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人物刻画文学理论,人物刻画文学理论是什么

  1. 如何理解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提出“人的文学”的文艺观点?
  2. 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的区别是什么?

如何理解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提出“人的文学”的文艺观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几颗星之一。很多学者在研究这段文学史时,都无法将周作人置于这段文学史之外。较之于散文,他的文学评论文更为流行。其中,写于1918年12月7日的《人的文学》无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文章开篇就指出现代文学发展的任务,即提倡,发展新文学,也就是人的文学。相应的,也就是指出了当前排斥,反对的对象,即非人的文学,在提倡发展新文学的同时,必将受到来自非人的文学所代表的旧势力的阻挠。随后周先生又对新旧两个字做了分别的阐述。随之,周先生再从新旧问题链接到“人的文学”这一中心问题上,顺着前面对新旧问题的阐述,进一步说明人的文学产生的长久性,至于现在我们对“人的文学”一词的陌生性,周先生将其原因归结予人类的愚昧性,他用生动的比喻指出人会碰壁,并有其有意性,主观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人在获得真理道路上选择的多样性,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想要提倡“人的文学”,就要改变人的思维方式,破除人的愚昧性,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相对于中国对于“人”真理的发现,周先生指出欧洲更早。在欧洲历史上,对人的真理的大讨论总共有三次,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法国革命。“认识你自己”,成为苏格拉底表述人对人自身的认识启蒙经典名句,这种自由仅仅是对于欧洲成年男性的自由,至于女人和小儿的自由发现则姗姗来迟,到十九世纪才有萌芽。不管怎样,光明确实在欧洲出现,但反观中国,对于这类问题从来得不到正面的回答,以至于现在还是一片空白。

人物刻画文学理论,人物刻画文学理论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后,周先生进一步阐述了提倡人的文学的原因,大致是希望在文学上提倡“人的文学”,提倡人道主义思想,用思想指导实践,净化心灵。


五四运动时期,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提出“人的文学”的口号,提倡“平民文学”,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学的启蒙作用。在《人的文学》中,其核心思想为人道主义,而这里的人道主义更多的则是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从这种人道主义出发,提出了建立人的理想生活,重视文学表现人道主义的重要性;表述了对人的个体自由最充分的尊重,并将文学界定在最具人性和个人性的命题上。

“五四”新文学是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产物,周作人的文学观的核心是人道主义,而其两冀分别是个性主义和博爱主义,他以西方的人道主义为新文学的哲学基础,把个性的人道主义与博爱的人道主义二者结合为一体,形成个性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但在综合的过程中,个性主义的成分更为浓重。周作人之所以把利人利己结合起来,是因为他认为在中国根本缺乏的是“人”的存在,爱人者和被爱者都没有自觉,因此即使主张仁、义、礼、智、信,也绝不可能在中国真正实现。因此他选择西方的人道主义作为中国新文学哲学基础,最终仍是为了满足反封建的思想要求。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名义上是谈文学,实际上充满了有关人的历史哲学思辨色彩,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确立了“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的概念,在文学史和思想史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人物刻画文学理论,人物刻画文学理论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我们以隔了一个世纪的文学观去观周作人20世纪初提出的“人的文学”观,也许会觉得他所揭示和阐释的只不过是现代文学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但在当时那样一个有着从来不把人当作人的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古老国度,“人的文学”无疑是一盏明灯,为刚刚从黑暗中醒来不久的中国文学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尽管步履蹒跚,每迈出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但却始终向世界文学的行列迈进,使中国新文学首次具有了与世界文学相近的基本观念。毫无疑问,这是周作人对中国新文学最大的贡献之一,“五四”时期也是周作人风雨波折的一生中最富光彩和生命力的一段光辉岁月。


评价一个人,中国有句古话:"知人论世”。即把评价一个人必须要和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可以理解为“论世以知人”。

周作人所处的历史时代是“五四”时期。众所周知,“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它所举的两面旗帜是民主和科学。当时,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在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理论倡导下,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主张“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要排斥、反对“非人的文学”。周作人在《平民的文学》中,提出了“为人生的文学”口号,后来被“文学研学会”作家所***用。

人物刻画文学理论,人物刻画文学理论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为鲁迅胞弟的周作人,在他一生的早期,追随兄长鲁迅,还是比较进步积极的。不要因为后期当了汉奸而全面否定他,这样也不符合历史事实,也对他不公平。

