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难题,文学理论难题有哪些

  1. 曹丕《典论·论文》里有哪些有失偏颇之处?
  2. 在阅读西方文学译著中,你最大的阅读障碍在哪里?

曹丕《典论·论文》里有哪些有失偏颇之处?

魏文帝曹丕所著的《典论·论文》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典论》是他在建安后期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论文》是其中的一篇《典论·论文》是魏文帝曹丕所写的二十篇文章之一,其余文章都已经散失,只有这篇文章由于被选入《昭明文选》而留存下来,从本文看来,其他文章想必也是经世之论,失传真的非常可惜。文章虽短,论述广博而且精到。

1、盛赞了文学作品的功用,提高了地位,提出文学是经国的大业,不朽的盛事,鼓励文人积极创作

2、提出了作家修养作品风格关系,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这就是文论史上著名的"文气"说。阐明作家的自然禀赋、个性气质,对于作品的影响。强调了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

文学理论难题,文学理论难题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不同文体特点标准。曹丕提出了文体分类及其各自特点,提出了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本"指文章的本质特征,即用语言文字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末"指文章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文体特征或文章在内容形式方面的特点。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其"本"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不同的文体在表现形态、语言形式、文字风格等方面都不相同。

4、指出文学批评应有正确态度

他指出有两种错误态度:一是尊古卑今的观点,二是"暗于自见 ,谓己为贤"、"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各以所长 ,相轻所短"。作者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了文人之间互相贬损的弊习,分析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且为文人之间的相处指明了正确道路。

文学理论难题,文学理论难题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是文学批评史的里程碑式的经典之论,曹氏父子治国安邦有雄才大略,诗词文章又惊艳绝世,如果说有偏颇之处就是过分强调了辞赋华美,结果后世文人加以发扬光大,五代辞赋骈体文章越来越注重文字修饰,音律华美,典故精到,从而有失厚重,妨碍了文意表达,所以唐代韩愈为首的文人提出文章复古的主张,以图革除这种弊病。

由于曹丕生活经历相对曹操来说相对安定些,他本人也一直过着贵族公子和帝王的生活,所以,在文学创作上和曹操是远不能比的。 在文学上,曹丕比较擅长五言诗与七言诗,如《清河作》《燕歌行》等。

除了诗歌,曹丕在散文方面也颇有建树,其著有《典论》一书,但大部分篇章都有流失过残缺,比较完整的只剩下《自叙》和《论文》,其中《论文》是比较出名的一篇,不管是对当时文坛的批评还是他对文学阐述的观点,都是很中肯的,其文多为后世所引用。 个人认为曹丕的《论文》并没有偏颇之处。

他说的自古文人相轻,并且举了班固的例子说明。这里我认为曹丕说的没错,一点问题都没有。就不说古人的例子,在现在,个别网络小说家、新声代小说代表、甚至是论坛大咖之间的口水战,难道不就是文人相轻的一种表现?文人没有伙伴时,往往都看不起周围人,有了伙伴就互相比较文采和观点,这应该就是文学的一个特征了。曹丕还用了“建安七子”的例子进一步说明,我觉得这也没什么,至少他比我们更了解那些人,后世对他这个观点也拿不出什么有力依据反驳。

尤其是曹丕在文体划分上提出的看法,后人并不反对,如果没有曹丕做的这个基础,怎么划分文学体裁,说不定还真是难题。也许会引起争论的是他提出的“文以气为主”,这与后来的“文以载道”是不是有相似还是不一样的地方,笔者学识浅薄,不好随意下结论。但对于他说的“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这个观点我是赞成的,就是强调作家的气质和个性的重要性。“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创造能力主要的还是靠自身,并不是说你师传某大师了,自身也就能获得巨大成就。这种观点就和他父亲曹操政治上极力冲击士族特权一样,打破人们龙生龙凤生凤的传统观念,注重提拔寒门子弟,使***都看到希望。

最后讲文学的社会功能,他把文学拔高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看起来好像有些夸张,但我们今天提倡科教兴国和教育强国,不也一个道理么?至少他对读书价值意义是肯定的。以文治国、以理治国是强国根本,这个不容置疑。最多只能说《论文》在论证观点时少了些材料,内容不够充分有力,而要说他讲的东西不正确,那我是不赞同的。毕竟后来的唐代古文运动,多多少少是受了曹丕观点的影响。

文学理论难题,文学理论难题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曹丕写的这个《典论·论文》,一开始就批判了所有的文人,自视甚高,相互诋毁,不相互学习。怎么可能以偏概全呢?也许有人是这样子,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太偏执了!

