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难不难的难字,这个难涉及几个层面,入门难,学好难还是因为不感兴趣难。
个人来说语言文字类的学科,除了古代汉语和修辞学,其他的我都不太懂。(基本上就是不感兴趣)
但是,我个人又非常感兴趣古典文献学,就是觉得非常有用,按说不少人也觉得这门课枯燥乏味。感兴趣与不感兴趣,因人而异。最近读了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的一堆书,把他当男神了。查了查资料,他本科和研究生是古典文献学的,难怪了,人与书,人与课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
但是,我也有一个看法,文艺学方向的也不简单,比如西方文论,我倒是挺喜欢西方文论的,但是也明白,认认真真把西方文论学好也挺难,毕竟涉及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等等他们的文艺理论。形而上的东西太多,真正消化了他们的思想得读多少书?(尼***,叔本华,弗洛伊德,萨特,罗兰-巴特儿,福柯……)有时候,所谓的好学,不过是容易过考试罢了。个人其实挺感兴趣,因为当时西方文论老师教的很好,而且考试也简单,所以,挺感兴趣,以后想读读思想家的一些书。
其实,个人兴趣也挺怪的,基本上带有古代两个字的,都一点感兴趣,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化概论……
说实话,文学类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等,这些有时候听课爽,比如老师比较文艺的给你赏析作品,比较八卦的给人说作家逸事,(我们现当代文学老师研究***文学的,天天听课就是八卦和文学作品里面的***描写了,你懂的)往往考试还简单。但是,你去文学类考研试试看,看看有多少人跟你抢这个研究生位子。
感兴趣看个人因素,有你自己本身的因素,也有老师水平的因素。我们语文教学论老师教的不错,结果,喜欢他的人不少,不喜欢的也不少。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文科生混日子容易,学好太难。你读本科容易,觉得简单的课,变成了研究生,博士生在学会简单吗?放在任何一门课上,皆是如此。与君共勉。
之前我是理科专业的,学的是制图。这不是自己选择的,至今仍然觉得莫名其妙。一入制图深似海,由于不是兴趣所在,一到上课时间就倍感煎熬。尤其是工业电子学和电工学,我特觉乏味。(一言以蔽之,怪只怪高中时没努力。)
毕业后几年,我都没有拿起书本。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根本集中不了注意力。周围的人都在厕所里扔***―奋(粪)发图强(涂墙),力图获得更高的学历。后来我也按捺不住了,索性也参加了自学考试,报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次弃理从文了,哈哈!
对于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来说,最难的莫过于《语言学概论》了。我遇到的几个老师都是在这门学科上栽了跟头,不止一次,有的甚至五六次。这真的不是在夸张。《语言学概论》不仅仅要靠记忆,还要靠理解。理解不了,即便你把整本书背下来,也未必能过关。我还算***,一次性攻下了《语言学概论》,一年之内拿下了本科证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0183.html
上一篇
传统文学有多少流派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