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电影叙事,文学理论电影叙事特点

  1. 文学不繁荣电影也很难繁荣,怎么看文学和电影的关系?

文学繁荣电影也很难繁荣,怎么看文学和电影的关系

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当然的。我觉得文学是根本。是体,电影是分枝,是用。本固而枝荣。文学繁荣了,电影才会繁荣。反过来说,电影也有本身的艺术可以相对的吸引人。但现状是喜欢看书的中国人很少。一个问题城市里供人看书和阅读的地方太少了。这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人才战略的大问题。但人们都把它当经济问题看待了。所以会造成很严重的国民素质问题。尤其是和西方国家相比较就更明显。

我看过上千部电影,来答一答。

电影发展的晚,被称为第七艺术,是视听语言的产物。

文学理论电影叙事,文学理论电影叙事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门语言,自然与文学息息相关。

一个电影就是一个故事,也不仅是电影,包括电视剧,小品等,都是故事的展现。

在上世纪末,我们很多好的影视作品,这真要多感谢那些编剧了,《我爱我家》这部家庭喜剧里,最拿钱的不是演员,不是导演,而是编剧,编剧的工资是主要演员宋丹丹的3倍多。

文学理论电影叙事,文学理论电影叙事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种情况现在就很少见到了。

文学和电影,就普通英语汉语一样,都是语言,形式不同罢了。

电影艺术的基础是文学。

文学理论电影叙事,文学理论电影叙事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电影是一种多媒体叙事文本,是从戏剧,舞台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戏剧,舞台剧又是从文字文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文字文本为载体的。电影从技术上使得文字文本更加丰满,效果更加突出。而文字文本构成的剧本,是电影丰富表现手法的基础的基础。

最早的文艺作品都是口述的,带有强烈的为宗教的意味。玛雅文明的《波波尔·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藏蒙文明的《格萨尔王》、冰岛的《埃达》、日耳曼的《尼伯龙根的指环》都是经典的口述史诗,后经广泛传播后,有一些被固定为文字载体流传至今。

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一、文学作品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叙事方式, 是电影的源泉和母体。

二、电影的发展推动了文学的复兴。

三、电影和文学并非从属关系, 它们都是独立的艺术本体, 有各自的品格和存在价值。文学影响着电影, 电影也渗透着文学因素。它们相互依赖, 碰撞, 融合。在这个相互融合和改造的过程中, 电影不断从文学作品中吸收丰富的养料和文学的精华, 形象地在电影文本中阐释文学的精神审美价值。与此同时, 文学也不断的提升自己。文学的繁荣带动电影的发展,而电影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两者在相辅相成中迎来了共同繁荣。

文学助力电影

一直以来很多优秀的电影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作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电影奖项奥斯卡奖, 很多获奖电影都是改编已经出版的文学作品。例如, 第84 界奥斯卡奖, 角逐最佳影片的有《后人》, 《相助》, 《雨果》, 《点球成金》, 《战马》, 《特别响,非常近》, 《艺术家》, 《生命之树》, 《***巴黎》这九部作品,前面六部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可见文学作品对奥斯卡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随着电影改编的兴起, 好莱坞改编经典文学作品成风, 大量古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托尔斯泰, 契科夫,莎士比亚, 巴尔扎克, 雨果, 狄更斯等文学巨匠的名著几乎全部改编成电影, 有的一部作品甚至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改编搬上银幕二三十次。

我们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拍摄的《红高粱》、《大***高高挂》、《一个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等影片几乎都是根据当代小说改编的。可以说,当代文学成就了中国当代电影;没有文学的繁荣,也就没有电影的成功。实际上电影的繁荣寄托于文学的繁荣,文学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素材的基础,这些不仅是导演创作经验谈,同时也是对中国电影的一种经验总结。

我国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对中国电影的影响,绝不仅仅限于文学作品的大量改编。伴随着文学作品的改编,也基于文学和电影的创作者所处的共同历史境遇和社会环境,文学的思潮、观念、风格乃至叙事技巧也自觉不自觉地被纷纷引入,无形中对中国电影进行了重塑。

不太同意这一命题,文学与电影的关系未必是“A好B就好”“A不好,B就不好“这么简单。

比如俄罗斯文学堪称传统***的顶峰,但俄罗斯电影不算繁荣。此外[_a***_]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最多,可法国电影却长期被好莱坞打压。

法国导演曾抱怨,好莱坞电影输出的是“生活方式”,而非价值观,靠感官***来赢得票房,甚至可称为灵魂毒药。这话未必公允,但道出了经典创作与类型创作的不同。

值得思考的是,前苏联在电影创作上长期被好莱坞压制,因官方期望从文化中获取执政的合法性,故片面强调经典创作。

创作本来活泼,一旦被人为规定出“经典创作”,易入僵死、重复之病。由于不允许批评与反思,前苏联电影界的“经典创作”只是在形式上模仿了既往的经典作品,形成所谓“新古典主义”,即:体量更巨大,场面更宏阔,仅为再现名著。

前苏联拍了很多画面不错的战争片、名著片,表演细腻,制作专业,常常分成很多集,但情节拖沓,完全不顾关注观众感受。导演们只为头脑中虚拟的“经典”而创作,此外还有很多导演见这是名利双收的捷径,便从中投机,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去拍一些粗糙的“史诗”。

前苏联电影业中能盈利的影片非常少,***只好大量进口好莱坞的片子来弥补亏空,前苏联偶尔会出一些“市场片”,但导演要么受批评,要么感觉自己在同业中抬不起头来,很快也转向“经典片”的制作。

总之,文学与电影之间有没有联系,可能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各有各的市场,可以各自发展。交给市场,电影与文学自会相互借鉴与靠拢,不用人为去建立联系。事实上,主动扶持的结果往往是相害,而非相生

要防止这样的结果:以重视文化为名,养了一大堆“严肃作家”严肃导演“,白白浪费了公众的财富,可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只能满足领导的美学需求,不仅艺术质量不高,市场上也没成绩,这些“严肃作家”严肃导演“同样满腹怨言,反而认为读者、观众不够格。

现代社会,经典电影、经典文学是市场创造出来的,好作家、好导演不能离开市场,不扭曲、不压抑市场,允许它偶尔走走弯路、逐步发展,恐怕结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