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黄土文学流派参考书有哪些

  1. 如何形成自己的文学主张?
  2. 求推荐好书?什么类型都可以,最后我会有整理?
  3. 如何评价由董勇、王海燕、马少骅等人主演的央视热播剧《黄土高天》?

如何形成自己文学主张

1.受古代经典传记作品的启发;吸取别传作品写作方法中的精华; 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

2.以学术观点为主,思想深刻分析透彻;按照顺序介绍自己学术思想观点的发展

3.要在书中把对传主的评价全都交代;应该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 都全部奉陈;刻画传主要生动,进行入情入理细致的分析,但是不要太过琐碎。对于他的观点可以同意可以不同意,言之有理即可。

黄土文学流派参考书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推荐好书?什么类型都可以,最后我会有整理?

对于好书,我的定义是:对人有启发意义,有助于个人成长。从书籍分类来说,最近读的主要好书有:

一、文学哲学

1、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通过对中国艺术书法绘画等阐释解释了什么是美,我们应该如何欣赏美,读起来不枯燥,可以陶冶身心,提升人的美学气质。

黄土文学流派参考书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路遥的《平凡世界》,这是一部史诗级的作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人,如何在困苦之中,一步步挣扎着走出自己的人生一个个普通平凡的人又是有着怎样激荡胸怀的故事,至今读起来,依然充满震撼心灵的力量。

3、《傅雷家书》,一个父亲儿子对话,一部成长与教育的心路历程,从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爱情、如何对待艺术,傅雷一片谆谆爱子之心成就了今天的傅聪,严厉中透着温柔,苛刻中满是柔情,这也许是世上最好的父子情吧。

二、社科类

黄土文学流派参考书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作为全球知名说服力研究权威,罗伯特·西奥迪尼被称为“影响力教父”。这本书会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进行剖析,给予解释,比如为什么我们宁愿选择排长队的烧烤摊,也不愿去旁边人很少的烧烤摊?为什么电视上推销药品的各种“野专家”屡禁不绝呢?为什么罗密欧与朱莉叶最终会选择殉情***?非常值得一读。

2、居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这本书对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可谓是非常精到,长盛不衰,美国总统罗斯福、法国总统戴高乐以及***等都受此书影响颇深。

3、舍费尔的《小狗钱钱》,这本书我读了3遍,虽然是一本针对10岁以上儿童的读物,但是对成年人来说,不仅是一次非常好的理财知识培训,还对人生观具有重要的影响,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如何评价由董勇、王海燕、马少骅等人主演的央视热播剧《黄土高天》?

《黄土高天》,仅靠这名就让人不禁从心底呤唱: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哦。是的,这是继《平凡的世界》后又一部描写陕西农村四十年的变迁改革。讲述了以“秦学安”为代表的三代农民,四十多年的奋斗历程,真实还原了农村的发展变化。


老实说,能对该剧看下去的人,都应该是有一定阅历的人。毕竟,那土得掉渣的台词、灰不溜秋的服装,在这连《惊蛰》上服装都能一尘不染,小鲜肉霸屏的当下,真的不招人待见。难怪豆瓣评分才6.9分,但我觉得,该剧真是当下难得一见的,反映农村题材的良心剧。

一、优点:演员演技在线,场景真实,尊重历史,尊重观众

男主:董勇,女主:王海燕,更有:马少骅、陈逸恒、高明等老戏骨的加持,让该剧添辉不少。据说,该剧演职员就200多位,搭建场景500多处,服装道具8000余件。可想而知,剧组为此花费的心血。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良心剧。绝非那些有辱观众智商的垃圾剧可比。

二、瑕疵:演员外型与时代不符

该剧让人吐槽之处在于:演员外型与那个时代不符。当你看到一个肥肥胖胖的人跟你说:我这么做,就是想让大伙吃饱肚子嘛。是不是很滑稽?另外,董勇的陕西话极不标准,差不多每句话的尾音都带上“嘛”,太过刻意,让人听着别扭!

能入央视影视剧,它首先是正能量和符合时代主题的。

从演员的阵容搭配来看,都是一些中青式的老戏骨,***文化界的常青树,《黄土高天》这部农村题材的史诗年代大剧,本身也是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农村人生活的日新月异的精神风貌,以农民秦学安(董勇饰)的农村青年,在历史政治作用下,为了生活和过上富裕的生活,而不断学习不断努力的直到脱贫致富的一个过程。

看到农村题材和军旅大剧,特别是改革开放左右的***剧,加之几位演员都是实力派的精湛演技,把剧中的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静心的观看,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如是写道。和艾青这句浪漫的诗句相比,纵贯40年农村改革风云岁月的电视剧《黄土高天》更偏向于[_a***_]。


该剧中,农村青年秦学安在当地领头分地包产到户后,受到他人的质问,面对众人的指责他激动地反问了一句:“你说咱们农民其实就是想不饿肚子,能过上好一点儿的日子,这有错吗?”

这句话,看似情绪,实则悲壮,多少有些类似于农民的“天问”,此中深意,很是揪心。这一点,也许只有身为农民的当事人和农民阶层才能理解个中甘苦。

“国以土为本,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可以纵观时下荧屏,真正说出农民心声的作品并不多。细细历数,几十年前作家路遥那部《人生》算是一部,几年前陈宝国、冯远征主演的《老农民》算是一部,时下董勇主演的这部《黄土高天》亦是一部。而就几部作品的剧情和时代脉络来看,当初作家路遥那部《人生》说的是寒门学子高加林千方百计地逃离这片黄土地,《老农民》讲的是农民守护这块土地,而之于《黄土高天》中的年轻人,则立根于脚下这块热土,意欲改变这块土地,乃至自身的命运。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进步?!



《黄土高天》在央视热播后,我连夜追了12集,剧中桥段,感同身受。可以说,一部《黄土高天》,堪称一部农村改革开放史。该剧借秦学安的个人奋斗经历和打拼史,用史诗般的叙事场景描述了波澜壮阔的土地改革史。彼时,十几亿人口,八亿农民驻守农村,辛苦劳作。所以,我们用“改革开放看农村”这句话来形容中国发展之路并不为过。

纵观全剧,《黄土高天》中“三农”改革中重大的历史转折点皆有涉猎。而且,每个剧情都击中观众内心的“痛点”。农村改革变迁四十年,从最初的“大包干”到“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再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从当初的“割资本主义尾巴”到允许农民经商,从“乡镇企业”出现,到“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以秦学安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可谓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此中经历,个人心境,非笔墨所能形容,一个普通的农民,用自己的日常行为,在农村改革之路上写下悲壮诗意的一笔。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身为史诗大剧的《黄土高天》并未囿于大情怀,而是将故事落实到每个细节,村长那个不爱种田热衷于做买卖的儿子捧回全村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秦学安和安徽妻子开回第一辆手扶拖拉机,无论是县城电影院中播放的《少林寺》,还是农村小院中拥挤而坐观看《霍元甲》的村民,都不乏那个时代的特点。可以说,看《黄土高天》这部剧的过程,本就是诗意怀旧之旅。这样的情境,很容易让人想起曾经的农村往事,想起打拼在土地上的父辈,甚至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弹指四十年,回首一念间,从当初挨饿到喂饱肚子到改革开放步入小康之路,农民为自己的命运支招把脉,个中变化,非同小可。

说到这,不由地想起民国时期颇有理想主义的农村改革家梁漱溟先生。想当初,梁漱溟先生在民国时期提出“中国农村改造”后,在齐鲁之地试验失败时,曾经意味深长地质问“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问题当时很难作答。如今《黄土高天》用***白描的方式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