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限制思维的原因

  1. 追求文学的“纯粹性”是否是陷入了错误的思维模式?
  2. 如何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于思维?

追求文学的“纯粹性”是否是陷入了错误的思维模式?

文學就是人学,是人学中的形象思维学,是靠形象说话,是靠生活细节完成,是靠生活故事串成。文学,不靠理性思维,不表述思想,不阐述理论,不实证什么。文学是展示自然,展示灵魂,给人求真、求善、求美,万类霜天竞自由

思维可以定向,但无对错;人的行为有对错,要克已。不同的选向确定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有时很难勾通,这就需要理解和善待。人有三五九等,任何事不要强求,各有各的生存追求,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文学难就难在描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人和事,使故事完整完善,用形象教化人成其为人。当然,文学的倾向性还是存在的,离不开社会性。

如何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于思维?

一般说来,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所显示的客观意义作家主观的创作意图(思想)差不多是一致的。而有些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所显示的客观意义,则往往超越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认识,出现了两者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现象。在文学理论中,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做艺术形象大于作者的主观思想,简称形象大于思想(维)。

文学理论限制思维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形象大于思想,是高尔基早在20世纪初,在巜俄国文学史》一书中提出来的。高尔基以普希金等作家为例,说明由于这些伟大作家对生活感受得异常丰富深刻,因而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能反映出更广阔、深厚的社会生活,能突破他们贵族阶级出生的局限,体现出贵族阶级思想更深刻的内容。他们的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所客观地显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往往大于作者主观上要表达的思想。

形象为什么可能大于思想呢?

第一,作家选取一定的社会生活现象写进自己的作品,仅仅是由于认识到这些生活现象的某个方面的意义,而对于它的丰富的意蕴,却并没有完全认识和把握,这样就造成了作家的主观认识与生活现象的客观意义之间的差异。

文学理论限制思维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俄国作家冈察洛夫恪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决不为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而写作。在他创作的时候一个形象,一个基本的主题引导着他的思路;面对于这个形象的全部意义则往往缺令更为全面深刻的考虑。他说:“我在描绘的那一会儿,很少懂得我的形象、肖像、性格意味着什么”,“我只是在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与他们相隔了一段距离和时间以后,才十分明了它们的含义、意义一一思想。”他甚至说自己期待着像别林斯基那样的批评家“在小说的字里行间看出些什么来”。由此可见,作家的主观认识和他所描绘成艺术形象的客观意义之间,出现二者不能完全相符合的状况,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是带有必然性的。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也有同样的认识。他曾谈到:“屡次有人问我巜雷雨》是怎样写成的,或者雷雨是为什么写的,对这一类问题,老实说,关于第一个,连我自己也莫明其炒;第二个呢,有些人已经替我下了注释,这些注释有的我可以追认一一譬如'暴露大家庭的罪恶’一一但是很奇怪,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并没有明显地意识着我是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抨击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雷雨》一个模糊的影象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不可言喻的情绪。”这都表明了,客观生活的形象被写进了作品,尽管作家对生活的意蕴认识是不完全的,但生活本身的思想意义却随同形象而展现出来,而读者通过形象去认识这些生活现象本身时,又可能发现作家当初忽略和没有认识到的其他思想意义。

第二,作者受到了阶级的、时代的局限,对于他所选取的生活现象,只是大致地,从总的倾向上有所把握,于是就写进了自己的作品。而今天的读者运用马克主义世界观做指导,对作品中的生活现象进行阶级的、历史科学分析,从而得出比作者的认识更深刻、更正确的结论。

曹雪芹的《红楼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天的读者,从巜红楼梦》中所提供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的历史画卷中得出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客观结论,它表现在封建政治制度、封建经济制度及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而这些表现又自始至终地贯彻在巜红楼梦》整个艺术形象之中。今天我们所得出的这一客观结论,并不是当年曹雪芹所能认识到的。他仅仅对自己从贵族家庭的败落过程中预感到封建社会这座大厦将要倾倒的趋势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认为“荣辱自古周而复始”,是宿命论循环圈上的一环。曹雪芹的主观认识是肤浅的错误的,但是所描绘的艺术形象却显示出了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我们今天所分析得到的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历史趋势,正是通过曹雪芹所描绘的艺术形象而显示出来的。

文学理论限制思维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白了形象大于思想的道理,我们就应该注意,在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时候,应以对于作品中艺术形象进行分析为主,而作者关于自己创作意图的表白则只可做参考,才能做出科学而公正的评价。同时我们应该注意,过去有人借口形象大于思想,而否认作家的世界观对于创作的指导作用,这显然是错误的。

【文/原创 图/网络 谢谢提供,侵权联系即删】

不懂什么叫形象大于思维。

不但我不懂,看来你也没有弄清楚什么叫形象,什么叫思维。

很显然这是文学作品读得太少的原因,读得太少那就分不清楚什么是什么,更不用说要评论

显然你现在还没有评论文学作品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