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生态文明批评文学作品有哪些

  1. 原始伦理体现为平等与共享,不平等是文明的产物,这是老子‘’绝圣弃智‘’的根据吗?

原始***体现为平等与共享,不平等是文明的产物,这是老子‘’绝圣弃智‘’的根据吗?

老子有复古倾向,因为原始社会被称为理想的黄金时代。原始***规范主要体现是:在生产劳动和经济生活领域的公有观念和协作意识,在家庭生活中的婚姻自由与对后代的责任和爱心,在政治生活上的民主与平等。

平等是不文明的产物,而不平等是文明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细化的劳动分工,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了私有制。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必然导致工具理性的不断发达,价值理性的萎缩,最终走向劳动异化。

在老子看来,一旦人类走上私有制的道路,思想越丰富越精深,智诈利己倾向就越严重,本心就越受到污染和损害,因此人类要反朴归真就要绝圣弃智。

生态文明批评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觉得老子绝圣弃智的根据是圣贤智慧出现后,反而加剧了人心的扭曲和社会的***,他的绝圣弃智的理论观察到社会的乱象后得到的,认为没有榜样和智慧,社会会更好一些

至于老子是否能认识到生产力进步,文明,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呢?我觉得是认识不到的。在老子,孔子话语体系中,平等共享的上古时代才是文明美好的,而他们所处的时代是野蛮落后的,他们的共同理想是回到过去。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老子孔子评价时代是进步还是退步,文明还是野蛮,并不是以生产能力和物质条件为标准,在他们眼里美食广厦武器车辆甚至能养活更多人口的生产能力等并不是社会进步的评判标准。

生态文明批评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他们眼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判断时代是否进步的标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恶劣,压迫剥削和欺诈盛行,高层穷奢极欲,底层艰难谋生,就算创造出再伟大的物质财富,也并不是文明,而是野蛮。由这种思想出发,他们才怀念上古时代,认为三皇五帝时期才是伟大的时代。

这种对文明的评判标准在中国几千年文化中其实一直存在,并始终作为评判社会是否文明的标尺。在中国史书中,依照这种标准,学者们对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挖运河,汉武帝伐匈奴这类今天看来是伟大功业的行为,基本持批判态度,因为这种物质上的巨大成就是以破坏人的关系为代价的。

但自清末西学东渐,西方以物质为核心的文明评判标准盛行后,以人的关系作为标准的思维,逐渐消失了。按照西方的评判标准,历史研究中你挖不到遗迹,就可以认为记载中的文明不存在,因为西方一贯是以物质成就而不是人的关系来评判文明高下的,在这种话语体系下,我们的历史学家拼命想挖出个夏代的城池,以证明夏文明的存在,可能有的人还在恨祖宗,当年你们怎么就没耗尽国力建个可以流传万年的建筑物呢?害的我们现在连向外国人证明你们存在过都成问题。但,我们为什么要用西方人的文明标准来证明我们的上古文明曾经存在过呢?

生态文明批评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然,以传统的文明评判标准而言,现代社会是否更文明,是要打个问号的。

(在手机上纯手打,可能跑题了,我的这个答案就算抛砖引玉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