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李贽的文学理论

  1. 《性灵论》的诗学是如何崛起?对于唐诗又有何研究呢?
  2. 文学、历史和思想史的关系是什么?

性灵论》的诗学是如何崛起?对于唐诗又有何研究呢?

感谢悟空邀请!

《性灵论》诗学是如何崛起的?对于唐诗又有何研究,个人认为如下。

《性灵论》是明代公安三袁——袁宏道主要倡导者。他提倡文学创作应独抒性灵,胸臆,不拘格套,表达诗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这种诗学思想,有其长远的理论渊源。

李贽的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而,当时明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文化领域,提倡孔孟道学和程朱理学。在这种思想的控制下,文学思想掀起了一股复古思潮,要在文学创作方面复古模拟,提倡“诗比盛唐,文必秦汉”,使当时的文坛,压抑在一股死气沉沉的氛围之中。在封建统治内部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在文学上也出现了一股反复古的新思潮,其中以李贽为主,在文学思想上提出“童心说”。它领导了一股势力强劲的反古主意思潮,主张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叛逆思想。

到了清代袁枚将其更进一步,除了诗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还不能忽视创作主体艺术才能的作用,强调抒写人的真性情,不避讳当时***避讳,大量创作***诗,并因此受到当时人的非议,却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终于达成自己的性灵说,这便是《性灵论》诗学的崛起。

《性灵论》诗学对唐诗的研究。

李贽的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袁枚认为诗人有必不可解之情,才会有必不可朽之诗!诗要抒写性灵,用解风趣的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这不仅对学唐诗的“格调”论有纠偏作用,也可消除倾向于以学问为诗的“机理”学。他重提诗法古人,标举含蓄浑厚的唐诗,实为矫正公安派的浅俗率易,而求其古人精神,避免七子派徒袭体貌,对唐诗的钩奇,探奥,也拓展了唐诗接受的领域,为研究唐诗学的发展寻求中道,其结果,表示着性灵论和格调论——唐诗观走向的折中调和,这便是对唐诗的研究。

这是我的个见,还请海涵!

文学、历史和思想史的关系什么

一个时代的文学跟思想肯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作家怎么写作,写什么,跟这个时代的思想是有关联的,作家难免受到该时代思想界的影响,当然这只是针对深度作家而言,非深度作家,可能完全罔顾思想什么的。而历史,主要是与政治有关,一个时代的历史怎么书写,往往是统治者说了算,因此一个时代的历史可以看作是政治家写的小说但是三者要想达到一定的成就,则文学必须避忌”三伪文学“,思想和历史亦然。

李贽的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谓“文史不分家”,历史与文学是归在一类的。

就像同时目睹过一件事的两个人叙述出来也会有所差异一样,就像让你完整地说出一个小时前所发生的事也很困难一样,史书都是由人有选择性的写下的,或有缺漏,或有编篡,或无可奈何或有意为之。

不是说历史学或者写史书的人都在捏造史实,总有一些专业的敬业的好的学者努力不去编造过去,找各种旁证来探寻真相,可注意,最多也只能无限逼近真相——他还是不得不去编篡一些事,因为这根本不是个人努不努力的问题

另外,我们先不考虑像“历史都是胜利者编写的”这种问题,写史书的人即便再客观再公正,终究也会有个人的观点和局限在,更不必说官修的史书了。那么他在写那些“不得不编篡”的部分的时候,就会用他自己的认知来找一个“套路”去推测,当事人会怎么说怎么做才符合常理符合这个人的行为习惯,那虽然作者尽力客观,可结果也只能是“最合理最逼近”罢了。

因为历史根本就没有套路可寻。

读史可以看到前人做过哪些事,那么既然做过,我们就可能再做一次——也可能试图去避免不做;读史可以开拓眼界,往后能看多远,回过头来往前就能看多远;读史能让你明白,历史的车轮是怎么滚滚向前的,而我们又是多么渺小如尘埃。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和留下的思想。如果你看的是故事,想明白的是道理,读通的是思想,那么不管你读的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其实都无所谓。不是有那么句话么,史书里也许除了名字是真的,其他都是***的;而***里除了名字是***的,其他也许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