纵观周作人一生,论者认为周作人身兼“叛逆”和“隐士”双重人格。他不像鲁迅那样金刚怒目,大义凛然。鲁迅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周作人则相反,生性懦弱,惧内,就因为惧内而听信日本老婆的挑唆和鲁迅分道扬镳了,就像他的文章一样,平淡冲和。他的归宿令人唏嘘,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的确不***。


1918年12月 ,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人的文学》一文,提出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

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的主张,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文学观和他的社会理想,他想通过文学把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主要是社会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作家要以[_a***_]的 ,而非“游戏”的态度 ,去描写“非人的生活”,为人们展示理想的生活,促进健全发展,要求文学中能够写出人性,文学内容的革新变得重要起来,毫无疑问,中国长久的礼教的束缚下,文学内容多是陈腐的,也是这些礼教的再现,缺乏人性的,因此,内容的革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新。

周作人提出的“人的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其实质是人性的,为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界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学形象民间形象的区别是什么

一、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有着审美价值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

如下图:

这张“孔子像”就是典型的文学形象。专业的话术我就不赘述了,度娘都有,我就简单通俗的来解释下,让大家都能懂。

古代的文学形象,一般都是能登大雅之堂的,也就是专门为官僚皇室服务的形象。比如《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或者某个皇帝的画像,某位名人的画像,这些都属于文学形象。

二、民间形象

顾名思义,民间形象自然兴起于民间,较为常见的形式有:脸谱、皮影。

一首歌叫《唱脸谱》,其中的歌词是这样唱的:“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首歌还是初中教材里面教的一首歌,至今印象颇深。

文学形象是倡导辩证的看待某个人物或者某件事情,而民间形象一般非黑即白,比如曹操,民间形象是个大反派,包括部分戏剧中,曹操的角色都是“白脸”,而文学形象较为可观。

文学形象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给读者感觉是鲜明特色比如鲁迅作品中的孔乙己无论如何都会穿着文化人才穿的长布衫,比如梁山一百零八将都有自已鲜明的个性,但凡名著名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能呼之欲出让人难忘记,他们源于作者深入社会体验生活再通过艺术加工而成的作品独有形象。

民间形象是广大平民百姓历代口口相传的一种独立特定的人物形象,其中有民众的喜恶与愿望,这种形象既不是历史再现也不是人物传记。比如曹操民间形象是白脸,阴险狡诈的小人而历史里的曹操完全不是这样。当人们生活十分艰难而且看不到希望之时就会天马行空造出一个能带来快乐的形象,比如孙悟空就是很好的例子。

当然,文学形象也会来源于民间形象,许多巨作的人物形象来源于民间形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来源于民间形象,《水浒传》中的宋江等人都源于民间口口相传的形象再通过作家艺术加工而成的文学形象流传千古。但是文学形象要高于生活民间形象却是脸谱化的。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也许是我知识浅薄。我知道“形象”一词,但从来不知道“形象”还分什么“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

虽然我不知道这两个“形象”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我可以与你讨论讨论。

***若真要把“形象”区分为两种形象的话,我以为:

所谓的“文学形象”等于“艺术形象”,也就是说——是加入了“粉饰”与“雕琢”、不太真实的形象。这种“粉饰”与“雕琢”会掩盖“真实形象”的瑕疵,犹如化妆一样,使人看不到“本来面目”。

而“民间形象”应该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形象。较为真实可信。

以上是我对这两个形象的理解,不知是否有道理。希望您给予明示。

其实,这个题意所引申的意义是,历史上的人物,到底真实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有些人——比如汉献帝、曹操、刘备,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李自成、康熙、乾隆等等,这些人,有些时候便是帝王将相,有些时候便是乱臣贼子,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他们?



答案是,这些形象都不是真实的,只不过是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利益需求,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主管虚构出来的形象而已。

这里面,着重介绍一下,题意所说的文学形象,以及民间象形。

拿大家比较熟悉的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说吧!

曹操,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里面,就是一个乱世枭雄,或者说是乱臣贼子,他将汉献帝关在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又逼迫献帝退位,窃取了大汉江山,这些做法,完完全全是一个汉贼的形象。

显然,这个文学形象,是作者罗贯中强加给曹操的。

然而,曹操在民间的形象呢?不说以前,就以现如今来说吧!我想,绝大多数的小伙伴,都会支持曹操这样的一个全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