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概说

  1. 中国传媒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相比其他院校相同专业有何特色?
  2. 何谓八股文?为什么很多古代有名的才子会屡试不第?

中国传媒大学语言文学专业如何?相比其他院校相同专业有何特色?

中国传媒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相当不错的,它的专业实力在全国开设本专业的440大学里,排在B+/440的位置,具有相当强大的专业实力和比较鲜明的专业特色。但是如果要和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相比,还是比较逊色的。

中国传媒大学是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一流学科入选高校,它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是我国传媒类大学的领军大学和顶尖级大学。

它也有比较强势的专业,在我国的相关专业领域雄居榜首。

文学理论概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传播学,在全国排第一名,广告学在全国排第一名,广播电视学在全国排第一名,新闻学在全国排第一名,网络与新媒体在全国排第一名,编辑出版学在全国排第一名,戏剧影视文学在全国排第一名,戏剧***导演在全国排第一名,广播电视编导在全国排第一名,戏剧***美术设计,在全国排第一名,播音与主持艺术在全国排第一名,动画在全国排第一名,戏剧***摄影与制作在全国排第一名,摄影在全国排第一名,孟加拉语在全国排第一名,普什图语,在全国排第一名。

中国传媒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总体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

何谓八股文?为什么很多古代有名的才子会屡试不第?

所谓“八股文”,本是明清时期的一种考试文体,是对考生文章写法的一种严格规定。“八股文”诞生的本来目的,只是为了方便考官来判别考生文笔和学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却喧宾夺主,成为了检验学子学识的唯一标准,就此为人所诟病。

文学理论概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于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恢复科举考试,明初的科举虽然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但对于具体写法却并无明确规定,考生们可以随意***取对偶或散文的方式答题,因而限制还不是很严格。

到了明宪宗成化年间,在王鳌、谢迁、章懋等人的提倡下,八股文逐渐形成了讲究格律、步骤的问题,并逐渐开始形成严格的程式。

成化二三年(1487年),朝廷下令,科举由考“经义”改为考八股文,即考生答题之时必须要按照八股的方式写作,要求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这叫做代圣人立言,且对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也都要求相对成文,甚至对文章字数也有严格限制。同时,论述内容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不再允许学生违背经注和自由发挥。

文学理论概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么什么是八股文呢?“八股”其实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即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八股文作为一种严格的文章格式,其最初的诞生目的,其实只是为了方便考官对比学生的文笔和学识,只是作为科举考试的一种***工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八股文却逐渐的喧宾夺主,不仅成为了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且成为了考官考察学生的唯一标准。

明朝灭亡之后,清朝从顺治三年(1646年)开始恢复科举,依然沿用了明朝的八股文,虽然在康熙年间曾短暂废止,但很快又被恢复,从而时期一直成为明清两朝科举的主要内容,直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才真正开始停用

我们日常考试中,作文往往规定“诗歌除外”,原因便在于诗歌太难判定高低。如果“八股文”只是作为一种考试文体,仅仅只是对考生的文章写法予以限制的话,其实未尝不是一种好的评比方式。

△王鏊

我们先来看一篇王鳌写的“八股文”,不得不说,作为提出八股文的官员之一,王鳌的这篇《百姓足,孰与不足》写的的确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