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西方人的思想,无论用什么新名词,其中心论点始终都围绕着灵魂与上帝。这点就像是中国人始终围绕心与自然。
现在先说德里达先生的解构主义。说实话我对德里达了解不多。但从整体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思想已经陷入了困局。他们一直想方设法,希望能走出‘’上帝设计的困局‘’。而事实,西方哲学们用尽一切办法始终都无法冲出牢笼。虽然他们美其名曰:哲学。但实际上是:‘’死学‘’。如果不是现代科技挽救西方,那么西方早就没落。没落一词正正是西方哲学家们前瞻性的预感和担忧。正因这一点,所以他们把目光转向东方大国。希望能在中国人的身上找到突破口。
相比中国哲学,其最***的是:发明了以八卦为基础的《易经》,为此中国人在无意中之中摆脱了神教的统治。也就是说,中国人的思想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获得了解放。就其核心来论,能与自然融为一体是其梦寐以求的目标。不管目标能否实现,但在思想上与西方相比已经领先几千年。
综合而论,因为西方哲学的局限性,所以左右了西方哲学们思想性的发挥,从而迫使他们以散点的形式表达自已的情结。而中国的哲学家们,由于不擅于挖掘和创新,从而无法实现再超越。由辉煌走向衰弱,结果使整个系统慢慢接近瘫痪。再说,西方人明白系统的作用,但无法制造系统;而中国人本身有系统,但不懂得运用。也许缺陷需要中西互补。
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说出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孔子是提出教育的最高境界——“有教无类”的杰出教育家,仅此而已。一生追求复辟的孔子之所以成为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思想家,因为,自汉帝国始,被孔子的学生们制造的儒学成为皇权专制社会的御用文化、精神支柱。儒学饱受历史诟病的就是所谓教化作用。在儒学的教化下,唾面自干、逆来顺受、好死不如赖活着竟然成为汉民族中多数人的生存之道,但凡有一丝希望,没有人会为了做人的尊严而奋起抗争。而这正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所梦寐以求的。
少数人之所以习惯于代表最大多数人,因为存在多数人习惯于被代表的权力崇拜、英雄崇拜、圣人崇拜等等源自漫长的农业社会的根深蒂固的“跪文化”根源。儒学文化正是其中之最高境界。因此而给一个民族所造成的恶果,或许马克思的话可谓一针见血:“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
农耕文明的儒学中没有工业文明的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科学的生存空间。这正是近代工业文明发端于西方,而不是东方的根本原因。历史的选择是无情的,也是唯一的。
孔子诗教"兴、观、群、怨"的原则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影响甚大,由此派生的"温柔敦厚"和"含蓄蕴藉"的审美追求是汉儒诗教思想的发端和理论核心,但后人对于孔子的文学思想的理解和阐述不尽一致,使得中国文学始终不能脱离道德和政治的双重制约。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主张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倡议文学应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对《诗经》所作的解说,涉及到文学、教育、政治等多方面,其思想精髓对后世的文学创作起到了推动指导作用,产生了极其深远广泛的影响。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学和中国的知识分子,思想上他正直乐观、积极向上,生活上安贫乐道,一生都竭力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国。
昔日子贡将流落他国的人救赎回来,根据当时鲁国国法,凡是救助回来在外或在他国为奴而无人身自由、使其恢复自由者,救助者就可以得到国家的金钱奖励补助,而子贡却没有领取国家设立的"奖金"即金钱补助,孔夫子知道后说:赐(指子贡)你错了,汝应领受奖赏,是以教化子民,以改民俗世风。孔夫子所言是说有奖赏,人民群众才会更积极做善事,是有一定道理的。
孔子的学生子路救了一个溺水者 ,获救者为了感谢他,便送了一头牛以表诚挚谢意,子路便收下了,孔子得知后,夸赞子路做的好,并欣喜感叹道:以后做善事,做救助的人会越发多了。
鲁国执政王季桓子授齐国美女,沉迷声色,不理朝政,与孔子生分歧,孔子废寝忘食,带领***周游列国十三年,以寻求出路,期间险些丧命,而从不气馁。这正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敏而好学,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学不厌,而教不倦矣"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尊崇为孔圣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三千,贤人七十二。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乐》已失传 ,孔子去世后,其后世***将其及其***之言行语录思想记录并整理编成《论语》而被奉为儒家经典。
二至六图为梅亦风清书画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