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西方文学理论荣格,西方文学理论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在第几页

  1.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差别以及影响?

阿德勒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差别以及影响

说实话,我顶看不上弗洛伊德,他就是个老***。他说一切都跟性有关,很明显是在以己度人。

当然我这个说法比较主观,因为弗的作品我实在不想细看。

阿德勒曾经是弗的学生,衣钵***,后来阿德勒也渐渐觉得弗不靠谱,于是自立门户,开创了个体心理学,更具人文关怀。

西方文学理论荣格,西方文学理论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在第几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879年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这之前,心理学更多属于哲学范畴。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生活时代,心理学研究正从哲学向科学过渡。

两人的理论多来源于经验与辩证分析,逐渐融入了基因与内分泌的影响,虽然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更多地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这个问题,我建议你去看看,《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西方文学理论荣格,西方文学理论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在第几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配图是我在本科时候专业书。

虽然佛罗伊德和阿德勒都属于精神分析学派但是心理动力理论还是不同的。

阿德勒反对佛罗伊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

西方文学理论荣格,西方文学理论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在第几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阿德勒的理论是以社会文化为取向的。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视为行为的动力,并用“自卑感及补偿” “自卑补偿”等概念来表达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


相同点:都是精神分析学派。

不同点: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最本质的不同点,也就是导致这俩好基友决裂的原因,是他们对于人格动力的不同见解。

对于初学者而言,人格动力大致可理解为"驱使一个人行动、活着的内在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动力是力比多——一个和性本能相关的动力指标。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心理现象,都是被潜意识里被压抑的***所驱使。

阿德勒一听弗洛伊德这么说可就不干了啊,怎么啥啥啥都是性驱使,你脑子里还能有点别的东西吗?

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因为在意见上无法统一,因为对泛性论的过于执着,弗洛伊德与荣格、阿德勒先后决裂。

阿德勒认为,人格动力源于人的自卑感。人这一生会被太多的人比下去,自卑感基本与生俱来,伴随你直到死亡。因此,克服自卑感,活出自己,才是人生的动力与目标。

你瞅瞅,人家阿德勒多么积极,认为人是要克服困难向上的;而弗洛伊德的观点让人很悲观:一切都是受本能驱使的,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自己真的是无法控制自己。

结语:精神分析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学派,也是一个独树一帜的心理学派。相比行为主义、机能主义、认知心理学而言,精神分析更倾向于研究人格、意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让客观评价变得很困难。因此,不能轻易地说精神分析学派中孰是孰非,如果一个理论能自圆其说,那么就值得支持。

想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欢迎关注罗夏的生活日记~每天持续输出心理学干货❤️

首先,阿德勒和弗洛伊德都是精神分析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这个无可非议。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阿德勒曾经跟随弗洛伊德学习讨论神经症等问题,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二人私交甚好,但在学术上两人渐渐产生了分歧。比如说弗洛伊德很重视“性”的因素,而阿德勒认为促使人们行动的是“追求权力”的欲望、胜过他人的野心等等。在讨论会上,弗洛伊德常常直接否定阿德勒的观点,而阿德勒也是个不愿妥协的人,随着矛盾累积加剧,在1911年,阿德勒与弗洛伊德公开决裂。

但是二人的理论依旧给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阿德勒在进一步接受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的权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他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力比多”、“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提出的精神分析学后来被认为并非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激发了后人提出各式各样的***理学理论,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著有《梦的解析》(释梦)《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纪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