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确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黄金时期,其原因:一是十年***结束后长期压抑、桎梏的思想情感和伤痛的记忆转化为文艺的井喷;二是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文学正成为表达这种憧憬最理想的载体;三是开放带来了西方现代文化丰富多元的全新思维,并形成了空前的思想碰撞,于是文学当仁不让地充当这时代的先锋。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的主要风景线有:
1.朦胧诗创造了中国新诗前所未有的高峰。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小斌、翟永明等一大批诗人的作品掀起了诗歌风潮,之后海子、于坚、西川等当代最重要诗人的创作也渐入佳境。
2.伤痕文学产生巨大影响。以刘心武的《班主任》为标志,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戴厚英的《人啊人》等,都是***反思的力作。以梁晓声、史铁生、张抗抗、叶辛等为代表的知青文学也是伤痕文学中的亮点。
3.现代主义写作开始成为纯文学创作的主流。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日渐走近文学舞台的中央,王蒙、张贤亮等一些当时的中生代作家开始尝试现代主义写作。贾平凹、马原、阿城、刘索拉、莫言、余华、刘震云等逐渐成为现代主义作家方阵的中坚。其中《浮躁》、《红高梁》、《一无所有》等作品形成广泛影响力。
4.改革题材佳作闪耀。柯云路的《新星》、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蒋子龙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等成为时代的符号。
5.现实主义创作出现一批有分量的力作。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的葬礼》、古华的《芙蓉镇》、谌容的《人到中年》、张承志的《北方的河》、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等,在读者中产生了震撼的力量。
6.玩世不恭的新市民小说异军突起。以王朔为代表的现代城市文学,以新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方式,对当时影视作品也产生了相当大的跨界影响。
7.台港通俗文学风行一时。以金庸、古龙、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和以三毛、琼瑶为代表的言情***,都创下当时图书发行的纪录。
说到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唐宋是第一个,这个时期的文字是大众化的,以诗、词、歌、散文的形式,可以描写任何题材,上到君王宫妃,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描写。
喝点小酒壮壮胆,便可以写首即骂贵妃又骂皇帝的诗“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赵飞燕是克死皇帝的妃子,李白骂了杨贵妃,也骂了皇帝。即便这样,皇帝也没有弄死李太白,给了他丰厚的退休金让他告老还乡。那个时期的百姓都喜欢阅读,天下人都是文人的粉丝,大家都看着你,你不创作都不行。所以,唐宋期间的文字都是脍炙人口的,通俗易懂的,百花齐放的。
中国文学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是属于三十年代的。受国运影响,所有的文人都如睡狮般惊醒。国家被人欺负,因为贫穷落后,百姓贫穷困苦来自于无知。便有了陶行知大办教育;便有了所有文人的笔如刀;便有了所有文人的创作与呐喊;便有了《蚀》三部曲、《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等等作品,都将人物特有的形象[_a***_]得淋漓尽致,深刻剖析了社会现实的黑暗。柔石的《二月》表现出对中国知识分子道路的思考。善写女性并始终保持女性立场的丁玲也有很大的文学贡献,她的《在黑暗》、《***日记》及为她带来更大名气的《沙菲女士的日记》无疑都是经典之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转向农村题材的又一作品,也依旧带着丁玲的特色。张天翼是优秀的讽刺***家,《华威先生》、《包氏父子》等一批***是他讽刺艺术的形成。这个时期也如唐宋般敢写,敢说,敢呐喊。在这些文人的带动下,天下迎来“五四”,人们拿不起刀便拿起手中的笔,写在纸上,写在墙上,写遍全国任何地方。这是一个体现文人力量的时期!
五十年代是不敢写的年代,六十年代是藏笔的年代,七十年代的笔,在精英们的手上。终于!迎来了八十年代,一个口号“改革”如春风化雨,国体百废待兴。文人们的爱国情结又起来了,诗来了,散文来了,***来了,哲学来了。一切都久违了!
爱情又相信诗了,社会要讲哲学了,生活需要故事了。在这个没有网络的年代,所有的美好都迫不急待的书写在纸上,传播在国人手上一人一本,几本,甚至于一书屋。
八十年代的文学是朴质的,干净的。唐宋的墨浓,八十年代的书香;三十年代的笔利,八十年代的文纯。
刘绍棠、冯骥才、陆文夫、韩少功,阿城、王蒙、贾平凹、王安忆、堪容、王蒙、池莉、方方、刘震云、苏童、张承志等等,期待你们往回走,再写八十年代的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