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文学作品中画外的作用

  1. 留白的美学价值是什么?
  2. 当代油画艺术与当代国画艺术,两者之间孰优孰劣?

留白美学价值什么

感谢你盛情邀请,留白是中国画里的一个专有名词,它是指画家在描绘对象的时候意识留下来的一片或多片空白。我也不想用大家作品来说明,人们见得太多了。在中国画的花鸟,山水人物画里都有。它的美学价值在于给人们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如下图



这是我过去作的一副国画作品《楼观台情思》,曾发表在《咸阳地税》及中央电视台网站上,我当年去陕西周至楼观台写生后创作的国画。作品右下角的竹子林我用留白代替。



上一副国画作品《连年有余》,我留白了水,没画水,只画了莲菜和金鱼,给人感觉有水,简洁而更生动。(我这副作品曾获国家教育部全国教师书画大赛专业组二等奖,证书我没有给网友发出来,由河北省教育厅承办。

文学作品中画外的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上这副国画小品《水仙》2016年应国家文联,北京中外名人艺术院邀请之作,我把背景全部留白,美学价值还在于生动,给人真实鲜活感觉。至于同西方油画表现形式不一,则不是本题讨论范围,我不再解答。谢谢您的邀请。祝你们快乐😊!

留白是中国绘画有的表现形式,古人有“计白当黑”一说,意思是在中国画中白并不一定代表白,在欣赏可以看成黑色或其它颜色。这在西画中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在西画中白就只能代表白色,不可能看成其它颜色。这也正是中国画高妙的地方。

那么留白在中国画中究竟有何美学价值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文学作品中画外的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画中的空白可以使人产生联想

一幅绘画作品能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才可以称为一幅好的艺术品。同时联想使人思想活跃,可以看到或想到画面以外的东西或事情,从而使人产生愉悦的美感享受。

二、留白可以画面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文学作品中画外的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幅画的好坏或美不美,并不是由画面描绘东西的多少来决定的。往往画面画的太满太实会给欣赏带来压迫感,适当的留白却能让欣赏着更愉悦。

三、留白比用白色颜料表现对象的颜色,更自然、纯度更高。

看了小玉的精彩回答,我就想试试自己能不能说说中国画的“留白”艺术。

我是千千千里马。“留白”这是近代对中国画特有技法的赞叹。因为西方油画是没有“留白”的,也就是说,油画上面如果有一小块儿地方没有颜色,那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中国画到处都填满色,那也是极其特例的。

你看张大千这幅山水画,是不是一种云水迷蒙的超度呢?

留白,就是画面不去设色的地方。

中国画把留白作为一种艺术效果来看的。

比如,天空,不用画,水,不用画,雪,不用画,雾,不用画,而是留出纸的本色,任凭观者感觉想象。

而油画就不行。天空,必须画,水,要画,雾,要画,雪,也要画出来。

除了云水雾雪不用画。有时,或者大多数情况下,中国画连地也不画的。


例如唐代著名的绘画作品《虢国夫人春游图》就没有画天空也没有画大地,但是,我们仍然感觉虢国夫人乘马行走于大地之上的。

留白这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出相应的空白。

留白可以用在很多得地方,比如书画,比如文章,比如音乐,比如建筑,比如摄影,它的用途很广泛,也没有过多的局限。

留白可谓是用在哪处便有哪处的精彩,但由于留白属于一种高难度的艺术技巧,所以在用的时候要妥善处理,如果用的好了,则会使作品产生意境,引人入胜。若是用的不好话,则会起到反作用

你可以这样想,想象力是无穷的,那么留白就是在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营造一个留有想像的空间。

首先一句:空纳万物。

也就是题者所说的留白。。中国人讲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中国人的诗词,绘画作品,园林建设无不提现一二,“空”便有了画面的通脱透气的画面效果,使画面有了独具匠心的“留白”手法

留白的重点在于“留”,我认为它是主动的,创造性的,并非无意识的偶然。古往今来,好多国画作品里都有留白的手法,使画面充满了空灵的意境,蕴含着无限的情怀。

留白不仅意味着国画笔墨技法的生成,而且促成了其独有的自身语言。有着虚实的辩证关系,也和中国独有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老子说过:天下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

时间有限,略谈一点,然并不能尽详。谅。

当代油画艺术与当代国画艺术,两者之间孰优孰劣?

