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是指初中和高中。
个人观点,莫言的作品没有入选中学教材,是因为莫言的作品充满血腥晦暗怪诞,不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心智的发展。
但莫言的《白狗秋千架》入选了高中推荐读本。
中国历史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优秀文章浩如烟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能将优秀的文章优中选优编入中学语文教材,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启迪人生,感悟人生,激励人生!
所以,有无诺奖无所谓,就看你的文章是否足够优秀,我认为选编并不以诺奖为标准的!何况诺奖评判并不以中国优秀文化标准衡量的。
其实,选编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很关键,关系到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莫言的内容不适合中学阶段看,或者是说不适合在中学课堂上做过多的解剖,因为他的作品多以批判为主。
说点暴露年龄的,我中学那会儿莫言的《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那年我在学校外面的地摊上,10块钱买了一本盗版的《蛙》然后通读了一遍。
《蛙》这本书内容其实也很简单,我记得前半部分是些"我的妇产科医生姑姑",后部分是部话剧,很短,也算是前部分的一个总结。
但是整本书都是在写一个比较混乱的景象,用书评来说就是展现了新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同时也深刻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灵魂世界。
说白了还是批判和讽刺近现代社会的,这类内容就比较阴暗,所以不适合作为教材来使用。
同理,还有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也都知道,鲁迅是出了名的爱批判,社会评价也是非常的高。但是在教材中,却不会出现他相关的作品,就算是有,也是记录他比较欢快比较积极的生活的,比如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啦《社戏》啦等。
这是一方面等影响。
再有就是莫言的作品善于构思生活上的细节,这就少不了一些脏话和比较***的内容,有些东西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说《丰乳肥臀》,有些是改编成了影视剧,也能看出来,比如说《红高粱》。
总之是一句话,小孩子看起来不合适,更何况是更加深沉的进行解读,所以索性也就都不要了。
入选教材,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内容、深度适合儿童、少年阅读。名作家的作品并不一定具备这个条件。
而且,入选教材的作品往往是节选,只是一部分内容,要以不影响作品整体文学性和艺术性为准,所以不一定好作品就适合入选教材。
他不仅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2011年他的长篇小说《蛙》也获得了国家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1986年出版的《红高粱》就引起了文学界的轰动,张艺谋改为电影后,获得国际大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大奖。
第二,好作品不一定适合选进中学教材。
中学教材的选文,要考虑到作品道德思想的正统,还要考虑作品创作的手法要“正常”,要符合主流。另外,作品在篇幅等方面要符合中学生思维。
莫言的作品,道德思想上没有大问题,但是因为表达的独特性,理解容易出现偏差,里面很多内容也“儿童不宜”。
莫言的主要创作手法是“魔幻现实主义”,这种手法非常独特,或者说非常怪异。这种说法也不是中学生合适学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叫诗三百,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其中又以风,又称国风,文学成就最高。其中《蒹葭》《氓》更是出类拔萃,首屈一指。
《氓》主要讲男女爱情,婚姻。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民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孩,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唯有用行动去表达。憨厚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也是处于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特有的表现。待到婚后生活,女子任劳任怨,操劳家务,孝敬双亲,却招致丈夫的无情抛弃。娘家人的不理解,嘲笑,使得女子欲哭无泪,无奈放弃。令人唏嘘不已。
高中时代,正是人生中美好的时代,情窦初开,对爱情懵懂,向往,追求。这时候的少男少女对爱情知之甚少,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人格没有完善。《氓》选入高中课文有极好的教育和警示意义。对青少年爱情价值观的形成犹如一盏明灯,指引青少年前进。
诗经中的“风雅颂”是从《诗经》的内容上分类的,“风”是指民歌部分。民歌来自最基层的百姓,最能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编入教材能让学生了解先民的生活情况,思想情感。思想是有传承性的,认知先民的思想有助于一步步的认知古人的思想,今日的思想。
艺术手法的学习。越早的文学作品,可能更原始,他们修饰语言的方法对学生更有启迪作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在《氓》中可能是最好理解的,或者说是最早的艺术手法的作用。
对字词的理解会更深刻。比如“氓”,就是“民”,而现在“氓”,多指“流氓”,是个贬义词。反复读《氓》,就能理解,古代的“氓”就是文化水平低或无文化的人。还有“渐车帷裳”的“裳”,文中是指车“两边的布嫚”,进而就可理解,“裳”是指古代的下衣,像这样字词还有很多。现代汉语存活着很多古代词语,尽管词意有些变化,但词源还在,学习这些对语言的悟性发展很有帮助。
这首诗主要是写给情窦初开的女孩子看的,怕她们上当受骗。里面的男主人公一开始对女子信誓旦旦,但最后还是把她抛弃了。此男子在人品上有问题,本诗意在告诉女孩子要注意辨别油腔滑调的男子,不然后果很严重。女子辛辛苦苦为了这个家操劳,最后感觉被骗,于是决定离婚。这也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骨气,做个独立的人很重要。
先抛开这首诗的进步意义不谈,单单说,这首诗里的三个成语,二三其德,夙兴夜寐,信誓旦旦,作为高中生就必须要掌握了解。
二三其德说的是男人朝三暮四,三心二意。
宿兴夜寐说的是女人起早贪黑,操持家务。现在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勤奋刻苦。
信誓旦旦说的是男人的花言巧语。
我用成语A来解释成语B的前提是,对方要明白成语A意思。不学又怎么会明白呢?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文化的传承,所以高中得学。
再来说它的进步意义。
诗中的女主角在发现这个男人早已不复当初追求她时的温情脉脉,甚至对他拳脚相向时,这个女人很快认清他的真面目,再也不会被他的花言巧语所蒙骗,果断得跟他一刀两断。
我们的《反家暴法》都实施多久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都播出快20年了。
然而现实中我们还是不难发现,有很多已婚的女人仍然在承受着家庭暴力。问她们为什么不离婚?十有八九的说辞就是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