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简单来说,既然是近体诗,首先就必须遵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不能失粘(折腰体偶然犯之非大忌),不能失对(绝句除外),不能犯孤平,不能出韵(如果放宽点,邻韵通押也无不可。押新韵或通韵应标“新”或“通”)。这是基础,要懂得拗救的方法技巧。其次,要有个明确的中心,让人看了知道你要写的是什么。不管你写的有多朦胧,起码令人可意会。这个是立意的问题,以景抒情,借物寓意。说土一点叫指桑骂槐也行。再次,那是水平的问题,好的诗令人读后有所感悟。可以适当用典,但我个人反对过分用典。喜欢用典,无非显摆你读史多而己。而欣赏语言通俗但意境高远的诗作,最好用三千甚至一千个常用字便可以了。要写得好,除了充分了解常识之外,唯一的方法说是多读唐宋的诗作。常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最后,留下拙作五绝一首,敬请方家雅教。
云淡星光细,
湖明映柳丝。
流星天上过,
原是一飞机。
秋夜纳凉
要注意是:平仄,用韵,对仗,等。
一,平仄两两交替。135不论,246分明。也就是说一个律句,二四六字最为重要。即平仄平,仄平仄交替。这样首句有四种形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首句入韵)
如果两两交替即为失替,那就不是律句,写成的诗也就不是律诗。
二,对粘。第二句与第一句二四六字平仄相反。三句与二句相同。如此类推。例如: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1
【草长莺飞二月天】
高樓獨望家,酌酒且品茶。
岸上過行客,空中落白花。
烈風衝夢境,寒氣至天涯。
醉後君歸去,柴門本是家。
一一醉中望雪(閬水漁民)
格式(五言律诗平起式):
〇〇⊙⊙〇叶韵 〇平⊙仄
⊙⊙⊙〇〇叶韵
⊙⊙〇〇⊙
近体诗该怎么写?
首先第一联要找好切入点,为第二联展开铺平道路,拓宽空间。比如写旅游诗,我们看看人家是怎样开篇的,久闻宁邑一名山,果見崎岖不等闲。.从听闻到亲临该地一看,确实名不虚传,不等闲。为后面所見到的景色顺利展开,"云发不梳新样髻,玉容末改旧时颜。用新与旧来比喻没有改变,还和传说中一样美。首联起得好,二联承得恰到好处。从前二联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个格律高手。我们用再看人家是转的:月为銮镜霜为粉,霞作胭脂雪作环。诗人从听闻到亲临其景,用大自然中的霜月霞雪,将山清水秀的云髻山,描绘成一个美丽的少女。诗人这一转也也着实高明,令人叫绝。近体法该怎么写?看看先輩怎么写就清楚了。尾联.请各位根据诗人起承转,自已去合一联完整这首诗。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果写是创作的意思,这不是我这种水平低劣的人所能回答的。你可以去读读唐诗三百首以及分析格律诗的书籍,可以给你以启发。
我不知道近体诗怎么写,但是我可以谈谈近体诗该怎么入门去创作,这都是我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
近体诗是在唐朝时期建立规范的,包括律诗,绝句。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大家学写古典诗歌,都是先学的唐诗三百首,但是唐诗里面并不是全是近体诗,而是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全都有的。
很多人写诗常常陷入一个误区,以为自己写的是近体诗,其实在格律平仄严格要求下,那只能是古体诗。所以会学得不伦不类。这里有一个被忽略的情况是:唐朝的古体诗创作是和近体诗一个风格相辅相成的,它不同于唐朝之前所有的古体诗风格。所以初学者会不知觉的用唐朝时期古体诗风格去认识近体诗,用唐朝古体诗的创作方式去创作近体诗。这就是不伦不类的根源所在。根本解决办法是去读读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古典诗歌的历史有个了解,而不是学写近体诗而囿于唐诗。
认识上面了以后,就可以谈谈创作近体诗的入门。
创作近体诗应该从古体诗开始。这里和上面说的不一样。上面的情形是创作了古体诗却把它当做近体诗。这里是知道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就写古体诗。
创作古体诗,应该从五言古体诗开始。五言诗从曹植到南北朝有很大的发展,和唐朝时期的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如果你只看唐朝的五言诗你不会自我意识到井底之蛙,只有你从魏晋南北朝这一个渊源和脉络像历史画卷一样的展开,你就会明白五言古体诗的魅力所在。
我以上只是说的创作近体诗应该从创作五言古体诗开始。至于如何创作近体诗,包括如何格局平仄,如何遣词炼字,那不是吾等孤闻寡陋之人所能知道的。见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9668.html
上一篇
讲到赶尸文学作品的小说
下一篇
韦勒克文学理论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