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能够从事语言文字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通过学习这个专业之后,学生具有非常见识、宽厚的文史哲基础知识和理论,拥有较高的文学修养、鉴赏、评论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写作、古籍阅读和外语能力等。题主的问题是为何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学大学语文?因为这个专业在本科四年之内都是和语文打交道,学得更细、更深、更精,而不是其它专业因为不太与语文打交道,而浅泛地学习一些大学语文知识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目前国内1270所本科高校中,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有接近640所,目前每年该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达到10万+,其中女生占比高达86%左右。大学语文教材只是粗浅地学习一些语言文学知识,对于像理学、工学、艺术学等等学科门类下的专业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但是对于专攻语文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则明显已经不足以支撑了。我们来看看部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设置。
湖南师范大学:该学校开设的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在其培养方案中,专业核心课程开设的课程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唐宋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包含了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方面的课程。
云南大学: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包含了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专业写作等,专业基础课程还包含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书法、文艺理论原著选读、诗经导读、论孟导读、老庄导读、现代诗歌名作精读、逻辑学、中国民间文学等方面的课程。
同济大学:学校该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中,包含了中国文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艺术史、西方艺术史、外国文学史、艺术美学等方面的课程。而选修课程方面,包含了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通史、古代汉语、……等等课程。
大学语文,是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其他专业的公共课,必须得学,目的是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记得数学家苏步青曾说过:“语文天生重要。”也正是在他的倡导下,其他专业才开设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
大学语文,主要精选了从古至今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理解和欣赏。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得更细、更深,花的时间也更长。也就是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内容涵盖且远远超过大学语文的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课程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文学课程包括古代文学作品选、现代文学作品选、当代文学作品选、文学概论等。
总之,大学语文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的高度简化和浓缩,是供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和语文爱好者学习的。
我们可以参见台湾地区做的好的学校开设实施的核心课程。其中淡江大学的核心课程包括:中国文学及经典、艺术欣赏与创作、中国语文能力表达、外国语文、历史研究、宪法与生活法律、咨询教育、自然与生命科学、各国文化政治社会与经济、未来学、社会[_a***_]、道德与宗教等。台湾清华大学将通识课程整合为:思维方式、生命之探索、美感情操、社会与文化之脉动、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五大向度。这些都是较好的设计。
倘若学生们真正掌握了,毕业便可胜任多领域工作,同时往往比单纯专业教育培养出的“专家型人才”更有可持续发展力与创造力。笔者很赞成支持通识教育。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2317.html
上一篇
孙犁代表的文学流派是
下一篇
邻居讲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