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分析,意境比意蕴更广大、深邃。不过要做到画内里有意境,先得每幅画有意蕴,从意蕴到意境是一个不断打磨雕琢的漫长过程。就我个人而言,我更看重意蕴的重要性,用画面表达思想意蕴是基础,有深邃意境的表现是自然生发的。画国画来说,先要从“有意味的线条”开始,澄怀观道,物我两忘,一步步修心悟道,久而久之,您的画面会慢慢地有意境。
所以,我认为意蕴比意境重要。
意蕴和意境二者都是一个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意蕴是文学作品的创作基础和基调,是引导读者读完作品后会带来怎样的沉思。意境则是作品的灵魂,让读者与写作者发生共鸣的同时留下美好的回忆。一部好的作品会是意蕴与意境的完美诠释。
艺境是画家透过画面,展示画家自身的艺术修为和审美高度。艺蕴则是画家通过画面技巧和营造,带给观众艺术技巧所产生的审美感受。二者互为表里,在艺木修为深度上,意境高过艺蕴,在艺术展示的广度上,意蕴强于意境。这也就决定了谁是大家,谁是画家的结果。
谢谢您的邀请
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的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
意境是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其实两者相辅相成,表现了不同的方向,从而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意蕴只有表达的是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一种向上的情怀才能被更多的人去接受,去理解。
一幅好的作品表达的意境肯定是唯美的,让读者有更大的想像空间,去感受。
意蕴和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1意蕴
艺术作品所包含的意思。
2意境
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
1)意蕴:
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的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有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诗歌鉴赏也要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2)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意境理论最先出现於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3.意蕴和意境的区别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1109.html
下一篇
文学理论劳动说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