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秋赋》君若秋雅,君可酌赋,侠儒一往,秋可赠人。
清风一袭,乍爽秋来。
文骚心肆,问君诗赋沾读几章?
抒满目,秋水长天,秋风掠雲皱池潋;秋月皓空,秋色萧黄落姿丹;秋景似画,秋蝉如歌。
写楚心,秋情静敛,秋望缱慽染叶霜;秋愫瑟缩,秋愁寥眉入幽梦;秋意似赋,秋悲如诗。
古今吟秋:物景极色、心境臻愁,溺千年于俗滥 ,罕颖文鲜。
今渐秋时,可否为君一秋赋?聊慰衷肠,予秋别样。
视频加载中...
感谢邀请。
这是个老套的话题,但从古至今仍然让人们谈兴十足,因为江山胜迹,代有才人,各抒情怀,各领***。
从古至今,描写秋日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从先秦文学中可以看到浑厚的影子,写得光怪陆离、大开大合。
秦汉以来,文学创作进入繁盛时期,各路文胆文豪纵横捭阖巨笔如椽,写出了很多千古名篇,令人回味无穷,堪称典范之作,也被后人们奉为圭皋,脍炙人口,心口相传。
但每个人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角度不同,所以喜欢的类型也是千差万别,各有风格就在所难免。从本人的角度来说,我对于欧阳修的秋声赋印象较为深刻,作品有如奔赴沙场衔枚疾走,读起来颇有感触,这比其人的其他文学作品格调要高,因为欧阳本人别看位极人臣,但文字风格偏于柔黯,不像苏学士大江东去豪情天纵,但不无可取之处。要说秋日文学,个人觉得秋声赋应该算一个。
其实诗圣的诗从来都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且沉郁顿挫,格局尤高。且不说诗人的心系天下,吊悯苍生,单就诗句来讲,也是读来让人击节感喟,叹为观止。还留下了秋兴八首,佳句迭出,警句频现,不得不为诗人的才情肃然起敬,顶礼膜拜。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
今天要举几个例子,如:"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还有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更是写绝了,难怪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叹服不已。
而最想说的,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毛氏风格巨作,毛爷爷不愧一代伟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诗作磅礴大气、傲岸千古,写起来也是荡气回肠、雄视今古: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颇有帝王气概,催人砥砺奋进。
而最不喜欢的是两晋时期的所谓士子风流(陶令盟除外),任由豪强纵横,分疆裂土,躲进一隅成天寄情山水之间,吟诵什么我心写我口,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格调实在太低,上不得台面,把个大好河山拱手相送,反倒要表现出自己多么孤傲绝世,真是史上最耻辱的岁月。还不如老庾信的两句上心: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近代的郁达夫应该算一个写秋的狠人,为了故都的秋,他宁愿用生命的三分之二去换取秋日的零头,也是动了真才情,写得不无感喟,让人一看三叹。
谢邀回答如下
描写秋天的诗句很多,拿杜甫的《登高》赏折一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格调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诗生动形象,精炼传神,大笔写意,传达出秋的神韵。着笔落墨,写一生飘泊,把诗人忧国伤民,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
另外还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1773.html
下一篇
文学理论审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