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昭和初期活跃的文学流派

  1. 现在以连丽如为代表的京派和以田连元、单田芳、刘兰芳为代表鼓书门派,这两大流派承认李伯清的评书地位吗?
  2. 想了解日本文学,要先从什么作家的什么作品看起?

现在以连丽如为代表京派和以田连元、单田芳、刘兰芳为代表鼓书门派,这两大流派承认李伯清的评书地位吗?

不会承认,评书也讲究传承有序,特别抱团。也特别排外,李伯清孤家寡人,徒弟也不多,主要活动地在四川影响力有限,估计不受待见。除非你艺压众人,达到开宗立派的境界,所有人都弄不过你才会承认你。都是为了饭碗啊!当年霍元甲在上海来精武会,打服了多少好汉,杨露禅去北京也是拳压京城才推广的太极拳。李伯清没有来北京闯荡,做不得数。

不清楚你的门派是如何划分的!单说刘兰芳、单田芳。两人都是鞍山人。鞍山曾出现过杨田荣、单田芳、刘兰芳、叶景贤等评书名人,说鞍山为评书之乡并不为过。评书在鞍山扎根壮大应起源于伪满时期昭和制铁所。起初说书人是白天上班的产业工人,听众是一起工作的工友,由于当时没有文娱活动,听书就成了唯一消遣!将鞍山评书光大的首推杨田荣。他讲的金光大道、林海雪原等新评书风靡七十年代,而刘兰芳、单田芳无疑是后起之秀!特别刘兰芳,原是唱大鼓的,后改行讲的评书。刘兰芳成功要感谢她的丈夫,为她改编了岳飞传,才有了今天的成功!至于单田芳属于大器晚成,是在说岳之后,讲隋唐演义才出的名。另外,有名的叶景贤是国家授予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可惜患癌症英年早逝!应该说这些评书艺书家都没有师承,也没有后人从事评书事业。所以也无流派之说

根本就是两回事情,李贝贝的叫《散打评书》,应该是他创立的一种艺术形式,不需要别人认可不认可,老百姓喜欢就对了。对于有朋友说的为什么老师没去北方闯荡,这是因为语言障碍的问题很多用四川话说出的包袱笑料用普通话就达不到效果。在西南三省讲喜剧笑星的影响力。老百姓的喜爱程度,只有看郭德纲有没有一比是实力。其他人来成都跟老李打擂台,憋憋直接打脸!

昭和初期活跃的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四川,评书曾经是茶馆文化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以前的漫长岁月里,有茶馆的地方,就有说书人,即便是边远小镇。时过境迁,现在茶馆里几乎看不到说书人了。李伯清对传统评书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算是四川评书最后的辉煌。

我先说一点,连丽如代表不了京派,严格说她甚至都没门户。评书界有行规,子女可以父亲学艺但不算师承,反倒是她的两个干儿子拜的都是西河门,李菁拜的是金连瑞,王玥波拜的是马增锟。

京剧有流派,演员可以说宗哪一派的风格,原先评书也有流派,但随着社会发展,许多演员都说新书,这就很难确定宗哪一派。唯一公认的评书流派是天津的陈士和、刘立福的《聊斋》,这是挑不出毛病的唯一流派。

昭和初期活跃的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他的不论评书还是鼓书多少有点瑕疵,要不就是宗上不足,要不就是承下欠缺。

像话题里说的这种情况,其实讨论没什么意义,艺人卖艺看的是手艺,不是看你的师承出身。同行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对观众对演员没什么影响。

想了解日本文学,要先从什么作家的什么作品看起?


个人以为,日本文学以芥川龙之介入门其实再合适不过。原因有三:

昭和初期活跃的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创作体裁几乎是清一色的短篇小说内容浓缩精炼,语言奇崛而又夹杂幽默、冷酷而又辛辣,适合新手阅读

2.现实主义题材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亲和性也较高,也容易嚼出味道来;

3.日本文坛正统大家,重量和代表性都足够;拜此所赐译本较为丰富(相比之下一些古典作家与当代作家通常只有一个译本,坑爹货不少),同时读原文的话也比古典作品简单。

通读一遍芥川之后,如果觉得很不错,那么恭喜你,你是喜欢日本文学的人;如果你没什么感觉,那么建议就此打住。

在那之后读什么,其实就完全可以由题主自己决定了。(以下不谈日本诗)

如果你欣赏芥川文学中的历史深度与野性美,可以去读古典物语文学和草纸文学;

如果你为芥川文学中的美学理想与语言灵性所折服,可以去读新感觉派(横光利一、川端康成)与耽美派(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

如果你为芥川文学中的自我解剖所震撼,可以去读各种私小说,以及那些让人“敬而远之”的作家(太宰治、坂口安吾),乃至芥川唯一的***堀辰雄;

如果你与芥川文学中对人性现实的嘲讽与抗争产生共鸣,可以去读明治时代的文学(森鸥外、国木田独步、岛崎藤村)、无产阶级文学(小林多喜二)乃至社会派的推理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