他又拿建安七子做例子,说每个人的文体风格都不一样,总是以自己之长笑他人之短!这有什么好比的。你说关云长打的过孙悟空吗,呵呵😄(我这个例子也扯远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不可能把所有体裁的文章都能做到第一。

接着曹同学还把周文王给搬出来了,说周文王被拘期间,写《周易》,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是因为他完全自己创作不袭蹈前人之作!哎呀呀,我想,周公固然[_a***_],但是周易不可能不总结前人一点经验就能写出来!你敢说他没有借鉴伏羲八卦而自成一家的?闭门造车论谁都做不到。

孔子也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连孔圣人都向别人学习呢,又何况其他人呢!

就连咱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都说了“三天不学习赶不上***”

曹同学一直是以偏概全的,你看看是不是?再多,我就不多说了。

(本人才疏学浅,文笔有限,说的不对之处敬请大咖斧正😏)

感觉没有太偏颇之处!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是有道理的,其实不仅仅是文人,人与人之间本就相轻!

其中对于文学意义的表述:

“文以气为主”说明了作者本身的特殊性对文章的影响,气即为个人风格吧。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肯定了文字在历史之中的重要意义。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放在如今也是具有深刻内涵的毒鸡汤吧!无非就是穷人怕穷,富人享乐。

曹丕是魏文帝,作《典论》之时虽还未继位但也正处在王储之争里,是真正的身居高位,其所见所闻,一定是远超常人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建安七子皆依附于曹,曹丕与他们也算得上亲密,互相了解,他能看到的文人之间,一定比我们这些普通人所见的文人之间更清晰明确。但是具体七子的文学风格我不太了解不做赘述,希望有大神做补充。

这个题目有一定的专业性了,前段时间因为在写一部初唐时期的***,研读了一下《昭明文选》,里面就有这个《典论.论文》,所以很忐忑地谈一点浅薄之见。

何谓“论文”,论文人,论文风,论文章。《典论》开文学批评类文章之先河,也奠定了曹丕的文学地位,他对文学的价值和创作有自己的见解,做了深刻地思考,平心而论,很多观点放到现在还是很有现实意义。

文章里面一开始谈到文人相轻,这是文人的特质嘛,有贵古贱今,崇己抑人的毛病,当然这个打击面比较大,但不得不说这种现象还是有的。大家各有千秋,很难有什么通才,要说偏颇,倒是后面这句话”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值得商榷,意思是文人天赋很重要,没天赋的话后天再努力也是白搭,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努力还是很重要的。最后谈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觉得这是点睛之笔,化当世莫若口,传来世莫若书,尺璧寸阴啊,我们要有紧迫感,争取写出好文章流芳百世,此三不朽之大业也!哈哈。

作为文学批评类的开山之作,当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不缜密的地方,但它的贡献还是很大的,后来的诸如《文心雕龙》一类的著作就很受《典论》的影响。

阅读西方文学译著中,你最大的阅读障碍在哪里?

谢邀。 西方文学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学大不相同,所以对于长久习惯于中国文学的我,阅读西方译注,还是有一定的障碍。

1、作者背景与文化背景

关于阅读、理解本书,大家常常强调着“知人论世”,而除了一些十分出名的作者,许多作者并不是十分了解,而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作品风格与内容与作者都有着难以磨灭的关系,“知人论世”这一点便常常就把握不好。理解作品还要依靠的重要的一点便是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便是中国的那些文学作品,脱离了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也是常常难以理解的,更何况是其他国度的文学作品。

譬如说笔者最近在读的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笔者便是先去了解了一下那段时间美国的时代背景与历史背景才敢开始读那本书,纵使如此,“啃”起这本书的过程也是十分痛苦的。面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能够深入理解真的是一大难题。对于拥有文化差异的两国人,能够互相沟通已是不易,更何况是深度的灵魂交流与理解。

2、冗长又复杂的人名

习惯于中国人名的我们面对西方文学译注的时候很容易不知所措,特别是面对一个大家族时。譬如说《百年孤独》,那么一个家族,那么多代人,还夹杂着各种复杂的关系,导致笔者经常处于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再比如《喧哗与骚动》,虽然出现的人物并不多,但是经常是一个名字被两个人同时拥有,一不小心也就混乱了。

3、翻译

找到一个好的译本也是很重要的,有的时候买错了译本也是很让人头大,本来就是其他国度的语言,能不能翻译出原作的精神倒不是翻译最大的问题了,但在翻译的过程中,总会破坏一些原有的美感,更有甚者,简直是词不达意,便让我这种小渣渣类的读者读来甚觉头大。

4、一些典故与暗喻

高中时,笔者最头疼的便是诗词赏析中出现自己不知道的典故,面对西方文学译著也是,那些典故、暗喻等距离我更为遥远,常常妨碍笔者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