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解读活着

  1. 余华的《活着》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怎样引起大家的共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译本?

余华的《活着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怎样引起大家共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译本

余华的活着我没有看过原著,看过电影电视剧非常难过和压抑,它道出了一个人活着一生的轨迹,在现实中,比富贵苦命的人比比皆是,富贵的命运多少还有点戏剧性,有很多人的命运是干巴巴的苦,人们常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富贵的命运不是富贵的性格决定的,富贵没有什么追求和理想,只是想平平淡淡的随大流过一生,也可以说他是一条烂命,也正是这样的性格让他没有选择死,只能逆来顺受,他不是想坚强的活着,他是无奈,他只是想活着,无论风雨严寒酷暑如何侵袭自己,全凭着自己的一身厚皮囊去抵挡,没有尊严的活着倒不如死了好。

富贵为什么活的那么艰难?

余华敢于直面惨淡,是要有胆魄的。

文学理论解读活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活而活,这是地球上所有动植物的本能。

而人之所以为人,和动植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为活而活。

可富贵得出为活而活的人生哲理,把自己贬低为动植物,是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的。

文学理论解读活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为什么活,和猪为什么活,要是得出的结论一样,那人和猪有什么区别。

现在的人和富贵的时代不一样了。

不必睁开眼就找吃的。

文学理论解读活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被养的很肥很肥了,而且还会更肥。

如果还是没意识到不该为活而活。

活是,才是根本,生命,才是真谛!人生天地间,一切都是浮云,唯有生命才是最值得拥有,值得珍惜的东西。主人翁通过他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真实生动地告诉我们:人要乐观地活着,生活的苦难和贫富地变迁,可以令人沮丧,但永远不要失去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活着,要得起自己的亲人,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无论生活多么残酷,多么艰辛,都不能失去对生命的热忱。悲欢离合在所难免,谁都逃不了生命的最后归宿,我们内心当强大,把苦难的煎熬踏在脚下,把痛苦的岁月过成一首欢乐的歌。活着才是根本,活着才是胜利。不管世事多么不平,多么辛酸,也应活出人的倔强,活对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作品,讲述了少爷福贵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多次生活带给他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亲人离世的过程,告诉人们活着的深刻意义

《活着》开篇老农福贵遇见了一位游客,并由此回想起自己的过去:原来的富家少爷福贵嗜赌成性,最后败光了家产。贫困之中,在为生病的母亲求医的路上,又被***抓去当壮丁,再是被***俘虏,两年后才回到家中。当他回到家时,母亲已病逝,妻子独自一人抚养着在一次意外中变成哑巴的女儿和年幼的儿子。本以为这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谁能料到,这只是悲惨人生的开始。儿子、妻子、女儿都相继离世,唯一的孙子也因吃福贵给他煮的一锅豆子撑死了,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名叫福贵的老牛独自在田间唱歌。

《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这本来就是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然而,我们看到了福贵一次次用乐观的态度燃起生的希望,从不放弃,从不抱怨,这是福贵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有人评价《活着》:“活着的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地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意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当你读完这部小说时,你就会相信:一辈子的苦难不过如此,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觉得《活着》表达的是人类生存的艰难以及这种艰难中生命的韧性。

作品之所以引起共鸣,是因为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无可奈何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活着就是一种胜利,就是一种荣耀。

作者在***中以精心布置的形式使材料和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了情感的升华,使读者的灵魂在苦难中得到了净化,获得了艺术审美。余华用类似新写实主义***的叙事风格——零度介入的方式来展现《活着》的悲剧美。作者可以排除主体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渗透,好像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客观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客观中立的叙事立场、温情深沉的情感基调在文本中的运用,使得《活着》成为余华的风格的转型标志。

***运用象征手法,就是用死亡象征着活着。可能很少有人会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白发人将黑发人一一送走的事情可能只能在***中可以看到。艺术的真实会让人相信世间不但有过活生生的福贵,而且将来还会有很多。死亡的重复发生,既给人物心灵巨大打击,也给读者出乎意料的震撼。余华家把重复发生的死亡***镶嵌在日常琐碎的生活里,放大了“苦难”的广度和深度,使渺小而软弱的人物面对巨大的“苦难”形成的力量悬殊,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命运感;同时,也放大了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的精神力量,从而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张力,使读者对活着的意义反而产生深刻的反思。

作品中死亡的重复发生,除了福贵的父亲、母亲、妻子家珍的死存在合理的因素,其他人物的死亡无不处于偶然:儿子友庆死于抽血过多,女儿凤霞死于生孩子,女婿二喜死于建筑事故,外孙苦根吃豆子撑死,最后福贵所有的亲人都一个个死去,只剩下他一个孤零零的老头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黄牛相伴,并且是那样乐观豁达地活着,完全出乎人的意料。

***通过这些出乎意料的死亡重复,更加彰显了活着的意义和难能可贵,活着是痛苦的,活着也是幸福的。