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西方人重抽象思维。怎么说呢?就是中国人的思想比较古板一点,而西方人脑洞比较大。我觉得这个源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不同吧。
如果,用一种形状来形容中国人的思维,那是正方形,中规中矩。而西方人呢?则是没有规则的,但也不是没有乱来。关于这方面,我们的教育首先就不同。我们中国人的教学是原原本本教授知识,忽视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西方人则是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
想起我们的花样跳绳的体育老师,他说我们这些学生没有主见,他让我们做什么,他怎么教我们,我们就原原本本地去做,根本就没有想过能不能用另一种方法去做。后来那个体育老师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完成一个跳绳动作,我们弄出了几个不同方式。突然觉得,这个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可以的。
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我们的化学老师批评了我们,说我们的思想呆板,动手能力弱。他就拿西方国家的学生来和我们做比较。他说“你们看看你们动手操作能力怎么这么弱,光是学习书上的知识,一点都不懂变通,你看看人家国外的孩子,这个年龄他们都自己搞科研了。”所以,我觉得我们思维方式确实有点呆板。和西方家不同。
从总体上看,传统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而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则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这种不同的侧重和选择,都植根于各自的民族文化土壤。
中国人是宏观思维,西方人是微观思维的。
从宏观到微观,表现出来的则是强调整体性、统一性,强调集体主义精神,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由大到小,整体意识较强,强调的是秩序、和谐。
从微观到宏观,表现出的来的则是强调个体、强调局部,甚至以局部代替整体,强调个人利益至上,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个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所以就有了狗屁说法,***大于***、性自由等等。
中国人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的大一统,西方人的从微观到宏观则决定了分裂的欧洲。
对于中国和欧洲,历史学家有着诸多的比较,其中人们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就是在大致相同的纬度,大致相同的面积(欧洲总面积是93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为什么中国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且5000年延绵不绝,而欧洲却是小国林立始终形成不了一个统一的欧洲呢?即便是今天的欧盟,也仅仅只是一个松散的国家组织,并且矛盾重重,远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和欧洲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中国人是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比较注重整体性。就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是以统一的面貌出现。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分裂的局面,如春秋战国,五代十国,都是小国林立,群雄争锋的时代,之所以在分裂之后能够迅速地回归统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潜意识里有一种大一统的意识,在分裂的时候,能够有人站出来,顺应人民的要求,引导人民重新的回归统一。
东、西方人在很多地方上都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1.东方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东方人注重整体、团队关系,而西方人讲究个人贡献主义。在东方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但相对于西方个人的创造贡献往往更偏重。这也是为什么东方人拍照往往背景占多数人物占一定的比例;西方人画面上则以人物为重点,拍出来就跟证件照一样,脸特别大。所以有外国朋友的一定要“提防”他们帮你拍的照片!
2.东方人好曲线,西方人好直线。西方人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东方人曲线思维,喜欢拐弯抹角。东方人做事会考虑很多,摇摆不定;西方人会很肯定自己,果断出击。
3.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他们认为每一个个体在整体中都一样重要;而东方人在整体中往往更看重自己,认为自己远远高于他人。
4.东方人长于整体把握,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东方人擅于归纳,西方人擅于演绎;东方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举一个例子:德国人做菜放多少盐,需要用天平来称量,而中国人只用勺子舀的。
5.在生活中东、西方人的思维也大不相同。西方人不太会受外界的影响,更重于自己的心情,更重于适应跟享受;而东方人则会因为环境的不同表现不同的心情,也会想办法去改变。
中国人,说话做事更为谨慎,常常顾及别人的感受。国人常说“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看似圆滑,实则着眼长远和全局,性格隐忍。西方人则较为直接,有啥说啥,一般只考虑自己舒不舒服,也不管别人爱不爱听,错了从来,大不了道个歉了事。东方文化,不论书法或则画画,讲究神韵,型,大多则一笔带过,内涵需要去悟。西方却不然,追求像,一定要清楚的表达,意思一目了然。由于文化不同导致性格差异,处事风格迥异。对待国际事务,中国强调谈,不但要口服,更要心服,以德服人。西方则热衷于制裁,心服不服不重要,口服就行,听我的就ok。一句话,中国人性格温婉隐忍,看重长远,注重战略。而西方人性格直接火爆,看重当下,是战术高手。
其实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了东西方的审美差异,并开始探究这些差异的根源—人们的思维方式。东方人可能更偏爱全局思考,而西方人则更注重局部分析。下面几个有趣的实验证实了研究者的***设,你也不妨通过这几个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思维特点。
1.棒框实验(Rod and Frame Test):该实验让被试在倾斜一定角度的框内部准确地将棒调节到与地面垂直状态,通过测定棒与垂直角度的误差大小,判断被试主要参照的对象。研究者们(Ji, Peng, & Ni***ett, 2000)首先把测量认知风格的经典框棒实验引入跨文化研究中并发现在判断棒子角度的实验中,中国的参与者相比于美国的参与者更难以忽略框的角度对棒子角度的相对影响。也就是说,来自两种文化的参与者在注意力上表现出差异。

2.鱼塘记忆实验:于是研究者们进一步开发了更贴近生活的实验场景—让参与者观察一幅鱼塘图。让被试仔细观察下图30秒,接下来闭上眼睛回忆并描述看到了什么。

在描述画面的时候,日本与美国的参与者使用了明显不同的方式—日本人更倾向于描述整幅场景包括背景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鱼往哪个方向游),而美国人更倾向于描述物体本身(例如,鱼的类型)。
3.馆藏绘画作品比较实验:研究者进一步比较了在艺术方面东方人西方人可能存在的差异(Masuda, Gonzalez, Kwan, & Ni***ett, 2008)。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及四间主要的东***物馆(包括日本[_a***_]和中国)的所有网站上公开的人物画像作品被研究者搜集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亚洲作品中脸部占整体画幅的比例明显低于西方作品。漫画作品中也发现了显著的文化差异哦(详情见Medin & Uskul, 2012)。

4.绘画实验:接下来Masuda等研究者又召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绘画实验。美国学生和来自东亚的留学生参与了这项实验。研究者对绘画的时间,纸张的大小,横竖版面,和内容(要求至少有一栋房子,一棵树,一条河,一个人以及一条地平线)进行控制后发现绘画风格还存在显著的区别,并且东亚学生的水平线高度显著高于美国同学。小学生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绘画风格差异(Nand, Masuda, Senzaki, & Ishii, 2014)。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2609.html
下一篇
文学理论下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