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的进程不够完整,缺少成熟的发展周期。现代派的出现,其实是模仿与写实的逆思考。艺术是写意的,这就是西方现代派的认知。这个认知很先进吗?对于西方的文化空白是的,但它在东方并不新鲜。它的新鲜之处在于,借助了新的工业时代,然后是信息时代的科技成果与生活成果,呈现出先锋的面目,让人以为新鲜。艺术的***与无所不能,才是我们刚刚展开的未来。
2、现代主义文学突出表现异化主题。
二、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特征:
1、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
2、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3、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4、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和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在整个19世纪,统治欧洲科学界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牛顿的力学体系。在其影响下,实证、理性等观念是引导文艺发展的主流观点。但在20世纪初期,现代物理学,尤其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诞生,极大动摇了古典物理学的物质宇宙观,科学世界变得微妙、复杂、难于把握。
诗歌发展到现在,就整体水平而言,确实出现了倒退。尽管历史潮流一往无前,但人的文化底蕴越来越浅,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就现代诗歌领域来讲,除了起到开创性的新文化运动之外,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的确泛起了一点新意。而现在的现代诗模仿翻译过来的外国诗现象异常严重,散文化口语化让人们对诗歌的发展失去了希望。诗人们的光环被几个已死去的人占有,或患有脑瘫的人所代言。节奏、韵律、文字、意境和美尽失,就像书法界的丑书。另外,同质化现象也很严重,有点像当今的城市,千孔一面。我的诗歌同样受到了这种影响…目前,促进诗歌发展的方法,首先是去浮躁,沉下心来读书。其次是克服文人相轻。第三是健康的文艺批评。第四是反抄作。第五是把所谓的诗歌权威拉下马,让年轻人上。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和水平,下面发表一首自己的作品以飨读者。
我的观点也是:诗歌倾像于个人情感及经历感受,上辈人所处的时代是讴歌祖国,歌颂人民和生活,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诗人,作家,他(她)们创作出了很多辉煌作品,深受读者喜爱,有些作品甚至影响了我们几代人。现在八九成诗作都是与个人生活关联,这是切身感受的,像我自已经常说给自已的一句话就是,不懂政治,不懂经济,也不会谈这些,只是写些有关生活和风月的闲诗罢了。但必须是:心向善良,心向阳光,心向正能量。
当代诗歌主流风格是什么?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梦里水乡无法把脉当代诗歌的主流风格,因对诗歌只是出于爱好及对诗歌了解的一点点皮毛而已,不敢枉自非议。只能从个人所理解的角度简单敞述一下个人观点,望头条读友们多提宝贵建议并斧正为谢!
个人以为,所谓主流风格便是时下社会流行并获得大众认同认可的风格方为主流风格。正如时下流行歌曲一般,大街小巷传唱的便时时下流行的。诗歌亦是如此,所以流行与经典不同,流行可能成为经典,但经典的必定是流行过的。所以流行风格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时限性。估且不论当下风格,因为说明了这一点,你只要去细心体会时下的流行节奏,便知当代主流风格是什么了!
当代诗歌主流风格是什么呢?
很高兴还有人能够提出这么[_a***_]而高雅的问题。但是,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就我个人的诗歌阅读面而言,我只能很遗憾地说,没有主流风格就是当代诗歌的主流风格。
1、我国有煌煌三千年的诗歌史,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几乎都在遵循“诗言志”的传统,表现家国情怀,反应现实社会的真实面目,具有极强的认识功能和激励教育功能。我们从《诗经 国风》、《离骚》、汉乐府以及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作等等一大批优秀作品中,可以看到各个阶段的社会面目,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家国情怀。
2、诗歌进入现代之后,日渐式微。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批自由体诗人笔下,仍然流淌着古体诗中家国情怀的余绪。比如以艾青、臧克家、田间等人为代表的写实派,以北岛、舒婷、食指、江河、杨炼等人为代表的朦胧派,他们的诗歌仍然能够体现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表现深度与力度。
3、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诗歌旗手与巨人,他们以自己的诗歌引领着其所属时代诗歌的发展方向。战国时代有屈原,汉魏时期有“三曹七子”,东晋有陶渊明、唐有“李杜”、“元白”、“小李杜”,有两大流派,宋有“苏辛”,元有元曲四大家,明有“前后七子”,请有“清三家”。但是,当代诗坛已经再无旗手,难出巨人。当然,这并不是说当今诗坛没有诗人,也不是说当今诗人们都是庸才。至今,写古体诗与现代诗的不乏其人,从数量上说,甚至远超 以前任何一个朝代。然而,当今时代不是一个适合诗人生长发展的时代。原因大致有几点:首先是商品时代与市场经济使人们很难有宁静专注的心态去写诗、读诗,诗人很难靠着诗歌去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其次是当今社会小说大行其道,而诗人则黯淡无光。***家可以通过***来谋生进而发展,而诗人则很难。再次是当今的信息爆炸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阅读可能和渠道,人们大多会选择一些***性的快餐文化来填补自己的闲暇,而很少去做高深地诗歌阅读。因为相对于***和其他******息而言,毕竟诗歌的阅读门槛还是很高的,这就挡住了很多人的阅读诗歌的道路。失去了坚守之心的诗人,失去了诗歌的阅读群体,现代诗坛便难以繁荣。即使有个别诗人稍有影响,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综上所述,现当代缺乏诗歌成长发展的土壤,也就难以出现诗歌的引领者,也就失去了其主流风格。这是世代使然,社会使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