当代油画与当代国画,两者孰优孰劣?这个真不好说。

艺术根本上说是人的感性思维的产物,也就是说艺术总是蕴含在个性化绘画语言中,所以要比较也是在具体的作品之间比较;如果在油画和国画两个画种之间比较,恐怕结论是:无解。

再说,“当代”这个词,是一个很有包容性的词汇,在艺术领域里,“当代”和当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可以引申为“新”和“创造”的别称。

丁山 ▲《撕裂的影像》60cm × 60cm,纸本水墨

弗洛伊德《疲惫》

当代艺术尤其关注人类精神困境,有思想、有情怀的当代艺术家,大多是人类精神、情感探索与表达的开拓者,表现一切喧嚣归于平静后人的状态与所思所想。

每一种艺术的产生都有其产生的文化基础和适应其发展社会环境。国画产生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中,油画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土壤中。国画和油画是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绘画艺术。

问当代油画艺术与当代国画艺术孰优孰劣,就如同拿小提琴与二胡比较谁优谁劣一样。只能说小提琴有小提琴的特色,二胡有二胡的特色,喜欢听小提琴的人有很多,喜欢听二胡的人也有很多,小提琴和二胡都是很棒的音乐乐器,怎么区分它们孰优孰劣呢!油画和国画也是这样,是人类文明智慧在绘画艺术上的体现。

国画与油画有不同之处,却无优劣之分。

一,从发展历史上看,中国国画形成于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代代传承,沿袭至今。西方油画是在水粉、水彩、蛋清画的基础上于十五世纪研制而成,只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二,从绘画材料工具上看,国画使用的是水质矿物颜料水墨、宣纸、绢(帛)、毛笔等。油画使用的是油质矿物颜料油料、画布(画墙)、油画用笔(刀)。

三,从绘画理念上看,囯画以深厚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含蓄、内敛、中和,注重“写意”,秉承“书画同源”“画书诗印一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油画源自西方文化,开放、外露、张扬,注重“[_a***_]”,追求造型具象的真实客观或抽象立体的表现,追求色彩的渲染,好在形象立体直观。

四,从绘画题材上看,国画以表现山水居多,通过“写意”的理念在画面中体现深远辽阔幽静怡然的意境之美。油画以表现人物居多,通过“写实”的理念在画面中体现形象逼真色彩斑斓的直观之美。

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国画与油画既有诸多不同,又各有各的精妙。它们是绘画艺术花开两朵,竞相芬芳,各有特点,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各有千秋。


艺术具有其相通之处: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对象,具有变化性,具有美感,都是思想情感的外现。艺术是人类社会的精灵,是传递美与情感的使者,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寄托,再加上文化,地域,宗教信仰等让文化更为相通。

要说当代油画与国画的好坏,我的观点如下:

第一,国画是中国绘画,是中国长期以来所发展成的一种艺术样式,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传承。其绘画方式有别于西方绘画,绘画题材分类较多,技法不一,具有较深厚的中国文化。就其中的意境其他艺术样式就很难达到。我认为国画是所有绘画类别里面的经典

第二,当代绘画是在之前西方油画(印象派后,印象派,抽象主义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有些当代油画融入了中国绘画精髓在里面,从而取得了相当有价值的艺术。

如果非得要说国画与当代油画哪个好与坏。无论是谁都不能下定论的。因为他们各有各的价值,各有各的千秋,只有通过个人的喜爱,审美等来选择


油画和国画都是不同文化背景、审美情怀和创作手法下催生起来的视觉艺术,不论是古代的,现代的,还是当代的,油画和国画之间没有什么可比性。比较它们,就像比较西方大神宙斯和东方大神***谁更厉害一样,因为不在一个时空领域和文化属性里,根本难以做出客观公正的比较。

世界上,每个人根据自身的审美趣味,会对同一个事物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比如,对美女的看法就完全不同,有人认为苗条身材好的女子是美女,有人却认为丰满的女子是美女,有人却认为小巧玲珑的女性为美女,还有人认为性格张扬奔放的女性是美女。

在此,我谈谈油画与国画各自的特点,人们对它们孰优孰劣见仁见智吧。

从视觉效果方面来看,油画要超过国画不少。油画对造型、色彩、光影、笔触四大要素都非常在意,如何把它们鲜明的表现出来,一直是历代油画家不断探索的方向

总体来说,在造型和色彩上,越接近原物的形状和颜色,就说明刻画得越成功。在光影上要求通过光影的明暗变化来体现出画面的空间关系,在笔触的表现上,则要求笔触跟色块有效融为一体,体现出画面的质感。

国画完全没有造型、色彩、光影、笔触上的四大要求,但是,国画讲究笔墨,追求气韵和意境,这些是油画不具备的。

国画不像油画那样主要以色块来造型,而是以线条来勾勒物象的轮廓线,进而起到造型的作用。国画中的笔墨就是墨在纸张上体现出来的二元对比关系,比如,有浓淡干湿,有轻重缓急,它们是构成画面节奏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