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派为中国宋词当中一个重要的流派。它的特点是婉约含蓄,内容侧中儿女风情和闺中思绪。
秦观被誉为“婉约之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他的《鹊桥仙·纤巧弄云》。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此词始见于先秦,魏晋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学辞章,如陈琳《为袁绍与公孙瓒书》:“得足下书,辞意婉约。”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在词史上宛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由来已久。到宋代的时候这种风格被发扬光大,已能自成一派,形成了婉约派。后人总结评价婉约派的主要特点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
婉约派在宋代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李煜、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等。各自有代表作品流传于世。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煜《虞美人》
宋代主要的婉约派词人有: 李清照,代表作很多,如《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但影响最大的还是秦观,代表作有《鹊桥仙》,其他人词人还有,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等。
其实宋词无所谓豪放婉约,明人张綖最先把宋词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多细腻情思、离别伤春、闺怨愁绪。一度婉约派成为宋词的正统,一直到南宋才改变。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所以文人比较滋润,饮酒享乐之余,流行填词以自娱,好比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我们到现在都是“听伤感的歌,看幸福的戏”,何况古人呢,婉约派占据宋词大半江山,是因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说说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
1、李清照 北宋女词人,曾经有过美满的婚姻,后来发生变故,所以词多闺怨,看到她的诗词很容易让人想到张爱玲。她的代表作是《如梦令》。如果她放到现在,肯定高唱:“如果伤心总是难免的,你又何必一往情深。”
2、李煜 南唐后主,曾经在南唐度过一段奢靡的岁月,后来投降北宋,状况一落千丈,作为被软禁的落魄君主,他的郁闷可想而知,思念故国是他词的主旋律,字字带血,被称为“愁宗”代表作《虞美人》,如果放到现在,他肯定高唱“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3、柳永 宋朝专业填词人,代表作《雨霖铃》,古代的superstar,凡水井处皆咏柳词,妇孺皆知。他的词多儿女情长。如果放到现在,他一定高唱:“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
4、晏殊 晏殊的官运不错,一直仕途顺利,但是他的词写的也不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他的风格是“别恨”,如果放到现在,他肯定高唱“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筠和李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0269.html
上一篇
文学理论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