代的肖邦,也是永恒的肖邦。他那超越时空的灵性之光,不正穿过近2个世纪的巨变时代,一直在今天的夜空中闪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