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手写框架图

  1. 写文章有哪些框架模式?
  2. 春节贴对联,你喜欢手写体还是印刷体?

文章哪些框架模式?

写文章的框架很多,关键要看具体文章的具体要求和具体个人写作习惯。这里只能综合说一下,简单讲三点。

第一,咬定文章主题注意:一篇文章无论长短,有且只有一个主题,文中所有的层次、段落,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所谓不要偏题。

第二,固定行文结构主要是:主题标题怎么确定、观点素材怎么选择、每个层次怎么展开、写作顺序怎么安排、开头结尾怎么处理。所谓成竹在胸。

文学理论手写框架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恒定好文标准好文章是有一定标准的,一定要向这个方向走。比如,古人标准:义理、考据、辞章。即:鲜明的思想观点、确凿的事实材料、精练的文字表达相统一。现在常用的标准:言有物、序、味。即:说话写文章要言之有物,不能言之无物; 要有条理,合乎逻辑,不能杂乱无章;要有味道,让大家喜闻乐见。所谓文如其人。

实际上,文章有框架,也没有框架;好文章有标准,也没有标准,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写文章也没有固定的方法,一切都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人而变,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必须下苦功夫、硬功夫、真功夫。其他,只是附件。

具体看是什么类型的文章,一般来说,公文才会有相对应的框架模式,其他的传统纸媒、网文等文章,基本没有什么硬性规定框架模式的,因为这些文章更注重创意写作,所以也很少有什么框架模式。

文学理论手写框架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于公文写作,则有比较明确具体的框架模式的要求,这个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如果题主是想学公文写作的话,可以好好了解一下。

从体制内的公文写作要求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一是政策法规等文件类的公文,一是领导讲话稿。

政策法规等文件类的公文,都有基本的框架模式要求,格式也相对固定,如果是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话,最好是找县市区里的县委办、县府办,即通常情况下都称为“两办”里的那些长年写公文材料的秘书科、综合楼的科长、副科长,或者科员也行,找他们请教一下,比出去外面什么的公务员培训班的老师要靠谱太多。

文学理论手写框架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是公务员考试通过了,新岗位要求熟悉公文写作,那就更要去请教那些人了,通常他们会被称为“大秘”,都是写公文的老手、高手。

给领导写讲话稿,要求自然更高!

除了要有很高的文字基本功,更要有对政策法规等比较敏锐的领悟能力,,当然更重要的是对你所服务的领导个人的习惯性格的了解和熟悉,这就是对情商要求很高了,而不仅仅是要求文字功底好。

这里面的学问,干过的人都知道,水很深的。岗位很辛苦,熬夜加班赶稿子是家常便饭,周末、节***日也没有保障,遇到紧急突发***,半夜都要爬起来准备写领导的讲话稿,这时候真的就是拼了老命了,还有个人前途。

所以这个写领导讲话稿的活不好干啊!

不过会写的人,也很吃香的,领导喜欢,个人成长进步也很快,这里面的学问也很大,不是一句两句话说得清楚的。

这个我不是专业的,回答不好。我只擅长一种,即先提出问题,然后解剖问题,最后总结问题。这种写作方法很普遍,比如毛泽东主席的《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就是***用的这种方法。先是以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然后再层层铺开,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再做总结。再比如我昨天写的那篇《从江城子到定风波,苏轼经过了怎样的心理历程》,这个肯定是先写苏轼写《江城子》时的背景,然后具体分析当时苏轼是那么的豪放狂傲还有信心百倍,到了苏轼写《定风波》时作者当时是死里逃生,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生都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所以《定风波》中就表现出苏轼心如止水无喜无悲的人生状态。才疏学浅,只能回答这些,不知其他老师们还有更好的回答,请赐教。

谢邀约,对我来说。本人没有参加过什么正规的文学进修,也没啥大学学历,也没读什么中文系进行系统学过,框架一说让我为难,我写文章都是在脑上基本想好了,然后下手写,至于按框架写什么,按什么写也没考虑过,我也根本不懂。老师说过不懂就不要装懂。。。。我也就此打住。见笑了。

春节贴对联,你喜欢手写体还是印刷体?

印刷体总给人以种大众化的感觉,走形势的感觉,手写体按自已对新年的贺词能来,也能体现文化水平的高低,也会吸引一些文化人的观看和评论;所以我觉得用手写体贴对联贺新年要比印刷体好!

为增加喜庆气氛,每逢春节来临,中国人不少家庭都有在门上贴对联的习俗。有的喜欢手写体,有的喜欢印刷体,本人倾向于前者,曾多次邀请书法爱好者按照本人的意愿书写春联,然后贴在门上反复欣赏,回味无穷。随着乔迁新居后,这一良好习惯没有坚持下来,感到可惜。好在自己喜欢搞收藏,我准备将带有这一主题的老照片整理出来,适时办一个“中国习俗老照片展”(暂定名)。

我一直喜欢质朴而散发着墨香的手写春联,几十年来情有独钟。

上班时,厂里不乏书法爱好者。每到腊月,他们便泼墨挥亳,大显身手,义务书写春联,乐此不疲。很多年,我家春节的门上,总是新贴着同事那苍劲有力的字体,对仗工整的佳句。

2000年,我退休了,春节的对联就由丈夫写了。丈夫也是书法爱好者,只是字与我那几个同事比来稍有逊色。

直到2008年,丈夫瘫痪后,我才开始贴印刷春联。

去年腊月,我早早就买好了两副绒纸的,很精美的印刷春联。但除夕前,一位几年不见,爱好书画的老同学从外地回来,送给我两副他的杰作。我便将那精美的印刷品束之高阁,贴上了同学的手写春联。

我不懂书法,也不会对联,但我喜欢手写体。那一笔一划中,蕴藏着一份情感,那笔尖上的浓浓墨香,更是一种年俗文化的传承

春节贴对联、手写体与印刷体当然是手写体更好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用手写书写对联可以展示自已的对联原创水平及文学修养水平。

2、用手写书写对联可以展示自已的书法创作水平。

3、书写对联本身就是于文学创作丶书法创作、艺术创作等诸方面的结合为一体的文化活动

以上个人拙见,同意点赞、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