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艺术消费文学理论

  1. 为什么说文学创作是创造艺术美的活动?

什么文学创作创造艺术美的活动

文学创作是创造艺术美的活动。

一,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创造者。

文学活动与人类物质实践活动不同,和科学认识活动也不同,它属于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更具体的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的领域(文学活动虽然基本上属于物质实践活动的范畴,但它同时也可以反过来影响精神活动。文学创造与科学创造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有很大差异)。

艺术消费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学活动主要通过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语言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

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既是美的体验者,判断和评价者,又是美的创造者。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

艺术消费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文学创造的主体首先必须存在于文学创造活动中,并创造文学产品。文艺理论史上那种把文学主体归结为单纯的“模仿者”的观点,其根本缺陷就是:要么成为自然的奴隶,要么完全从属与别人,那就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者。

因此,只有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的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的主体。 文学创造的过程必然包含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与评价。

结语:“文学创作创造了艺术美”此言不***。

艺术消费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一样,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通过文学创造意识对自然现实的直接反映或间接折射,人类在一个不断发现美和不断创造美的精神活动过程中,认识自身,寻求自身的价值,并在肯定自身存在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其本质力量。

2一方面,文学创作不仅生产了精神艺术品,同时也生产了精神艺术品的欣赏者。另一方面,欣赏不仅最终实现着艺术品之创造,同时,反过来,欣赏者的需求、趣味、消费能力也构成人类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不同艺术价值圈。

3文学创作是一种创造活动,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艺术欣赏凭借着艺术创作的产品而创造性地展开;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创作活动的成果也就借助于欣赏活动而存在,而延伸,实现它的生命力。

4文学欣赏的创造性首先是凭借文学作品而生发,所以被称之为“艺术美”;其次,也表现在艺术欣赏这种艺术美的程序和艺术创作本身的创造程序是相对应又相背反的。

文学作品来自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他是一种艺术美的创作,但是所有艺术最终都要回归于生活。之所以他是一种艺术创作是因为他把生活中的一些意义,有个性,有代表性的东西,集中表现在一段时期一个或一群人中。那么艺术美也就体现出来了。这就所谓的无巧不成书,有悬念有意义有美感。

文学和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和感知,都具有情感和视觉的联想关系,文学为艺术美提供了很好的场景与想象的构思基础,让艺术能够很好的发挥***的精华;同时文学也是属于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之一;是把语言当成一种手段来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根据文学的角度,文学属于语言文化的艺术,在艺术生活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艺术的产生往往就需要坚实的文学做基础,根据他们产生的方式,艺术和文学都是来源于生活,但都高于生活,有了文学的基础,艺术才会更美!


谢邀!过去,人们常用蜜蜂酿蜜来比喻作家的创作过程。因为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源于生活,都源于作家对生活甚至生命经过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通过精心的艺术沉淀和加工而创造出高于生活的优秀作品。这个特殊的别造性活动又常常被比喻为生孩子,需要经过十月怀胎般的精心准备,充满了痛苦的煎熬云快乐的升华,待到一朝分娩,瓜熟蒂落,一切自有读者评说。

法国著名的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优秀的作家艺术家来说,从平淡朴素的生活中发现和挖掘美的特质需要非常敏锐的观察力,这是“加工”创造艺术美的重要前提。

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从报纸上的一则情杀案报道中发现了吉卜赛姑娘的特质,挖掘出“不能得到自由的爱,宁愿去死”的鲜明主题,从而创作了不朽的名著小说《卡门》。

中国,在陕甘宁边区,在《讲话》精神鼓舞下,诗人贺敬之等深入生活中去,从“白毛仙姑”的传说中挖掘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内涵,《白毛女》的经典性及其意义是《讲话》精神的重要体现。

另外,在中外文学史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伟大的作家,许多不朽的作品都有过退稿甚至多次退稿的经历……巴尓扎克、小仲马、福楼拜等都不曾幸免……

现代当代文学史上……

[_a***_]的《小二黑结婚》,因为“自由恋爱”的内容与抗战无关而差点被退回,在彭德怀同志“干涉“下发表后,在抗日根据地起到了丰碑性的推动作用

杨沫的《青春之歌》,因为宣扬“小资情调”而被退稿,但发表后,却成为一代代年轻人前进的动力。

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因为当法不合时宜的老旧而险被退稿,但是,《平凡的世界》的励志义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又有谁会质疑呢?

我们无意指责无数默默奉献辛苦耕耘的诸众编辑,只是对我们来说,如何更多的最大程度的共享作家“艺术美”的创造成果呢?马克思说的好“你要想得到艺术的享受,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