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互相吹捧的文学流派是

  1. 书法修身养性,但是有人说评论区里尽是相互贬低、嘲讽,是什么导致当今书法爱好者如此胸襟呢?
  2. 对于“梨花体”、“乌青体”怎么看?这些为什么可以被称作是“诗”,为什么作者能火?

书法修身养性,但是有人说评论区里尽是相互贬低、嘲讽,是什么导致当今书法爱好者如此胸襟呢?

确切来说,书法是一种艺术。不用相互去比较高低。艺术是没有界限的。看每个人审美观点而已。现在的书法已经变了味。很多成为书法家的,其实根本不懂书法。就是为了一些圈子。和人脉。或者是为了一些社会地位。失去了原有书法的味道。

书法,应该分开说,书为略,法为术。术有专攻,一个灵感的书法家,起吗要具备博览群书,属知生活,山水,自然为一体的属性。活学活用在书法中,而现在大多数的书法家,以营利和晒为目的,怎么不招人议论。就象现在的某些教师,大夫……因为他们已失去了职责的责任和做人的道德

我想吧,这其实是国人的一种通病,喷天喷地喷空气,啥都喷的,对于书法来说看各种评论区无外乎以下几种人:

互相吹捧的文学流派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类是懂书法在书法路子上沉浸起码十几年的,自然也会说一些自己的心得或者指出一些不足之处,好的心得是可以拿出来分享的,并且也不会乱评论他人的字,就算是评论也是很中肯和不伤人的那种,那种自以为是唯我书独尊的另当别论。

二类是不懂书法的,只知道这字写的好看和不好看,但是怎么好、好在哪儿缺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记得前几年有个小品叫啥来着,我忘记了,那谁说过一句话“凡是我不认识的字儿,那都不是字儿”,就算是不懂书法的人看多了也是起码有个大概的了解不是么。人普遍都以美丑论事物,何况书法乎?

三类是各种书派之间有分歧的,自己喜欢哪种书体就摒弃其他书体,看到就各种高言阔论,什么田楷是印刷体啊,卢中南老师的字提笔太快没力度什么鬼的,当然我也不是很懂这些,个人认为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一定的道理,不喜欢就不喜欢嘛。

互相吹捧的文学流派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有一种就是各种愤世嫉俗各种喷的,这个写的不好,那个“法度”啊“、布局”啊、等等,让人看起来,都觉得他们是“兰亭奖”评审家似的,估摸着这类人的写字也不见得会好到哪去的,心不正则字不正不是么?

欣赏一副书法作品,欣赏者是主体,被欣赏的作品是客体,欣赏的过程,既是考察作品的艺术水准,更是考察欣赏者的艺术修养。以上是我的一些拙见,不喜勿喷,也欢迎一些书法大家指导提出意见。


其实书法,跟中国传统文化另一个种类很相似。

互相吹捧的文学流派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就是:武功

武功的流派,招式,层出不穷。但是有一个特点,都认为自已的流派天下第一,每个学武者都认为自己的功夫,无人能敌。

当然,这也不一定是他们狂妄自大。而是因为他们的眼界和境界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书法者也是如此。

相互嘲讽,相互贬损,似乎是书法圈比较常见的现象。

有人说,这是文人相轻。这话不错,但没说到点子上,我认为,其根本在于书法知识的普及不够。

书法虽自民间来,但'发展一门艺术后,已成为文人士大夫间的游戏,很多技法也因之被玄化。

正因为此,直至现在,普通大众对书法大多也是不甚了了,甚至以为和平常写字一般,殊不知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有较严格的法度,即使是书法家也不见得都掌握。

书法基本知识和欣赏技巧的普及任命道远。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对于“梨花体”、“乌青体”怎么看?这些为什么可以被称作是“诗”,为什么作者能火?

梨花体和乌青体都是上世纪发生的诗歌******。

也是新诗发展出现瓶颈的产物。在全民狂欢的时代进程中,诗人们也不甘寂寞,想方设法在***至上的时代去迎合大众的审美口味。

按赵丽华的说法,写诗就是这么容易的事。要想让新诗重回大众,就要降低诗歌写作的门槛与难度,只有掀起全民创作的浪潮,才能为诗歌争取足够的读者

我们不妨认为梨花教主赵丽华对诗歌怀着本真的虔诚,她的出发点并非如网上所说是个人的炒作,但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酵,新诗走向了庸俗、肤浅、低智、口水也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丽华教主赵丽华和乌青体的创始人为什么会出名,我们也可以看出诗歌从未与民众发生隔离,我们国家诗氛浓厚,即便是泛***化时代,每隔几年,诗歌(或者说诗人)也会通过某些***重回大众眼球。

赵丽华和乌青的出名实际上是不甘寂寞的诗人与媒体联合炮制的******。但诗人终究不是***明星,不能靠炒作回归。赵丽华、乌青先后告别诗坛也印证了“没有作品,一切都是扯谈”这句话。

诗人只有耐得住寂寞,摒弃住浮躁,认认真真的创作,拿出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才是成名成家的王道。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抹去荡漾在诗坛表层的喧嚣与浮渣,经过轰轰烈烈的第三次诗歌运动的沉淀,越来越的好诗人走到大众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